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招工求职

优秀科技特派员柯庆明:首创“三导一体”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水

时间:2022-10-29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编者按】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充分展现新时代“五个一批”(“一懂两爱”好书记、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秀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明星、“万企兴万村”助村富民明星企业)的典型事迹,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网海峡频道特别策划“乡村新画卷”主题采访活动。持续开展2021年度评选出的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五个一批”的系列采访报道,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奏响福建乡村振兴的华彩乐章。

  

  人物档案:柯庆明

  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男,196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农学博士、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生态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生态农业、乡村振兴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市科研项目30多项,参与福建省审定的5个水稻品种和6个大豆品种的选育,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2022年1月被中共福建省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中国网福建讯 “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夏末初秋的莆田白沙镇广山村种植基地内,几位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摘紫色番薯叶。这是莆田市农科所柯庆明博士和他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所引进的新品时令蔬菜。

  

  科技特派员柯庆明(中)、兴田生态农业公司严生仁(左一)向中国网海峡频道介绍基地种植情况 朱琳 摄

  “农业科技研究成果需要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扎根大地。”穿行于涵江区白沙镇乡村田间传授农耕,以技术盘活土地带动产业发展,为乡村“造血”助力村民家门口致富……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下,如何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优秀科技特派员柯庆明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团队首创“三导一体”服务模式

  白沙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一代又一代农村人守着绿水青山,却只能“靠天”吃饭。因耕地抛荒,农作物稀少,当地并无有效的经济收益。柯庆明与所在单位科研人员、福建农林大学和市、区、镇农业科研、推广等人员组成了一支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白沙镇乡村,系统调查、研究当地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现状、人文文化等基本情况,在广山村等村庄培育建立了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为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科技难题,柯庆明率先推出了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引导、政府部门服务主导、龙头企业创新先导的“三导一体”服务模式,以全产业链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切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

  “中华文化的根在乡村,科特派的工作核心是留住乡土文化的根脉,让农民端上共同富裕的‘饭碗’。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让闲置、抛荒的土地流转起来,并发挥它固有的资源特性和生产能力,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去盘活,也需要龙头农业企业帮忙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柯庆明认为,在“三导一体”服务模式下,科特派以政府的支持和规制为前提,用科技手段赋能龙头农业企业,通过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农村资源要素,调动农民积极性,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转变村民思想观念 培训农民1500多人次

  事实上,这项以科技带动农民致富的工作,一开始进展并不顺畅。“刚开始村民只想要自己单干,我们就带他们去田间进行适用技术培训,让他们亲自见证现代农业科技的成果,一步步改变了他们的传统思维。”在柯庆明看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过程,龙头企业带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关键。但村民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则是决定了乡村建设、农民脱贫致富的成败。

  “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技术,更要做出一个示范样板,把成果实实在在做给农民看,并手把手带着农民一起干,这样才能真正带动技术和产业发展。”柯庆明表示,科特派所研发、引进的新品种和技术成果,农民看不到效果便不敢尝试。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案例,从坑位的大小深度,到科学用药施肥,让他们在田间里看得懂、学得会,促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向现代化转变,才算真正将专业科学技能推广培训到位。

  记者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在革命老区白沙镇广山村,这里曾是区级贫困村,随着多数青壮劳动力出走,大量农田被闲置,久而久之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荒草丛生。柯庆明带领科特派团队在村中创建了“白沙镇广山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兴田科技特派员基地”,成立福建省辣椒、马铃薯、特种稻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组织培训工作,针对企业技术需求,以开展科研攻关、专业培训、专题讲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形式,进行推广示范应用,扩大种植模式,着力提升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能力,累计组织现场人员培训达1500多人次。

  以技术盘活农业 打通村民致富路

  “要做好乡村产业兴旺文章,需要提高土地利用价值,通过推广农业新技术,解决好‘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促进三产(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融合,做大做优乡村特色产业。”柯庆明表示,为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在广山村引进了莆田市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立高新技术试验中心,流转土地数百亩,打造以“良种引进、高效栽培”为主导的特色蔬菜全产业链。

  “几年前,我们刚在广山村落地时,这里种植的基本都是西红柿、芋头、茄子等常规蔬菜,农作物种植往往都是打一枪换一炮,没有形成有效沉淀。自从几个种植基地在科特派团队创新技术的指导下,农田经过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我们引进了娃娃菜、西蓝花、上海青等蔬菜以及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等新品种,年产新鲜绿色蔬菜12000吨,销售额突破3000多万元。”莆田市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严生仁表示,当前,在柯庆明团队的科技助农下,兴田生态农业基地参与推广的优势鲜蔬良种达150多个,推广面积8多万亩,仅广山村就为当地农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基地每年可为村民增收土地租金20万元、务工收入70万元,以及每年数万元的分红。这既增强了当地农业发展后劲,也为推动乡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柯博士等人通过科技手段改良土壤后,广山村的土地流转已从2003年的60亩增加到如今500亩,增幅达8倍多!而村民在流转土地中除了能收取田租,到承租的农业企业务工,实现双向收入,还能保护自己的基本农田,是最大的受益者。”广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祖选欣慰地说,村民魏阿姨,自2003年起就在家门口的农业基地务工,平均年收入2万余元。之前儿子要在城里买房,她二话不说就掏出了近30万元积蓄相助。在魏阿姨看来,坚守乡村还能靠自己的劳动力为孩子共担风雨,是一种骄傲。而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财富自由,更是她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在白沙镇一个蔬菜种植基地里,正和记者交谈间,闲不住的柯庆明再次深入田间地头,和团队展开了新一轮农业种植技术指导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一幅优质现代农业锦绣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pt/202210/t20221012_601333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