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虾肥稻香村民乐

时间:2022-09-15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秋收时节,稻田一片金黄,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谷城县盛康镇双堰村村民陈红波非常高兴,因为他家的50亩水稻喜获丰收,水田里套养的小龙虾早已卖完。

  “稻虾共作,生态种养,可以说收入翻了好几倍。”陈红波算了一笔幸福账。

  之前,一亩水田产水稻1200斤左右,一斤米卖2元,除去种植成本,纯收入才500余元。现在,每亩水田还能收300斤左右的小龙虾,一桌龙虾宴卖出上千元,生态稻米的价格也上涨,贵的时候卖到5元一斤。总体来算,一亩水田纯收入可达3100余元。

  双堰村位于南河之滨,距谷城县城15公里,紧邻南河小三峡库区和南避暑山庄大薤山,交通便利,生态优良,水源充沛,非常适合发展“稻虾共作”产业。

  2017年,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春道带着村里的能人外出考察,对这一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并邀请专家实地踏勘,决定打造独具山水田园风格的“稻虾小镇”。

  当时推广“稻虾共作”项目阻力很大,不少村民心存疑虑,不愿冒险。于是,村集体带头成立了合作社,投资32万元建成100亩“稻虾共作”基地,当年就创收12万元,村民这才拿出自家水田参与进来。

  2018年,村里又流转了650亩水田扩大“稻虾共作”基地,喜获丰收,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如今,全村近3000亩水田有2500亩被改造成“稻虾共作”基地,年产香稻160余万斤、鲜虾40余万斤。

  “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来经营,每亩水田村民每年能拿到500元流转费。另外,稻虾收入的70%利润也分红给入社农户。”陈春道说,已有113户参股合作社,抱团发展,村集体收入从2017年的2万多元增至2021年的31万多元,就近务工的村民人均增收2.5万元。

  今年,谷城县南河流域乡村振兴项目获得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总金额1.15亿元,涉及7个村。其中,双堰村位于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陈春道说,必须抢抓大好机遇,借势借力,做大做强稻虾产业,让村民生活更幸福。

  依托南河小三峡、大薤山两家3A级景区,进一步完善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打通“稻虾共作”基地观光循环路,兴建茶旅融合交通驿站,恢复红色革命旧址,增加农家饭庄、民宿民居,对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等,持续打响“稻虾小镇”特色品牌,聚集更多人气,让双堰村由“过路地”变成“目的地”,满足游客“日游小三峡大薤山、晚品稻香米龙虾宴”的愿望。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nygl/zzgl/202209/t20220915_29300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