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普法典型案例九、十
农业农村普法典型案例九
在普法实效上发力 助力乡村振兴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农业农村局
【摘要】乡村振兴,普法先行。加强农业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群众法治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更是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农业农村局在普法工作中营造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普法理念,搭建宣传普法阵地,多措并举营造农业农村良好法治氛围,为打造芮城黄河流域现代农业先行区夯实法治基础。
一、背景情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确保“八五”普法规划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山西省芮城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有效发挥法治宣传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对农村改革的引领作用、对乡村治理的保障作用、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促进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法治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普法责任工作机制
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强化责任落实的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单位“一把手”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谁执法、谁普法”纳入全局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阶段性普法工作。
3.强化“谁执法、谁普法”绩效考核。把深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末“对账”,严格评估考核,定期报告有关工作进展。
(二)立足工作实际,纵深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1.开展普法培训,拓宽农业普法覆盖面。一是推进法治宣传进机关。精选普法内容,利用周头晨会组织全局人员集中学习涉农法律法规,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二是入企进村普法宣讲。在日常行政执法检查和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时,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和农技人员走进“地头”、坐上“炕头”、入企进村开展农业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传播法治理念,满足农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三是针对重点人群加大普法培训教育力度。结合每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工作,组织全县农资生产经营者、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从业者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引导大家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2.营造普法声势,增强农业普法影响力。深入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依法行政宣传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民丰收节”“宪法日”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线下”活动通过横幅悬挂、宣传板报展示、现场咨询,发放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农机等农资辨假识假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线上”活动利用电视、微信等宣传平台解读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群众自觉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3.巧抓普法契机,突出农业普法针对性。坚持将执法办案与普法宣传有机融合,向执法对象宣讲有关法律条款,把普法宣传教育渗透到执法办案全过程。针对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案件中,执法对象对法律法规认识上的不足,以“惩前毖后”的原则,抓住最具教育意义的有利契机,加深执法对象对法律法规的深刻认识。在常规执法工作中,通过“阳光执法、前置式执法、和谐式执法、服务式执法”四项文明执法活动促进深度普法。
4.创新普法形式,提升农业普法认知度。一是以案释法。通过梳理典型案例,拍摄《咱们村的专家》《病》等农业法治微电影,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法说理,寓教于乐、教化于民;二是将农业法治宣传融入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在每个美丽乡村设立农业综合执法“依法护农”板块,宣传农业农村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三是探索与芮城融媒FM99.7合作方式,开设“乡村农业普法大喇叭”节目。结合农时进行农业普法宣传,重点宣传典型案例及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涉农法律法规等。
(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普法宣传成效显著
1.经营主体诚信化。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诚信经营星级评价”活动,按考核结果分类监管,5年来共累计认定农资诚信经营单位“五星级”8家,“四星级”30家,全县农资领域以诚信为荣、形成争做诚信典型的良好氛围。
2.环境治理效能化。开展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与处置工作,通过深入宣传《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倡导全县上下共同关注和进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全年共回收处置农药瓶、农药袋、地膜、反光膜等130余吨。
3.依法维权常态化。“八五”普法让法治力量深入人心,农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共受理农资、畜牧、渔政、农产品质量等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10余件,农业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逐步形成。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把调动农民群众自觉普法积极性为主抓手
坚持依靠农民群众、发动农民群众、服务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法治宣传的行动中来。发动网格员、高素质农民等参与专项普法行动中,发挥他们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采取以典型案例说法、以身边人说法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让农民群众早知道、早了解、早行动,提高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坚持以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为普法根本
以《乡村振兴促进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等涉及农民群众身边面广、环节复杂的法律法规为普法工作重中之重,让农民群众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能够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三)坚持以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为根本目的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作为三治融合之一,法治是乡村治理强有力的保障。要持续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把普法工作贯穿于农业农村管理、执法、技术服务全过程,不断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畜牧、渔业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普及力度,增强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提高乡村法治治理水平,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生活。
图一:芮城县农业农村局在陌南镇开展普法宣传
图二:芮城县农业农村局在古魏镇开展普法宣传
农业农村普法典型案例十
创新开展“乡音说法” 深化法治乡村建设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农业农村局
