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培训

安徽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时间:2022-08-09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安徽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产业门类,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乡村新型服务业丰富业态类型,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全省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产业体系不完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较短、融合层次较浅、要素活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加快发展。根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为推进以二三产业为重点的乡村产业跨越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的乡村产业包括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六大产业,重点对农产品加工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以及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科学谋划,规划期限2021-202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必须牢牢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节 重要意义

  当前,我省进入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新发展阶段,发展乡村产业意义重大。

  一、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要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发掘更多功能价值,丰富更多业态类型,形成城乡要素顺畅流动、产业优势互补、市场有效对接格局,乡村振兴的基础才牢固。

  二、发展乡村产业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农村仍是重点和难点。发展乡村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才有基础、提升才有空间。

  三、发展乡村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技术装备提升和组织方式创新,更体现在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乡村产业,将现代工业标准理念和服务业人本理念引入农业农村,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纵向延长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形态,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二节 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乡村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和乡村繁荣发展。

  一、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1.12万亿元(2019年全国2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000多家,吸纳126万多人就业(2019年全国3000万人)。

  二、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省建设了70多个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镇(乡)和150多个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村。发掘了一批乡土特色工艺,创响了4000多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加工农产品品牌和乡土特色品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面推进,实施“158”行动计划,首批遴选确定了24个“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县、135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

  三、乡村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省培育了3000多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推介了100多条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2亿人次以上,综合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

  四、乡村新型服务业及电商加快发展

  “十三五”末,全省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达300亿元,农村电商示范镇、示范村及各类涉农电商数量快速增长,农村网络销售额超100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600亿元。

  五、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

  “十三五”末,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6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2家,居全国第10位;省级龙头企业999家,居全国第8位;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941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564家,居全国第1位。全省家庭农场超过14万个,农民合作社达10万家,分别位居全国第1位和第5位。农业产业化带动800多万农户进入大市场。

  六、农村创新创业规模扩大

  “十三五”末,全省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30万人,创办农村产业融合项目的占到80%,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超过55%。在乡创业人员近70万。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地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注重布局优化。在县域内统筹资源和产业,探索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层级分工明显的格局。二是注重产业融合。发展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主体融合、业态融合和利益融合。三是注重创新驱动。开发新技术,加快工艺改进和设施装备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四是注重品牌引领。推进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加工产品品牌,创响乡土特色品牌,提升品牌溢价。五是注重联农带农。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第三节 机遇和挑战

  一、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当前,我省乡村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主要是:

  1.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省发挥区位交通、市场腹地、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优势,激发内需潜力,打造乡村商品和要素循环畅通的巨大引力场。

  2.重大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的新机遇。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有利于我省发挥左右逢源双优势,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中跨越式提升乡村产业发展。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新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更多的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新基建”改善农村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4.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新机遇。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特点,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消费渐成趋势,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

  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新机遇。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广泛应用,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与农业交互联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二、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同时,乡村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

  1.经济全球化的不确定性增大。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冲击,全球供应链调整重构,国际产业分工深度分化,对我省乡村产业链构建产生较大影响。

  2.资源要素瓶颈依然突出。资金、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仍有诸多障碍,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社会资本下乡动力不足。乡村网络、通讯、物流等设施比较薄弱。

  3.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我省乡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外延扩张特征明显,内涵提升不足。仍然存在规模小、布局散、品种品质品牌水平低等主要问题。目前,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3.5∶1的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近20个百分点。

  4.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第二产业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三产业向高端开发滞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问题突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我省资源特色,以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为核心,以实施五大行动(农产品加工业跨越提升行动、高端农业品牌培育行动、“158”行动计划、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行动、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和四大工程(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工程、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徽风皖韵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为主要抓手,以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为路径,按照“双招双引”和“三个三”的工作要求,注重创新引领,强化数字赋能,突出集群成链,拓展乡村功能,培育新动能、新业态,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打造高端农业品牌,拓展长三角高端农产品市场,强力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立农为农。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二三产业更多留在乡村,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以乡村企业为载体,引导资源要素更多地向乡村汇聚。

  ——坚持融合发展。发展全产业链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

  ——坚持绿色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培育绿色优质品牌。

  ——坚持创新驱动。利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改造提升乡村产业。创新机制和业态模式,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耕地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可以长期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减少,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优质农产品保供能力明显增强,乡村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农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到2.5%左右,乡村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到8%左右,乡村产业总产值达到2.8万亿元。

  ——保供能力更加稳固。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800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935万亩左右,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左右,生猪年出栏2700万头以上,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45万吨,茶叶总产量达到18万吨。

  ——绿色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系列认定登记农产品达到8000个,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跨越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8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

  ——乡村特色产业深度拓展。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个,其中超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建设120个产值超十亿元特色产业镇(乡)。

  ——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深度发掘,业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2.5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100亿元。

  ——乡村新型服务业类型丰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达到500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200亿元。

  ——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乡村产业全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建成10个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N个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乡村特色产业。

  ——农村创新创业更加活跃。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超过50万人,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190万人。

  具体指标见表1。

  表1安徽省“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长

  乡村产业总产值

  19500

  28000

  7.5

  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亿元)

