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就业

惠来凤梨孕育6亿元大产业

时间:2022-08-09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作者:佚名

  

  目前,惠来凤梨种植面积近6万亩,产量达11.8万吨。

  “今年雨水多,凤梨产量高,好吃还不愁卖!”盛夏正值惠来凤梨上市季,在揭阳市惠来县葵潭镇惠来凤梨省级农业产业园核心种植示范基地,满山凤梨被一箱箱装运上车,留下一阵阵清甜的凤梨香。

  百年凤梨产业

  走向规模发展

  一个世纪前,聪明的惠来人就从台湾带回了第一批凤梨种苗。尔后,在大南山麓的葵潭镇等地,家家户户便都种上了凤梨。惠来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由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产出的凤梨品质优良,凤梨逐渐发展成当地小有名气的农特产品。但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品质参差不齐、收购价低等问题却严重限制了凤梨产业的发展。

  为加快提升惠来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区域特色农业产业,2018年惠来县委县政府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广东壹加捌现代高新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加捌”)投资创建惠来县凤梨产业园,带领惠来凤梨产业走向规模化。

  在当地政府、壹加捌等多方的不断努力下,惠来县凤梨产业园于2021年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惠来凤梨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品牌越做越响。惠来凤梨品质提升了,销路也打通了,价格提高了,广大农户搭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据了解,目前,惠来全县凤梨种植面积近6万亩,产量11.8万吨,年产值达5.3亿元,主要集中在葵潭镇、隆江镇、神泉镇等地,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好果卖出好价

  四年翻了五倍

  2018年之前,惠来凤梨田头采购价不到1元/斤,产业园投建后采购价逐年提升,今年已经超过5.8元/斤,翻了将近5倍。

  惠来是如何做到的?价格高不高,首先看品质。惠来具有悠久的凤梨种植经验,主要种植品种是百年前引进的“卡因”系凤梨。经过多年本地驯化和优化,惠来培育出了“惠农1号”自主品牌。新品种清香多汁、口感蜜甜,无需浸泡盐水即可食用,深得消费者喜爱。壹加捌还积极与有关科研机构合作培育自己的凤梨优质新品种“惠来号”系列,发展高品质凤梨产业。

  品种有优势,种植方式也讲究。壹加捌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经济,采取施用农家肥和有机肥,并用山泉水灌溉,确保了惠来凤梨的品质和口感。惠来“高山生态凤梨”更是全国闻名。

  价格高了,种植户的收入也增加了。据了解,惠来凤梨产业园计划总投资6亿多元,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吸引村民就近就业,劳务用工达2万人次以上,每人每天工资不低于200元;与农户签订农产品保价购销合同,平衡市场价格波动稳定农户收入;让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产业园建设,享受分红。

  据介绍,产业园建成后,凤梨种植总规模将达到7.2万亩,年产量超过14万吨,年产值约6亿元,辐射带动周边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农户收入将高于本地平均水平20%左右。

  “云端”打响品牌

  三产融合发展

  在产业园创建过程中,当地政府通过“云端”发力等方式不断拓宽销路,推动惠来凤梨产销两旺。

  2020年7月18日,由惠来县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和壹加捌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惠来凤梨网络节暨名特优新农产品云展会”在惠来县凤梨产业园隆重举行。该活动通过“网络节+云展会”模式,进一步打响“惠来凤梨”品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据统计,直播当天吸引4万多个采购商在线观看,达成30万多斤采购意向,总价值约100万元。不少采购慕名前来采购,推动凤梨收购价提升超30%。

  近年来,惠来县持续推进广东农产品“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挥惠来数字农业优势,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用于“惠来五宝”(鲍鱼、凤梨、荔枝、隆江猪脚、鱼丸)的品牌营销推广中。借助“云直播”“云展示”“云论坛”“云贸易”“云培训”等方式,打造升级版的县域“网络节+云展会”,并依托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开设惠来凤梨展示和交易专区,搭建产销对接交易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凤梨销量。

  抢手还有凤梨酥!壹加捌还开发出“凤来宝”凤梨酥等特色加工产品,实现了一产联动二产发展。据了解,惠来凤梨产业园按照生产、加工、科技、流通、休闲旅游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布局思路,将形成趣味凤梨休闲农业区、粤东农产品流通集散中心、凤梨科技创新中心、凤梨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凤梨精深加工基地、凤梨仓储物流配送基地的布局,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惠来百年凤梨产业在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户等共同努力下,正加速发展壮大,成为新时代富民兴村的特色产业。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zfjy/content/post_39887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