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4万多个村,近30万村干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让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人口素质、交通条件等千差万别的形形色色的村齐步走,的确是要费一番脑筋的。
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标明,2022年,要扎实开展“三农”领域“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集中换届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分管“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培训,提高“三农”工作本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和“三农”水乳交融的当数村干部。
4月17日,张茹仙正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开人代会。作为陕州区城村的党支部书记,难得有这样的几天清闲。
“说是清闲,真不清闲。集体经济怎么发展,什么产业能让乡亲们增收,沿黄旅游怎么让城村多受益,这些东西装在脑子里赶都赶不走!”张茹仙说。
改革开放前,农村干活是挣工分的,带头的村干部自然是“满分劳动力”,也许年底还能补一些工分;之后,包产到户,农民干活不再需要组织了,村干部的待遇只能从村提留那里获得;再后,农业税免了,提留自然也收不上来了,原来集体留下的耕地也分光了,村干部的待遇问题就没法解决了。
一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处级退休干部吕先生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干点啥都比当村干部收入多,并且还不得罪人,因此很多村让谁当干部还得乡里领导跟着屁股后面说好话。
从20年前的村委会主任“海选”到上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时倡导的“书记、主任一肩挑”,加上财政逐月发给的“工资”,全省村级干部队伍素质、能力逐年提高,工作作风也得以从根本转变。
张茹仙属于乡贤返乡,她拍摄发布的小视频都是诸如城村建起了农民广场、城村的生菜下来了、城村的葡萄熟了、城村的街道美化结束了等推介城村的内容。
不管村事、家事,一般来说,村干部都是主心骨。
麦收时无劳力户家的麦子都是村干部帮助收的;有老人去世了,村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到场;在外打工有难处或者回不来的人,会把家里要办的事微信告诉村支书;年龄大的人到乡卫生院打疫苗,村干部也会开车拉他们去。
在一个村里,村干部几乎就是会“全活”的全能人。
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坪村党支部书记鲁彦玲的“工资”是每月2400元,每月600元与绩效挂钩的浮动工资年底才发;村“两委”4个人,每人每月1450元。
村干部的“工资”构成比较复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总的来看,和最早的几百元比,呈阶段上升趋势,另外很多地方村干部都解决了社会保障问题,养老问题的解决,让他们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没有了后顾之忧。
2022年,洛阳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工作报酬激励担当作为的意见》,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报酬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他村干部也相应提升,对发展村集体经济贡献突出的村干部还将另行发放奖励报酬,实现待遇普遍提高。
村干部嬗变“正规军”,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