  11200

  18000

  8.6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1

  2.3:1

  2.8:1

  [0.5]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65

  80

  [15]

  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个)

  15

  25

  10.8

  休闲农业年接待旅游人次(亿人次)

  2

  2.5

  4.5

  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亿元)

  800

  1100

  6.6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亿元)

  300

  500

  10.8

  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亿元)

  600

  1200

  14.9

  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万人)

  30

  50

  10.8

  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万人)

  126

  190

  9.7

  注:[]为累计增加数。

  1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以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

  

  

  

  

  

  

  

  第三章乡村产业体系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培育高质量乡村产业体系

  一、做强现代种养业

  创新产业组织方式,推动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加强生猪等畜禽产能建设,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推进奶业振兴和渔业转型升级。聚焦稻米、小麦、玉米、生猪、家禽、水产、中药材、蔬菜、林特、茶叶等10大规模化主导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依托特色品种,打造一批精品茶园、梨园、药园、牧场等大地景观及主题农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强化种业技术研发,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良种生产能力,建立健全以产业为主导、农业企业为主体、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集培育繁殖和推广为一体的现代良种体系。

  二、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强县。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建设一批专业村镇。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三、做精乡土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产业。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及乡土文化的旅游化利用。

  四、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

  五、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扩大服务领域,支持供销、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农业托管、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引导各类服务主体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城镇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推广农超、农社(区)、农企等产销对接模式。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开展托管服务、专项服务、连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

  拓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内容,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商超零售、美容美发、洗浴、照相、电器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乡村生活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护幼、卫生保洁、文化演出、体育健身、法律咨询、信息中介、典礼司仪等乡村服务业。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新模式。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等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六、发展乡村信息产业

  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

  第二节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

  (一)优化区域布局。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优势特色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为目标,以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为重点,科学布局皖北、皖中、皖江、皖西南四大绿色乡村产业板块,形成既凸显区域差异化发展又能实现区域互联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皖北规模循环农业集聚区。包括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5市的乡村区域。充分发挥其适宜发展规模经营和“现代大农业”的地利条件,找准抓手,形成合力,融合创新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畅通资金链,加快培育提升规模化循环农业全产业链。聚焦优质粮油(专用玉米、专用小麦、高蛋白大豆)、健康畜禽(生猪、肉牛、肉羊、奶牛、家禽等)、精品水果(梨、苹果、石榴等)、道地中药材等规模化主导产业,推动现代种养业的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加快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发展精细化综合化加工,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开展品牌化市场营销,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加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企科对接平台、土地要素对接平台,聚合资源要素。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高质量的皖北“大粮仓”“大果园”“大药库”和“大食堂”。同步推进沿淮适应性农业(莲藕、芡实等水生作物)规模化发展,引导乡村生态与文化旅游加快发展,加快提升乡土特色产业等其他乡村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皖中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区。包括合肥、淮南、滁州3市,以及安庆市的桐城市和怀宁县的乡村区域。充分发挥其临近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和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步伐,找准抓手,形成合力,融合创新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畅通资金链,加快培育发展精准农业、生物农业、智能农业和都市农业全产业链。聚焦品牌粮油(优质水稻、食用大豆等)、蔬菜瓜果(设施蔬菜、西瓜、草莓等)、苗木花卉、优质畜禽(生猪、鸡、鸭等)、名特农产品(小龙虾、滁菊、艾草等)等规模化主导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和集约化、综合化程度。加快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发展精细化综合化加工,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开展品牌化市场营销,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推广绿色发展模式,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企科对接平台和土地要素对接平台,聚合资源要素。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高质量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国际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同步推进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加快提升乡土特色产业等其他乡村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皖江高效农业示范区。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3市,以及安庆市大官区、望江县的乡村区域。充分发挥其临近皖江的区位优势和水土等资源优势,依托现有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找准抓手,形成合力,融合创新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畅通资金链,加快培育发展高效农业全产业链。聚焦品牌粮油(优质稻米、双低油菜等)、设施蔬菜、设施水产、名优畜禽(六白猪、板鸭等)等规模化主导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发展精细化综合化加工,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开展品牌化市场营销,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推广绿色发展模式,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搭建农产品加工园区、企科对接平台和土地要素对接平台,聚合资源要素。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建设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高效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和高效农产品出口基地,着力打造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同步推进休闲农业和滨江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加快提升乡土特色产业等其他乡村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皖西皖南生态特色农业样板区。包括六安、黄山、池州、宣城4市,以及安庆市太湖、岳西、潜山、宿松等4县的乡村区域。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农林资源优势,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找准抓手,形成合力,融合创新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畅通资金链,加快打造生态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名优徽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特色林果(脆桃、山核桃、猕猴桃、香榧、青梅等)、名优中药材(灵芝、石斛等)、生态畜禽(土畜、土禽等)、特色水产(鳜鱼、银鱼等)、高山蔬菜等生态特色产业,着力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加快建设标准化绿色原料基地,发展精细化综合化加工,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开展品牌化市场营销,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推广绿色生态发展模式,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搭建农产品加工园区、企科对接平台和土地要素对接平台,聚合资源要素。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绿色食品产业、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林下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功能性产品开发和高端品牌创建,打造高质量的“皖西南绿色茶谷”和全国知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示范区。同步提升乡土特色产业等其他乡村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二)强化县域统筹。在县域内统筹考虑城乡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层级分工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格局。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园、商贸物流园、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规模较大、工业化程度较高、分散布局配套设施成本高的产业项目要进产业园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要向县城或有条件的乡镇城镇开发边界内集聚,直接服务种植养殖业的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仓储保鲜冷链、产地低温直销配送等产业原则上应集中在行政村村庄建设边界内。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搭建技术研发、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和产品营销等平台。

