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资讯

桂林向您汇报(农业农村篇)——多措并举发展粮食生产,实现“钱粮”双争

时间:2022-04-12 来源:桂林农业信息港网站 作者:佚名

  

  桂林向您汇报(农业农村篇)——多措并举发展粮食生产,实现“钱粮”双争

  灵川县三街镇“五大举措”保障粮食安全

  灵川县三街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采取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发展新型种养模式、引导涉农大户转型、引进优质涉农企业、落实惠农种粮政策等“五大举措”,加强基本农田“非粮化”治理,狠抓粮食生产安全。

  一、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壮大集体经济

  三街镇充分发挥党员致富能手的技术服务支撑能力,依托龙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利用村集体联合社整合全村闲置、撂荒耕地,创建“稻薯花”轮作模式,春种早稻,秋种红薯,冬种油菜,通过土地循环利用,实现了“一亩顶三亩,一地多收入”的目标。成功打造三街镇“稻薯花”产业示范区,创建“三街黄金红薯干”品牌,红薯年均种植面积超1100亩,参与农户超900人,生产加工红薯干300吨,年产值超1080万元,成为灵川县首家将种植与初加工相结合的种植示范基地。红薯收获后种植的油菜花,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龙坪村赏油菜花、购红薯干乡村旅游模式年均吸引游客超1万人次,龙坪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新型种养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三街镇将水稻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培育三街镇“稻稻鱼”“稻鱼菌”“稻豆”“稻菜”等多种种植模式,在同一稻田内既种植早晚稻又饲养金背禾花鱼,水稻收割后,种植食用菌、大豆、玉米、蔬菜等。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利用秸秆还田,保护环境,充分挖掘稻田利用率,全镇发展“稻薯花”“稻稻鱼”“稻鱼菌”“稻豆”“稻菜”连片面积4000亩以上。通过创新耕作方式的,亩产增收达800—5500元。既有效改善了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控制水稻病虫害和地下害虫、大幅提高亩产效益,又开创了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地、节水的新型种养模式,实现了粮鱼菌等多品种丰收的目标,落实做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三、引导种植大户转型,扩大种植面积

  三街镇由于近年粮食种植经济效益偏低,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外流,耕地用途出现“非粮化”趋势。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三街镇引导胡志刚等7户本地种粮大户向机械化耕作带头人转型。改良传统耕作模式,发展机械化种植,降低人工成本,开展连片水稻种植试点,降低耕种人工成本,提升土地“含金量”,流转518亩土地种植水稻。通过机械化耕作带头人的带领,充分激发了周边农户种粮积极性,实现基本连片水稻种植5000亩,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起到了良好的带头引领作用。

  四、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品质

  三街镇抓住柑橘种植经济效益持续下降、品种老化、柑橘黄龙病蔓延等契机,以“柑橘黄龙病治理”为抓手,整合“低产果园改造”“退果还粮”等政策发展粮食生产种植。引进灵川县绿竹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水稻种植技术,建立干部对点服务涉农企业机制,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打造粮食高产基地。目前,已经完成柑橘低产果园改造400亩,撂荒田治理250亩,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80亩,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连片土地800亩,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破解了耕地“非粮化”这一难题。

  五、落实惠农种粮政策,保障种粮权益

  三街镇组建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小组,落实粮食生产计划,重点核查成员单位粮食生产及政策落实情况。对粮食基本连片种植面积达50亩以上的农户实施惠农政策奖励,确保各级新出台的种粮政策补贴按照“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发放到种植户手中,切实保障和维护了最广大种粮农户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提高了三街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三街镇通过“五大举措”筑牢粮食生产安全“保障网”,全镇种粮面积达2.87万亩,粮食产能1.013万吨,有力保障了粮食生产高质高效发展,已成为桂北种粮大镇。


原文链接:http://nyncj.guilin.gov.cn/zwb/zwbbsdt/202204/t20220412_22525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