闽清入选全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 雄江镇成为有力抓手
雄江,一个时光交汇的小镇——
水下,村落沉睡多年,承载着村民世代的回忆;
水上,新村扎根生长,寄托着人们无限的期许。
作为一个库区移民乡镇,雄江在迈向振兴的途中很难找到可借鉴的经验。缺少用地,产业如何发展?地处深山,如何吸引人才?踌躇之时,台湾团队入驻,为小镇发展找到了方向。
以雄江乡村振兴为抓手,闽清县不断推动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不久前,该县入选全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名单。“全省仅有3个县(区)入选,闽清占有一席,而且是我市唯一入选的县(市)区!”闽清县相关负责人说。
这个小镇有何不同?记者日前溯闽江而上,去找寻答案。
小镇,因何不同?
每逢周末,总有大批游客涌入雄江,他们为何而来?
“因为这里与众不同呀!”驱车一个半小时从福州市区前来的陈女士脱口而出。
雄江的与众不同,源于一段过往的经历。30多年前,因兴建福建水口电站的需要,小镇的部分区域没入水底,梅雄村因此成为库区移民新村。背靠青山,头枕碧水,新居清一色的红瓦黄墙,依山而立、高低错落,构成闽江之畔一道独特的风景。
雄江的与众不同,更在于它焕发的朝气。记者看到,常在村里出现的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衣着时尚的青年;穿梭而行的除了电动车、汽车,还有帅气酷炫的重型机车;让人耳目一新的除了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有如火如荼的建设项目……
令人意外,矛盾的两面在这片土地和谐共生,让小镇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与一群“小镇青年”的到来有关。
2018年,台青曾芝颖第一次来到雄江,看着小小村落安静地依偎在母亲河闽江旁,听着远处绿皮火车的鸣笛声,她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适合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因此留了下来。2019年,她带领团队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动乡建乡创,开展文化调研,结识了当地将多栋废弃民房改造成橄榄湖民宿的创始人,接着与之携手将这些民房运营成人气民宿,在互联网世界声名鹊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他们在小镇打造库区移民文化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留存库区乡愁记忆,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他们为小镇打造了吉祥物“雄将”,让这只俏皮的松鼠也来为守护库区优质生态环境出力……“闽清县各级都非常支持我们,给予我们很大空间,让我们能尽情施展才华。”曾芝颖说。
数年的沉淀成效如何?此次的入选是一个肯定,游客的反馈也透露着满意。
“如果你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舒服而缓慢地过个几天,这里是很不错的选择,依山傍水,小路蜿蜒,梧桐树下的长椅自带电影滤镜,傍晚还能坐船享受温柔的江风,远处有火车开过,鸣笛声仿佛把人拉到了某个时光隧道,是蛮神奇的体验……”这是一位网友对橄榄湖小院的推介语,评论区都是心向往之的留言。
小镇,去向何方?
推进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项目建设,对于雄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一方面,自身建设不能放松——
走进党委政府办公楼,热烈的讨论声不绝于耳。“我们要对标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项目实施成效要素,发挥雄江闽台融合的特色优势进行片区硬件、软件打造,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建成海峡同心乐龄示范区。”雄江镇党委书记王世锦透露,今年上半年乡建乡创的任务并不轻松:该镇要以公共空间打造为主线,构建活动中心、大众茶馆及民俗剧场等室内休闲公共空间,增设长者食堂、临江亲子图书馆等老幼休闲服务空间;打造相框景观节点、公众菜园等室外观光打卡点,搭建无动力童趣口袋公园、百家宴广场等集群活动空间,初步多点布局游逛聚落;分步实施亮化工程,集镇区域杆线下地,不断净化集镇休闲空间……
另一方面,经验总结推广也不能落下——
“今年我们的大赛升级了,我上周特意带了一个台湾团队过来拍摄宣传片,希望以台湾人熟悉的表达吸引更多台青过来参与大陆乡村振兴。”去年,在曾芝颖的倡导下,2022首届海峡乡创大赛作为第十届海峡青年节的集中活动之一,成功举办。大赛共征集两岸参赛作品88件,其中台湾54件、大陆34件,集结了海峡两岸乡建乡创成果。“去年大赛的效果不错,我们计划今年5月先引进一批在海峡乡创大赛上获奖的台青来到雄江跟我们一起做项目,适应节奏。孵化成功后,他们就可以自己承接省内的项目了。”曾芝颖说。
雄江,这个库区小镇致力于成为对台窗口和海峡两岸交流平台,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理念、思路和工作方法,从点到面辐射全省,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模范乡镇。
小镇,为谁而建?
在雄江推进闽台乡建乡创样板县建设,曾芝颖把关键聚焦在“人”的身上。“我们发现人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做的所有项目都是为了能把人留下来,因此我们会花非常多的时间跟居民聊天,希望能够从文化挖掘的过程中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诉求,为他们打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在乡建乡创的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库区移民文化馆的打造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证。为了给村民们留下集体的记忆,曾芝颖带领团队在江畔打造了一间库区移民文化馆,其中有一个区块叫库区记忆所,就是由他们和居民共创的。记者看到,库区记忆所里摆放着蓑衣、算盘、犁具等老物件和老照片,每一个展品都承载着一段记忆和乡愁。
随着雄江生态环境的日益向好,游客数量的日渐增多,许多村民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前景,决定回到小镇谋生,翁振美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她在一间民宿工作,同时售卖蜂蜜、白刀鱼、橄榄等当地特产。闲暇时,她也会到文化馆转转,感悟乡村的发展变迁。
“他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更期许未来。”曾芝颖告诉记者,随着乡建乡创的不断推进,村民们对交通建设、生活配套提升有了更高的期待,她也希望能有更多居民参与乡建乡创,赋予这个库区小镇发展的更多可能。
不仅如此,曾芝颖希望,发展不仅是看得见的变化,还要触及村民的心灵。“常常有奶奶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吃饭,我都会劝他们带着自己制作的美食走出家门,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把文化馆当成会客厅,常来找我们聊天,甚至是在文化馆门口跳广场舞……”(记者 蒋雅琛 谢星星)
原文链接:http://nyj.fuzhou.gov.cn/zz/xxgk/xncjs/202303/t20230328_456112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