  (三)推进镇域产业聚集。发挥镇(乡)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镇(乡)所在地为中心的乡村产业园区,支持镇(乡)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布局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重心下沉,向有条件的镇(乡)和物流节点集中。引导特色小镇立足产业基础,加快要素聚集和业态创新,支持乡镇围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辐射和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加工车间,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引导有条件的村建设农工贸专业村、特色产业村。接续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

  

  

  

  

  

  

  

  

  

  第四章 跨越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重点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跨越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五个一批”工程,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建设高质量原料基地,培育壮大加工、商贸物流主体,加快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打造名优品牌,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节 建设高质量标准化原料基地

  一、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调整优化粮食内部结构,稳定水稻、小麦生产面积,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攻关,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实施大豆产业振兴计划,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推动籽粒、青贮和鲜食玉米协调发展。恢复淮河以南油菜生产,扩大花生、芝麻等油料种植。抓好蔬菜稳产保供,统筹推进城市郊区和优势产区协调发展,构建品种互补、档期合理、区域协调发展的供应格局。优化种植业品种结构,提升质量和效益。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品种结构合理、良种繁育配套、标准化管理的绿色生态高效的种植业基地。

  二、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按照“稳生猪、扩家禽、增牛羊”的发展方向,毫不松懈抓好生猪生产,引导生猪生产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建立健全疫病常态化防控机制,积极发展草食畜禽,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养殖新模式。加快奶业转型升级,建设一批优质奶源基地。加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畜禽。

  三、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开展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合理确定湖泊和水库等公共水域养殖规模,稳定池塘养殖,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提高优质特色养殖比重。加强以池塘标准化改造为核心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有序推进沿淮湖泊、山区水库、“两淮”采煤沉陷区拆网还湖(库)。深入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

  四、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产品生产

  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发展。扎实开展特色农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名优品种和配套适用技术。推进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打造一批种植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的道地药材特色生产基地。促进水果、蚕桑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提高生产效益。实施木本油料建设工程和林业特色产业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第二节 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

  坚持“三加共进”,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一、拓展农产品初加工

  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提高质量效益。一是发展延长销售时间类初加工。粮食等耐储农产品,重点发展烘干、储藏、脱壳、去杂、磨制等初加工,实现保值增值。果蔬、奶类、畜禽及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重点发展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仓储设施和商品化处理,实现减损增效。二是发展终端消费需求类初加工。食用类初级农产品,重点发展发酵、压榨、灌制、炸制、干制、腌制、熟制等初加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棉麻丝、木竹藤棕草等非食用类农产品,重点发展整理、切割、粉碎、打磨、烘干、拉丝、编织等初加工,开发多种用途。

  二、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

  深度对接沪苏浙人才、技术、资本等先进要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一是促进粮食等食用产品的精适加工。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合理确定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加工精度,减少精面、精米等过度加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营养流失,提高出粉和出米率。在粮食主产县积极推进专用小麦、优质水稻精深加工,生产专用粉、全麦粉、专用米、糙米、杂粮等新型健康产品,以及中央厨房食品等主食产品;在畜禽、水产养殖大县,大力推进熟食加工;在蔬菜瓜果产地,大力发展净菜配送、罐装食品,增加营养成分,减少加工损失。二是促进绿色食品和功能性农产品开发。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开发,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挖掘玉米、大豆和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具有硒、锌等特定营养元素的地方特有农产品的多种功能价值,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和饮品,以及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非食用加工产品。三是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多次加工,实现多次增值。发展精细加工,推进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清洁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升级,利用专用原料,配套专用设备,研制专用配方,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推进深度开发,创新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发酵、蛋白质改性等技术,提取营养因子、功能成分和活性物质,开发系列化的加工制品。

  三、推进综合利用加工

  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一是推进粮油类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应用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加工技术,综合利用碎米、米糠、稻壳、麦麸、胚芽、玉米芯、饼粕、油脚等副产物,开发米粉、米线、米糠油、胚芽油、膳食纤维、功能物质、多糖多肽等食品或食品配料,生产白炭黑、活性炭、助滤剂等产品,提高粮油综合利用效率。二是推进果蔬类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引导果蔬加工企业应用生物发酵、高效提取、分离和制备等先进技术,综合利用果皮果渣、菜叶菜帮等副产物,开发饲料、肥料、基料以及果胶、精油、色素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三是推进畜禽水产类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引导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应用酶解、发酵等先进适用技术,综合利用皮毛、骨血、内脏等副产物,开发血浆蛋白、胶原蛋白肠衣、血粉、多肽、有机钙、鱼油等产品,提升加工层次。依托规模家禽养殖,推进羽毛羽绒加工加快发展。

