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高温闷热多雨,这些病害多发,养殖户如何顺利度过梅雨天?

时间:2023-07-11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目前长江沿线很多地方已经进入梅雨季,强对流天气活跃,高温多湿、连续阴雨、闷热低压等天气将持续至7月上旬。

  异常天气将直接影响水生生物安全度夏,轻则缺氧、浮头,重则病害呈多发、高发态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为确保养殖户能顺利度过梅雨期及高温期,应重点做好相应预防工作并关注以下几类疾病:  

  一、高温期病害预防管理要点       

  1、水质管理:高温季节需适量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1次,每次换水15-20cm。水色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30-40cm。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情况,及时开启增氧机,确保溶氧充足。此外,需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底质改良剂等;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体微生物环境。

  2、科学投饵、加强营养:高温期也是水生生物生长的“黄金”时期,需合理选配饲料、科学投喂。选择蛋白含量32%-35%的优质饲料,避免投喂霉变饲料。水温过高、气压较低、暴雨前不投喂;小雨天、阴天、凉爽天可适当投喂。   

  3、水草养护:虾蟹养殖需及时梳理水草,降低水草密度,做到不露头、不封行、不成片,确保水草活性。加强底部增氧,防止水草挂脏、烂根等问题,连续高温可移栽水葫芦、空心菜等浮游植物,以降低水温,给虾蟹提供蜕壳栖息场所。     

  4、减少应激反应:高温天气,水体温度分层,表层水可达30℃,底层水不到20℃,强烈的光照促使藻类、菌类生长旺盛,这些剧烈波动都会使养殖动物处于“热应激”状态。因此,高温天气可拌料投喂提高抗应激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胆汁酸、免疫多糖及中草药添加剂。

  二、高温期常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      

  1、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黄杆菌。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病,20℃以上开始流行。水温在15~35℃范围内,水温越高,致死时间越短。常与传染性肠炎、出血病和赤皮病并发。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常称为“乌头瘟”:病鱼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1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出现病症时建议使用中草药(双黄苦参散、青板黄柏散、三黄散、板蓝根末、大黄散、大黄芩鱼散和大黄五倍子散)进行治疗或拌饵投喂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粉100-200mg,连用5-7天。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病是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在高温季节最为严重。典型病症包括病鱼出现体表严重充血及内出血;眼球突出,眼眶周围充血(鲢、鳙更明显);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混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均较淡,呈花斑状;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呈紫黑色;胆囊肿大,肠系膜、肠壁充血,无食物,有的出现肠腔积水或气泡。出现病症时建议全池泼洒三氯异氰尿酸、苯扎溴铵等消毒药物,同时内服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    

  3、诺卡氏菌病:病原为诺卡氏菌,夏季易流行。病鱼大体上分为躯干结节型和鳃结节型两种类型。在病灶周围多数有成层的纤维芽细胞。心脏、肾脏、脾脏和鳔等处也有结节。在所有的病灶处都有炎症反应。出现病症时建议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恩诺沙星粉等针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4、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在鳜体内可长期潜伏,流行高峰期鳜在10d内死亡率高达90%左右。在水温25-34℃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温度为28-30℃。发病初期,病鱼在水中缓游或静止不动,对外界刺激不敏感,起水后活力差。部分病鱼头、鳃盖、下颌、胸鳍和腹鳍有不同程度出血,有的出血不明显,鳃呈白色或颜色变淡,常与烂鳃病、寄生虫病并发,引起误诊。解剖后,常见黄色腹水,肝脏呈缺血状、土黄色或有点状出血,脾脏重大、糜烂、充血。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应重点做好预防工作。采用较温和的中草药预防和治疗,在发病季节及时预防细菌、寄生虫感染,保持水质优良、稳定等。    

  5、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其宿主范围非常广泛,已知40多种甲壳动物可感染该病毒,如对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等。症状为部分患病对虾在头胸和甲壳上可见白色斑点。河蟹停止摄食,趴在水草上,活力差。病蟹壳软,四肢无力,部分壳发黑白斑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投喂优质饲料,增强虾的体质和抗病力;保持水质良好,控制养殖密度,改善虾的栖息环境。预防可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如发现有虾发病,应及时将病虾隔离,控制病情进一步扩散。       

  6、虹彩病毒病:病原为虹彩病毒,7-8月份是发病高发期。其爆发周期长,严重时可持续1-2个月,可感染各种规格的鱼,高温期发病率在30%左右,死亡率高达60%。发病主要特征是病鱼趴边或在水面下暗游,反应缓慢,体表有斑块状出血性溃疡,尾柄红肿溃疡,严重的尾巴脱落,解剖发现病鱼肝脏肿大、颜色发白或发黄;也有的鱼体表完好但脾脏肿大。出现病症时建议第一时间停料,并泼洒聚维酮碘、五黄类中草药进行水体消毒,次日可使用粗盐、VC等解毒抗应激,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恢复控料投喂,并拌喂胆汁酸、多维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7、河蟹烂鳃及颤抖病:河蟹烂鳃病病原主要为弧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病蟹鳃部受感染变色,鳃丝呈现暗灰或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病蟹的鳃丝变色,有炎症,并局部溃烂,病蟹活力下降,摄食减少,严重时导致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河蟹养殖中后期,水环境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定期(每15-20天)使用标点或复合碘溶液或浓戊二醛溶液进行全池消毒,防止病菌感染;定期使用底可卫或底立清或底确良改良底质,抑制有害菌繁殖。出现病症时建议外用复合碘溶液或浓戊二醛溶液全池消毒,内服恩诺沙星粉5-7天。     

  颤抖病是河蟹在夏季高温季节流行最广和危害最大的疾病,通常没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一旦发病发展迅速,短期内即可达到死亡高峰。河蟹发病初期,摄食减少,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病蟹出现胸肢不断颤抖、抽搐和痉挛等症状,附肢无力。有时步足收缩,蜷缩成团。出现病症时建议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和多糖类免疫增效剂,增强蟹体免疫力。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scy/202306/t20230627_84388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