【摘要】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着眼乡村全面振兴大局,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保障作用,从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出发,以解决农村群众在法律服务方面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核心,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模式、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服务满意度和法治获得感。“七五”普法以来,蒲江县创新开展“乡音说法”普法模式,大力推进农村普法工作从法律宣传向依法治理转变,持续深化法治乡村建设,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一、背景情况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创新开展“乡音说法”工作,整合基层普法力量、组织开展法治需求摸底、强化说法工作制度保障等,充分运用广播平台、拓展线上新媒体平台、融合开展普法培训讲座等,推动农村普法工作从法律宣传向依法治理进一步转变,法治乡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蒲江县于2020年获得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满意度测评第2名,2021年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初步建成农村法治教育示范基地3个。“七五”普法以来,全县乡音普法队伍累计深入93个村(社区)开展乡音普法活动480余场次,录制“乡音说法”微视频7部、音频10个。
二、主要做法
(一)贴近需求,提升“乡音说法”精准度
1.整合普法力量建队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责任制,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组建由农业农村局等县级部门业务骨干、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构成的“乡音说法”全县讲师团;各镇(街道)建立由普法骨干、法律顾问、传统文化促进会、旅游协会等社团组织带头人组成“乡音说法”分队;每个村(社区)依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法治宣传、依法治理与村级公共服务有机结合,建立由村(社区)说事小组、“五老”调解队、村(社区)法律顾问、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头人组成的“乡音说法”小分队。
2.组织开展普法摸底抓需求。“乡音说法”小分队员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新型家庭农场、乡村创客、村(社区)院落、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场所,以拉家常、摆龙门阵、农家说事等形式动态收集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倾听村民心声,当起了政府与老百姓的沟通“桥梁”。同时,定期开展普法问卷调查,发放普法需求问卷1.2万份,法律服务联系卡20余万张,收集梳理涉及土地经营权属、合同承包(租赁)、拆迁确权纠纷等15类法律服务需求。
3.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强保障。以县委依法治县办名义制定出台专项文件,明确全县“乡音说法”节目录制、宣传工作、经费保障、考核奖励等制度,明确“乡音说法”的宣传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把收集归类的群众普法需求数据进行研判分析,明确乡音普法微视频、音频的录制内容、要求、时限和播放时段等,确保农村群众的法治需求得到及时回应和关切。
(二)依托平台,拓宽“乡音说法”覆盖面
1.充分运用广播平台。通过村村响、集中居住区广播室等不定期播放“乡音说法”音频,将鲜活的法律知识、法治案例送到群众耳边,让老百姓在田间劳作、娱乐休闲时,感受到既有尺度又有温度的乡村法治文化。自开播至今,全县“村村响”已播放普法音频1000余次,群众普遍反映听得懂、记得住、用的来。同时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在村(社区)开通乡音视频法律服务系统,群众可通过系统与法律服务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乡音法律在线实时咨询,提升法律服务的便捷性时效性。
2.大力拓展线上新媒体平台。围绕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长江保护法》中涉及居住权、乡村振兴建设、渔业资源保护等热难点问题用蒲江本土方言制作“乡音说法”微视频和音频节目,通过“绿色蒲江”“法治蒲江”等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广泛发动县级各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力量,推送到全县各村(社区)居民微信群、QQ群等平台,实现“乡音说法”的无缝全覆盖。
3.融合运用培训讲座平台。以“法律进农村”“法治大讲堂”“两个替代”工程培训等为重要载体,结合蒲江柑橘、茶叶、猕猴桃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国家级农业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由县、镇(街道)、村(社区)“乡音说法”队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分门别类针对群众提出的法治需求用老百姓听得懂的最通俗的乡音方言,以“乡音说法”形式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法治讲座、专项培训等,及时为农村群众排忧解难,解读群众身边关心关注的法律热点难点问题。
(三)注重结合,聚焦“乡音说法”实效性
1.与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相结合。法治宣传从群众民俗文化特色和生产生活习惯出发,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普法,采取问需于民的方式,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梳理出来,使用本土语言创新开展“乡音说法”“乡音云普法”等一系列活动,让宪法法律能进村能落户,能进百姓家,能落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真正提高农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关注度与获得感。
2.与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相结合。把“乡音说法”工作开展作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行业协会、示范基地等级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最美奋斗者、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比相结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优秀奖励先进,充分发挥模范和先进典型在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村民自治中的标杆带头作用,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建设人和、业兴、村美的美好家园、美丽乡村。
3.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相结合。2021年,蒲江评选出首批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8户,这些由每个村(社区)推选,经县农业农村局和司法行政部门培育的学法用法示范户,扎根在农村,服务于基层,就在老百姓身边,把各类涉农法律法规送到群众家中。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培育,在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村(居)民自治中起到了好的引领作用。
三、经验启示
(一)法治宣传内容须贴近群众需求
法治宣传教育必须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内容上贴合实际需求,反映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变化特征,才能让群众产生共鸣,提高老百姓的关注度。蒲江的“乡音说法”宣传从组织开展问需摸底调查出发,宣传的案例和问题都从农民中来,有的放矢开展宣传,就获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关注。因此,普法要充分了解农村现状百姓需求,有针对性的部署宣传工作,把农村群众由普法被动变为主动,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
(二)法治宣传载体和形式须接地气
不同的载体适合不同的对象,法治宣传教育载体必须要根据对象来选择。在农村地区,就要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方略出发,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载体,推进农村基层的依法治理,把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蒲江开展的“乡音说法”把县、乡、村三级普法力量整合起来,报、端、微、屏、课等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形式多角度多维度宣传“乡音说法”音视频,比较好的结合了当地农村生产生活实际。
(三)法治宣传制度创新须下功夫
法治宣传不能总是重复过去的经验和做法,“一招鲜吃遍天”已经跟不上新时代农村法治宣传要求,探索制度创新尤为可贵。蒲江开展的“乡音说法”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以县级名义制定出台专项文件,明确“乡音说法”节目录制、宣传工作、经费保障、考核奖励等制度,基本形成了可追溯可考核、能落地能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是推动农村法治宣传制度创新、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的有效实践和探索。
图一:调解土地互换纠纷
图二:普及离婚冷静期法律知识
来源:农业农村部法规司
原文链接:http://nyncj.ahsz.gov.cn/pfzl/1928968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