  第三节 优化农产品加工空间布局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统筹产地、销区和园区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

  1.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产地聚焦。(1)向优势区域聚集。引导大型农业企业重心下沉,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水产品主产区,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改变加工在城市、原料在乡村的状况。(2)向中心镇(乡)和物流节点聚集。在农业产业强镇、商贸集镇和物流节点布局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就地增值,带动农民就近就业,促进产镇融合。(3)向重点专业村聚集。依托工贸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小众类的农产品初加工,促进产村融合。

  2.优先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县。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培育计划,加大指导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市、区)主营业务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对农产品加工业前30强县(市、区)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引领带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加快30强县(市、区)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进一步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建成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二、推进农产品加工与销区对接

  1.丰富加工产品。在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净菜加工和餐饮外卖等加工,满足城市多样化、便捷化需求。

  2.培育加工业态。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

  三、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

  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整合链接区域内外资源,建设一批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

  1.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强化科技研发、融资担保、检验检测等服务,完善仓储物流、供能供热、废污处理等设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发挥园区主体功能,创建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便利化网络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在每个农业大县(市、区)提升或建立1个农产品加工园,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园。加强对现有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产业强镇等园区的整合,优化园区规划布局。规范加工示范园区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明确功能定位、合理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公共性、公益性领域加强服务支撑能力建设,打造一批科技研发、质量检测、品牌建设、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农产品加工强园高质量发展。

  2.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依托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充分利用沪苏浙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引进一批沪苏浙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共建一批全国领先的农产品加工联合体和农产品加工区,依托“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在毗邻地区谋划启动一批跨区域现代农业合作园区试点,着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3.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发挥合肥等市区位优良、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优势,选择适宜地点建设规模适度、成长性好、示范作用强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对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第四节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

  壮大主体、按标生产、技术创新和品牌振兴是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的关键。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快引培农产品加工及商贸物流领军企业,提升各类农产品加工主体档次、生产经营档次和产品档次,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装备水平,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

  一、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及商贸物流领军企业,引进世界、全国知名企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打造高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跨越提升各类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规模和档次。

  1.培育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鼓励本土大型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成长型企业上市融资。实施“百亿元企业”培育计划,形成一批产值过50亿元、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

  2.引进世界、全国知名企业。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储备遴选一批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面向世界、全国知名企业,引导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航母注册地落户安徽,发展“总部经济”。

  3.打造高质量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继续推进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创建,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向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延伸,有效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档次和效益。到2025年,全省高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000家,高质量家庭农场达到30000家。

  4.引培农产品商贸物流领军企业。扶持本土农产品商贸、冷链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一些世界、全国农产品商贸物流企业航母落地安徽,形成“买安徽、卖全国、卖世界”的良好市场格局,切实解决加工农产品销路问题。到2025年,营业收入过500亿元的农产品商贸物流领军企业达到10家。

  二、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

  1.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等级规格、品质评价、产地初加工、农产品包装标识、田间地头冷库、冷链物流与农产品储藏标准体系。加快与国内外标准全面接轨,实施“一带一路”农业标准互认协同工程,在适宜地区全面转化推广国际先进农业标准,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加快推动全省农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强化国际标准专业化技术专家队伍建设,支持企业申请国际通行的农产品认证。

  2.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产品加工及商贸物流企业标准“领跑者”,加快推进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生产基地创建工程,促进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全流程标准化。引导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建立追溯管理与风险预警、应急召回联动机制。到2025年,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规模以上主体,以及高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本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三、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优化绿色食品产业整体布局,加快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完善绿色食品加工体系、流通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发展营养健康食品、个性化食品和定制食品等潜力新兴食品,提高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比重,打造生态安全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到2025年,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系列认定登记农产品达到8000个以上并全部实现质量可追溯,绿色食品加工业产值显著提升。

  四、推进技术创新和装备创制

  1.推进加工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组织全省农产品加工专业技术力量,开展农产品加工关键和瓶颈技术的协同攻关研究,围绕安徽省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强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关键技术成果。组建农产品加工、贮藏与物流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农产品品质评价研究中心,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等平台。创新机制,鼓励和吸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参加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重大项目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设立安徽省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专项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团队与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科技合作关系。

  2.推进加工装备创制。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加工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运用智能制造、生物合成、3D打印等新技术,集成组装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水平。

  3.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引导农业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大力提升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加强企业原始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完善股权等激励机制,引进职业经理人和技术领头人。到2025年,建有专门研发机构的企业1000家以上,其中获得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500家以上。

  五、打造高端农业品牌

  坚持“三品联动”,实施高端农业品牌培育行动。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以质量信誉为基础,创响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农业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1.培育高端区域公用品牌。根据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明确生产地域范围,强化品种品质管理,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地域特色突出、功能属性独特的区域公用品牌。建立“一个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的公用品牌管控体系,规范品牌授权管理,加大品牌营销推介,加快提升“绿色皖农”品牌公信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打响“生态安徽、绿色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

  2.培育高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加强责任主体逆向溯源、产品流向正向追踪,推动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信息共享。

  专栏1农产品加工业跨越提升行动

  

