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层访谈

广西推进秸秆“四大工程”建设 上演秸秆“变形记”

时间:2022-08-2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全区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各地好招频出,秸秆畜禽工程、秸秆变肥工程、秸秆能源工程、秸秆原料工程齐发力,火热上演秸秆“变形记”,“小秸秆”催生“大产业”,谱写了秸秆综合利用促增收新篇章。

  秸秆畜禽工程:秸秆养殖产业实现“节本增收”

  桂平市以养牛协会为主要力量,扶持、引导、组织70家年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肉牛养殖会员利用秸秆作为饲料饲养肉牛,年消耗秸秆33.3万吨,节约成本3000多万元。

  都安县以大都华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主体为核心,带动全县牛养殖产业发展,年产值达7.32亿元,利用各类秸秆6万吨以上;依托都安澳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养殖企业,利用澳寒羊新营养膨化饲料加工厂对玉米秸秆、甘蔗尾梢等进行饲料化利用,年生产颗粒饲料6万吨,年产值4800万元,能满足20万只羊的饲草需求,降低饲料成本3000万元。

  横州市创新形成“收集—切短粉碎—添加精料—烘干—精制饲料(粉状或颗粒状)”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模式,生产的精制饲料(粉料)每吨售价可达1200元/吨,是青贮饲料单价的3倍多。广西横县四通农牧有限公司通过推行该模式,年加工销售秸秆青贮饲料8万吨以上、产值2560万元,颗粒(粉料)饲料2万吨以上、产值2400万元。

  秸秆变肥工程:资源循环利用变身“绿色肥料”

  来宾市兴宾区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循环培肥利用技术,绿肥翻压还田后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环境,每亩农田可减少使用化肥30—40斤,且病虫害也大大减少,不仅降低成本投入,还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产品品质。目前,兴宾区已在陶邓、良江等乡镇“两高沿线村屯”建立10个1000亩以上连片“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循环培肥利用技术模式示范区。

  贵港市港北区在大圩镇乐堂村建立“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循环培肥利用+套种穿心莲”示范区1万亩,辐射带动1万亩。玉米收获苞谷后植株留在原地,为套种的穿心莲遮阳;穿心莲采收后,将玉米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有效增强了对下一茬作物的供肥和土壤培肥的循环。据悉,港北区2万亩穿心莲年产值达4800万元,通过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每亩可为农民节省肥料成本约50元。

  扶绥县积极推进新建11个秸秆村级收储点,依托已经建成的一个蚯蚓养殖基地,利用农作物秸秆与泥土混合作为泥床饲养蚯蚓,同时把农作物秸秆粉碎作为蚯蚓饲料,养殖产生的废料就是天然的有机肥,实现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秸秆能源工程:秸秆焚烧发电打造“光明产业”

  柳城县推进企业与专业的蔗叶收集队伍合作,每天可收100亩到200亩,收获的秸秆与树皮、枝丫材等农林废弃物混合,进行生物直燃发电。据柳州鑫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陆世锋介绍,公司通过利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每年可实现秸秆发电2亿千瓦时,实现经济效益3000万元。

  兴宾区鼓励合作社组织收购甘蔗叶卖给发电厂作为燃料,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解决发电厂的燃料问题,年秸秆燃料化利用量达12.5万吨。

  贵港市积极推进秸秆燃料化利用,广西盈佰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桂平)颗料化燃料年利用秸秆1.7万吨。

  宜州区引进扶持广西宜州琦泉生物质发电厂利用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弃物为燃料进行发电,并入南方电网,年可提供电力6800万千瓦时,折合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

  秸秆原料工程:多种利用方式实现“变废为宝”

  柳城县利用蔗叶、蔗渣制作育秧基料、以桑枝为基料发展食用菌种植,建立起了生产示范基地。“用桑枝、甘蔗渣作为基料培育的食用菌,产量好、品质高。我们的年产值高达5000万元。”“柳城菇事”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负责人洪龙金表示。

  宜州区创新发展秸秆原料化利用产业,引进并扶持以高端生物医药为龙头的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从桑枝中提取分离“桑枝总生物碱”,合成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年产值近6000万元。

  玉林市玉州区重点推行秸秆基质加工生产、秸秆编织草绳、秸秆编织草席等三种秸秆原料化运用模式,年消纳利用秸秆量达1.5万吨。玉林市金霖农业有限公司在秸秆编织草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打造稻草人工艺品产业,年产值达到300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1298226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