  1.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提升。见专栏2。

  2.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十四五”期间,每个农业大县(市、区)建成1个农产品加工园,每个加工园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

  3.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十四五”期间,引进一批沪苏浙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共建一批全国领先的农产品加工联合体和农产品加工区,在“一地六县”等毗邻地区谋划启动一批跨区域现代农业合作园区试点,着力打造年产值超500亿元的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4.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到2025年,建成1个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对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年产值超500亿元。

  5.打造高质量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向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延伸,“十四五”期间,建成高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20000家,高质量家庭农场30000家。

  6.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化。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到202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经营主体及高质量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本实现安标生产。

  7.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平台。“十四五”期间,建设5个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以上省级农产品品质评价研究中心。争取1项以上国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农产品品质评价研究中心。

  8.强化重大产业发展项目技术支撑。以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为纽带,组织省内研究团队全程参加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重点项目的技术支撑工作。

  9.设立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专项。在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中设立成果转化专项,每年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30项以上,将成果转化到企业中。

  

  专栏2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

  

  1.优先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县。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强县的指导支持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强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建设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到2025年,发展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的强县10个以上,部分强县突破500亿元。

  2.集聚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园。加大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产业强镇等整合力度,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支撑能力建设,吸引各类加工主体进园集聚发展。到2025年,建设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强园10个以上,其中超200亿元的3个以上,部分强园突破300亿元。

  3.加速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整合资源要素,鼓励和引导经营业绩好、科技含量高、扩张要求强,且符合上市基本条件的成长性企业上市融资,逐步发展成为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到2025年,打造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15个以上,其中超100亿元的3个以上。

  4.着力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充分发挥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等展会平台作用,面向世界和全国知名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重大招商项目信息发布,加强项目跟踪服务,抓好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到2025年,引进投资额累计超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20个以上。

  5.重点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制定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保护体系,强化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进一步推进“二品一标”认证和特色农产品品质评价,加快提升安徽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到2025年,培育“皖”字号农产品品牌50个以上,其中在全国行业市场占有率、影响力位居前列的品牌10个以上。

  

  专栏3高端农业品牌培育行动

  

  深入挖掘农业文化内涵,着力打造高端农业品牌。积极打造“徽派”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精准总结提炼“徽派”绿色食品的口感、材质、工艺等特点,加强品牌宣传营销,通过系统谋划、整体设计、科学管理,进一步提升安徽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塑造茶产业绿色品牌,多渠道多方式加大茶叶绿色种植、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宣传力度,讲好徽茶绿色发展故事。强化品牌效应,加快打造我省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

  “十四五”期间,建设50个高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高端企业品牌,500个高端农产品品牌。在央视、省卫视等重点媒体开展宣传。

  

  

  

  

  

  

  

  

  

  

  

  

  

  

  第五章拓展乡土特色产业

  乡土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根植于农业农村特定资源环境,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开发乡村价值、具有独特品质和小众类消费群体的产业,涵盖特色种养、特色加工、特色食品、特色制造和特色手工业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构建乡土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推进脱贫地区乡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拓展乡土产业规模,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节 构建乡土特色产业全产业链

  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特色化、多样化产品,提升乡土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

  一、以特色资源增强竞争力

  加强地方小品种种质资源等特色农业资源保护,根据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变化,开发特殊地域、特殊品种等专属性特色产品,以特性和品质赢得市场。加快发展小宗类、多品种特色农业,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一是发展特色种养。根据种质资源、地理成分、物候特点等独特资源禀赋,在最适宜的地区培植最适宜的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粮油、豆、薯、果、菜、茶、菌、中药材、麻、林特、苗木花卉、蚕桑、畜禽、水产等特色种养。二是开发特色食品。重点开发乡土卤制品、酱制品、豆制品、腊味、风味咸菜、臭鳜鱼等传统食品。三是开发适宜特殊人群的功能性食品。开发一批具有健康保健价值的功能食品和用品,建设一批集生产、加工、研发、体验、康养于一体的富硒、含锌等功能农业示范基地。四是传承特色技艺,弘扬特色文化。改造提升竹编、木雕、剪纸、油纸茶、刺绣、银饰、假发等传统工艺;发展乡村戏剧曲艺、杂技杂耍等乡村文化产业。

  二、以加工流通延伸产业链

  坚持前向延伸和后向带动并重,特色种养“接二连三”、商贸旅游“连二带一”,拓展完善特色产业链。一是做强特色产品加工。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引导农户、家庭农场建设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用标准化技术改造提升特色乡土产品。二是做活特色农产品商贸物流。鼓励地方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布局产地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大型特产超市,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发展网上商店、连锁门店。三是做精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加强农特产品的主题化、系列化开发,强化创意包装,体现地方特色。

  三、以信息技术打造供应链

  对接终端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户生产、企业加工、客户营销和终端消费连成一体、协同运作,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创新营销模式,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培育农商直供、直播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再造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

  四、以业态丰富提升价值链

  一是提升品质价值。推进品种和技术创新,提升特色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品相,以品质赢得市场、实现增值。二是提升生态价值。开发绿色生态、养生保健等新功能新价值,增强对消费者的吸附力。三是提升人文价值。更多融入科技、人文元素,发掘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和民间戏剧等文化价值,赋予乡土特色产品文化标识。

  第二节 推进脱贫地区乡土特色产业发展

  发展乡土特色产业是脱贫地区接续减贫的重要路径。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推动乡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推进特色资源与企业对接

  发掘脱贫地区优势特色资源,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向脱贫地区的特色优势区聚集,特别是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脱贫地区合作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深度开发特色资源,带动农民共建链条、共享品牌,让农民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二、推进特色产品与市场对接

  拓展脱贫地区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引导贫困地区与产地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大型特产超市、电商平台对接,支持脱贫地区组织特色产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会,扩大产品影响,让脱贫地区的特色产品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拓展市场。

  

  

  

  

  

  

  

  

  

  

  

  

  

  

  

  

  

  

  

  

  

  

  专栏4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1.发掘一批乡土特色产品。各县(市,区)以资源禀赋和独特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小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开发一批乡土特色产品。

  2.建设一批乡土特色产业基地。推进乡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全面提升乡土特色产业的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水平。

  3.建设一批乡土特色产业示范村镇。依托乡土特色资源,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创建15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300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用3-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产值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专业村。

  4.创响一批乡土特色品牌。传承乡村文化根脉,挖掘一批以手工制作为主、技艺精湛、工艺独特的瓦匠、篾匠、铜匠、铁匠、剪纸工、绣娘、陶艺师、面点师等能工巧匠,创响一批“珍稀牌”“工艺牌”“文化牌”等特色乡土品牌。

  

  

  

  

  

  

  

  

  

  

  

  

  

  

  

  

  第六章 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

  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

  第一节聚焦重点区域

  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域。

  一、建设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

   实施“一城一环”计划,即全省十六个地级城市周边逐步形成环城市乡村休闲游憩圈。强化城乡统筹,依托各城市都市农业生产生态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激发城市客源潜力,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休闲、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业态,建设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垂钓园、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及公共配套,拓展乡村休闲新空间。重点支持皖中、皖北城市人口密集城市环城游憩圈建设。

  二、建设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针对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小、散、弱”问题,尤其是空间布局分散,集聚效应较差,规模效应无法发挥,品牌提升制约大等问题,推动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区发展。充分发挥我省地形地貌丰富、特色农业品种丰富的优势,突出皖南山水生态、皖中岗地丘陵、皖北广袤平原的自然特征,融入徽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进一步推动乡村资源、产品、产业、公共配套等相对集聚,体现“资源、休闲、乡村、产业”有机融合发展的集约性、开放性、高效益和多功能,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体系完善、内容丰富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三、建设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示范带

  以景观道路、河流等为纽带,串接沿线的乡村、田园、景区、景点,打造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带。提升沿线视觉空间的特色农业产业,鼓励引导休闲农业发展,种植景观性、体验性强的农作物。沿线美丽乡村建设中突出旅游要素与功能。提升沿线路侧景观,注重栽植景观乔木和花灌木,优选本地植物品种,体现本地特色。完善休闲服务设施配套,重点完善沿线停车场、旅游公厕、旅游标识系统。“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江淮运河、隋唐大运河、江淮分水岭、新安江休闲旅游带、沿江、沿淮等区域的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带,鼓励各市、县建设富有本地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带。

  四、建设传统农区乡村休闲旅游景点

  依托稻田、花海、梯田、茶园、养殖池塘、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等田园渔场风光,发展景观农业、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观赏、休闲垂钓等业态,推动全省范围内区位条件好、周边环境优的乡村聚落的景观化提升和旅游化利用,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开发“后备箱”“伴手礼”等旅游产品。

  第二节注重品质提升

  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

  一、提升文化内涵

  在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支持农村地区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优秀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优秀戏曲曲艺等传承发展,创新表现形式,开发一批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依托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推动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设计等和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鼓励乡村与专业艺术院团合作,打造特色鲜明、体现地方人文的乡村旅游精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二、丰富产品业态

  顺应公众的观光、休闲、体验、康养、科普、文化等多样化需求,促进传统休闲农业升级,加快开发新型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实施“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空气变人气、民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延伸现代农业的旅游功能,大力培育发展农园观光、农业科普教育、农耕体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等。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业公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田园综合体、主题庄园。充分利用农村土地、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开发建设乡村民宿、养老等项目。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农副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

  三、创新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批新模式、新做法、新亮点。重点探索美丽乡村依托型、景区带动发展型、田园观光休闲型、乡村民宿带动型、民俗文化依托型、生态资源依托型、创客创新创意型等发展模式。

  第三节打造精品工程

  实施徽风皖韵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

  一、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

  以县域为单元,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通过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等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备、业态丰富、功能完善,在区域、全国乃至世界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二、建设美丽休闲乡村

  实施“百村”提升计划。依托种养业、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人居环境等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实现产村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健康养生养老基地。遵循“一村一品”建设原则,坚持“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通过村庄建筑整治、景观绿化美化、地域文化挖掘、户外游憩设施建设、乡土活动策划、民居内部装饰特色化等手段,突出“乡创、乡红、乡艺、乡厨、乡贤、乡社、乡品、乡园、乡景、乡居”特色,打造一批主题化、特色化休闲乡村,形成“环境美、田园秀、乡愁浓”的旅游小村。

  三、建设休闲农业园区

  实施“百园”提升计划,依托已有的一批特色农园,按照“园区景区化”模式,结合农业品种及地方文化,凝练特色主题,提升内涵与品质,创意策划新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配套,打造一批主题庄园、市民农园(CSA)、教育农园、创意农园等。

  第四节提升服务水平

  促进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让消费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

  一、健全标准体系

  农业、卫生、市场、物价等部门要制定完善相关行业标准,规范乡村休闲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鼓励发展有特色的乡村民宿餐饮强化乡村旅游行业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品牌意识,引导建立乡村旅游协会,规范物价,确保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

  二、完善配套设施

  解决乡村休闲旅游点连接线“最后一公里”,实现“城景通”“景景通”,提高乡村休闲旅游景区(点)客运班车通达率。鼓励市域、县域乡村旅游景区(点)设置统一的导览图、旅游标志等标识标牌。加强乡村休闲旅游点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建设,完善餐饮、住宿、休闲、体验、购物、停车、厕所等设施条件。开展垃圾污水等废弃物综合治理,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三、规范管理服务

  引导和支持乡村休闲旅游经营主体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规范服务流程,为消费者提供热情周到、贴心细致的服务。鼓励、引导乡村休闲旅游点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地方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品牌。

  专栏5徽风皖韵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

  

  

  1.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十四五”期间,创建10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20个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县,培育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

  2.创建推介美丽休闲乡村。实施“百村”提升计划,“十四五”期间,创建3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70个安徽美丽休闲乡村。

  3.提升建设精品休闲农园。实施“百园”提升计划,“十四五”期间,在全省重点提升100个左右精品休闲农园。

  4.创建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十四五”期间,创建30条全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60条全省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第七章推进乡村产业集聚融合发展

  乡村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是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的交叉重组,重点引培农业产业化的领军主体、推进乡村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打造高质量乡村产业全产业链,引领农业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 引培农业产业化领军主体

  一、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培工程,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引进国际国内领军企业,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指导地方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梯队,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

  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开展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推广“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建立紧密的农产品产销合作关系,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到2025年,全省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达到6000个,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1600个。

  第二节推进乡村产业聚集发展

  实施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工程,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一县一业(特色主打产业)”“多县一(优势特色产业)带”,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

  一、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根据特色资源优势,聚焦镇(乡)1-2个农业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全产业链建设、全价值链开发,着力支持提升生产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助力接续减贫,打造主导产业突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活跃、产村产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用3-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

  二、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扎实推进“158”行动计划。围绕全省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500个;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000亿元。

  三、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

  按照“提质、扩面、强基”的要求,通过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格局由分散向集中、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业链条由单一向复合转变,发挥要素集聚和融合平台作用,支撑“一县一业”发展。用3-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培育品种品质优良、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用3-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第三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突出融合发展重点

  (一)培育多元融合主体

  支持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

  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以加工流通带动业态融合,发展中央厨房等业态。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

  (三)建立健全融合机制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利益融合。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

  二、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一)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到乡村布局,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发展农村电商末端网点。依托邮乐农品、聚农e购等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淘宝、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农村合作社和农业经纪人等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等业务;以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为重点,加强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和政策引导,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十四五”期间,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20000个以上,培育100个以上年网络销售额超亿元等农村电商经营主体。

  (二)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

  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应用与推广,拓展农产品、特色食品、民俗制品等产品的进城空间。到2025年,全省农村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达2000亿元,其中农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达1200亿元。

  (三)改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推进乡村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大产业如何做强、优势产业如何做大、特色产业如何做精”等关键问题,聚焦规模化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乡村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实施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行动,建成稻米、小麦、玉米、生猪、家禽、水产、中药材、蔬菜、林特、茶叶等10个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体系功能更加丰富,一二三产业融合更加紧密,产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明显增强。

  围绕大豆、花生、苗木花卉、茧丝绸、炒货、肉牛、肉羊、乡土保健品、乡村工艺品、乡村文化等产业建成N个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乡村特色产业。

  

  

  

  

  

  

  

  

  

  

  

  

  

  

  

  

  专栏6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1.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十四五”期间,创建260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300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2.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四五”期间,创建1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3.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创建20个产值超100亿元、5个产值超10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专栏7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

  围绕全省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中药材、油茶、土特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基地稳固、加工提挡升级、销售渠道畅通。

  力争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500个;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000亿元。

  

  

  

  

  

  

  

  

  

  

  专栏8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行动

  

  “十四五”期间,建成稻米、小麦、玉米、生猪、家禽、水产、中药材、蔬菜、林特、茶叶等10个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

  实施农产品认定登记工程、绿色食品产业园推进工程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引领绿色食品产业跨越发展。制(修)订绿色食品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20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200项、品质评价标准50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系列认定登记农产品达到8000个以上。建成绿色食品产业园10个以上。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总数达到30个以上。

  加快发展营养健康食品、个性化食品和定制食品等潜力新兴食品,打造生态安全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与传统加工制造技术交叉融合,提高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比重。开展绿色可持续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生物基全降解包装材料、食品品质智能显示等研发和利用。建立绿色食品产业数字体系,推进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提升产业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电商渠道,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形成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营销体系。开展良种攻关,支持合肥建设“种业之都”以及阜阳、淮北、毫州、安庆等市发展现代种业。开展“食安安徽”品牌建设,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高质量发展。

  

  

  

  

  

  

  

  

  第八章推进农村创新创业

  农村创新创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能。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形成以创新带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格局。

  第一节 培育创业主体

  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大扶持,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创新创业群体。

  一、培育返乡创业主体

  以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事业凝聚,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和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充满激情的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引领乡村新兴产业发展。

  二、培育入乡创业主体

  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扶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入乡创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引入现代管理、经营理念和业态模式,丰富乡村产业发展类型,解决农产品与城市市场的有效衔接问题。

  三、培育在乡创业主体

  加大乡村能人培训力度,提高发现机会、识别市场、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创办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

  第二节 搭建创业平台

  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要求,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

  一、选树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遴选政策环境良好、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创业业态丰富的县(市),总结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案例,树立一批全国和全省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二、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引导地方建设一批资源要素集聚、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创新创业成长快的农村创新创业园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高新技术园区、电商物流园等,建设“园中园”式农村创新创业园,加快建设提升乡镇创新创业园。力争用5年时间,覆盖全省农业大县(市、区)。

  三、建设孵化实训基地

  依托各类园区、大中型企业、知名村镇、大中专院校等平台和主体,建设一批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体验”于一体、“预孵化+孵化器+加速器+稳定器”全产业链的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

  第三节 强化创业指导

  一、建设农村创业导师队伍

  建立专家创业导师队伍,重点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遴选一批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人才、政策专家、会计师、设计师、律师等,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创业项目、技术要点等指导服务。建立企业家创业导师队伍,重点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遴选一批有经营理念、市场眼光的乡村企业家,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政策运用、市场拓展等指导服务。建立带头人创业导师队伍,重点从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中遴选一批经历丰富、成效显著的创业成功人士,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经验分享等指导服务。

  二、健全指导服务机制

  建立指导服务平台,依托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实训基地和网络平台等,通过集中授课、案例教学、现场指导等方式,创立“平台+导师+学员”服务模式。建立创新创业导师精准帮扶机制,开展点对点指导服务,根据农村创业导师和农村创业人员实际,开展“一带一”“师带徒”“一带多”等精准持续服务。创新指导服务方式,通过网络、视频等载体,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服务。农村创业导师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不替代农村创业人员创业决策,强化农村创业人员决策自主、风险自担意识。

  第四节 优化创业环境

  一、强化创业服务

  支持地方依托县乡政府政务大厅设立农村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发挥乡村产业服务指导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培育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模式,为农村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灵活便捷在线服务。

  二、强化创业培训

  依托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优质培训机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等开展创业能力提升培训,让有意愿的农村创新创业人员均能受到免费创业培训。推行“创业+技能”“创业+产业”的培训模式,开展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观摩教学。发挥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作用,讲述励志故事,分享创业经验。

  第五节 培育乡村企业家队伍

  乡村企业家是乡村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加强乡村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将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企业家培育同步谋划、同步推进。

  一、壮大乡村企业家队伍

  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一批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行业领军乡村企业家。引导网络平台企业投资乡村,开发农业农村资源,丰富产业业态类型,培育一批引领乡村产业转型的现代乡村企业家。同时,发掘一批乡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小巨人”乡村企业家。

  二、弘扬乡村企业家精神

  弘扬爱国敬业精神,培养乡村企业家国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乡村企业家把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弘扬敢为人先精神,培养乡村企业家识别市场、发现机会、敢闯敢干的特质,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拓展新市场。弘扬坚韧执着精神,引导乡村企业家传承“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的品质,不畏艰难、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弘扬立农为农精神,引导乡村企业家厚植乡土情怀、投身乡村振兴大潮,带领千千万万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依据有关规定,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贡献突出的优秀乡村企业家给予表彰。

  专栏9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

  

  1.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主体。“十四五”期间,培育3万名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10.8万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

  2.建立创新创业导师精准帮扶机制。“十四五”期间,遴选3000名农村创新创业带导师,直接帮扶10000名创新创业带头人,建立政府支持、各界参与、强化考核的精准帮扶机制。

  3.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十四五”期间,建设77个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

  4.培育乡村企业家队伍。“十四五”期间,着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乡村企业家队伍,选树300名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典型、1000家全省优秀乡村企业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压实工作责任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将产业振兴纳入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层层压实各级政府职责。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乡村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数据采集、市场调查、运行分析和信息发布,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科学评估发展成效。

  第二节 加强政策扶持

  加快完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见效。完善财政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发行专项债券用于乡村产业。强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建立“银税互动”“银信互动”贷款机制。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

  第三节 强化科技支撑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乡村企业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先进性、专属性的技术和工艺,创制一批适用性广、经济性好的设施装备。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乡村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指导县(市)成立乡村产业专家顾问团,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节 营造良好氛围

  挖掘乡村产业发展鲜活经验,总结推广一批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弘扬创业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激发崇尚创新、勇于创业的热情。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解读产业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0962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