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进击的绵阳——2022年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述评
◆瞄准川外市场,多次组团飞赴先进地区“抢订单”“学经验”,释放出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开放合作、提振市场信心的强烈信号;
◆展示发展环境,“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系列活动、地产招商推介会、第十届科博会等相继开幕,八方宾朋云集绵阳,加快恢复的蓬勃活力迸发;
◆重拾人间烟火,“乐享绵州·惠民消费”消费券应时而出,跨越三个季度,全市分两轮发放各类消费券130余万张,努力把损失补起来,撬动城市消费潜能;
……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重要之年,书写不寻常的一页。
今年以来,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市场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绵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多变。
发展关键时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运筹帷幄、话语铿锵:要以“五市战略”为引领,奋力推动绵阳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
回望2022,春时“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夏至把“拼经济”摆在最突出位置,秋来继续于攻坚克难中承压前行,冬日“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引进来、走出去、减税费、保主体,稳住经济大盘;抗旱情、护耕地、促弱苗、抢农时,夺取粮食丰收。
笃行不怠,稳中求进。战疫情、稳就业、美生态、保供稳价,兜牢民生底线;强链条、招人才、增后劲、持续创新,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浸透艰辛与汗水。特殊之年,绵阳经济交出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亮眼答卷。
稳与进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战略定力,辩证把握“危”与“机”,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岁末回望,2022年绵阳的脚步无比清晰。
单看GDP,经济运行走势“稳”是鲜明底色:
一季度全市经济良好开局,同比增长6.6%;上半年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比增长4.2%;前三季度恢复向好,同比增长3.5%,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高于!两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殊为不易,蕴含了强烈的答卷意识,浸透了无数的汗水、泪水甚至心血。
正视挑战、摆脱困境、求索答案,必须科学审视数据背后的严峻复杂形势: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波及各地,全国经济普遍存多重压力,绵阳亦有之;史所罕见的电力保供极端考验、暴雨洪涝灾害、高温旱情也在发生,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重重。
如何穿越迷雾?
绵阳保持战略定力,直面风高浪急,面对汹涌挑战,坚决不搞“大水漫灌”,锚定目标方向,步伐稳中有进。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立旗为魂征程启。绵阳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话语掷地有声: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努力干出绵阳发展新天地!
“说了就干、真抓实干、干就干好。”——各地各部门“一把手”践行“一线工作法”的场景处处可见,一股笃行务实的工作作风扑面而来。实干,成为绵阳干部的“底色”。
观大势、谋大局。7月底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调布局,提出“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在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上要求,拿出更多应对复杂局面的超常举措,持续推进稳经济政策落地落实,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应对一场场遭遇战、攻坚战,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绵阳的“韧劲”。
——“韧劲”体现在靠前发力、精准有力,及时完善政策体系,在坚持中赢主动。
新冠疫情防控随国家和省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防疫泡泡”构筑起工业企业生产的安全空间……我们走小步不停步,百折不挠共克时艰;
暑期抗旱保电战,全市促进风电“满发尽发”,党政机关节电先行,工业企业错避峰生产,各地暂停景观照明,全社会行动起来“度电必争”,我们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效果,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根本条件;
退税规模和力度远超以往年度,截至11月10日,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23.2亿元,其中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达91.25亿元,我们助力企业减负上阵迎战经济下行;
先后出台《更大力度促进招商引资10条措施》《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激励支持国有企业稳增长8条措施》《促进绵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等一揽子利好政策,我们稳预期强信心,下定决心稳定宏观经济……
——“韧劲”体现在未雨绸缪、兜牢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危机中育新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7、8月,绵阳经历60年一遇的夏旱和伏旱。“今年的小麦是从最差的播种气候中,创造了病虫害最轻、旱地小麦状态最好的一年。”5月底,梓潼县桂花村“绵麦902”百亩连片实产验收现场,市农科院副院长任勇这样总结。
危难之际,我们抗旱情、抢农时,一手以“三品”为引领做优现代农业,大力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一手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火热开工,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绵阳片区,今年预计全年粮食生产播面628.1万亩,总产233.7万吨。
既要克服眼前困难,还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2月12日,又一百亿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的艾伯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为绵阳打造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再添新力。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522.6亿元,同比增长22%。我们拼经济、搞建设,拼出了多种显示路线并存的“双核多元化”显示格局。
观察绵阳发展轨迹,短期有目标,长远见路径。稳中有进的绵阳,干出发展新天地!
新与变
2022年,秉持“人一我十”精气神,迎难而上勇毅前行,以“五市战略”为引领,为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注脚
一头一尾,贯穿2022年的两则消息,耐人寻味。
一则是新年伊始。1月4日上午,全市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当天,59个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280.37亿元,释放出一个个重大项目即将形成更多投资增长点的新信号,展现出绵阳开局即冲刺的决心与信心。
另一则发生在年尾。随着“国十条”“川六条”相继出台,12月10日,绵阳组织60家企业飞赴衢州组团抢机会、夺订单,通过系列三推活动“走出去”,绵阳产品加快拼向更广阔的市场,传递出政企合力、积极应变的信号。
年初到年末,两个不同案例,诠释着同样的火热拼劲:阔步“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征程,绵阳时刻保持打仗姿态。
打仗讲究兵法。《诸葛亮兵法》有云: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
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就是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五市战略”的胜利果实。绵阳经济的“安全堤坝”,就是全市上下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气神,全力打好打赢经济攻坚战砌筑而成。
“五市战略”深入实施,在绵阳,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创、拼、赶、争、干”的超常规努力的精气神。
科技创新,“人一我十”加倍“创”——中国(绵阳)科技城科创基金小镇正式开镇运营。53名科研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担任科技助理走马上任,促成在绵单位达成技术合作协议20项,成功转化科技成果30项;20家高水平院校入驻“云上大学城”,先后引进航天三院“航空航天星途鲲鹏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项目落地绵阳……
产业集聚,“人一我十”加倍“拼”——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加快培育三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开展“乐购绵州”等消费促进活动,培育百亿级特色餐饮产业集群……
扩大开放,“人一我十”加倍“赶”——“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我们向最好的学、与最强的比、跟最快的赛。厦门、东莞、苏州、衢州,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都有绵阳身影;绵遂内铁路开工在即、南郊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运;“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系列活动、第十届科博会如期举行。破圈、出圈、建圈,绵阳科技城开放发展、转型升级的大门越开越大……
广聚英才,“人一我十”加倍“争”——4月初发布“人才十条”新政,属历年来含金量最高、力度最大、诚意最足;首批诚聘12名两院院士为绵阳科技顾问;赴20多个城市的50余所高校招才引智,引进各类人才18490名,是过去两年引进人才数量的总和……
绿色生态,“人一我十”加倍“干”——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如火如荼,村社“五清”、场镇“四定”、城区“四化”重点清晰;一个个承载着民生幸福的城建攻坚项目纷纷揭开面纱,提升城市承载力和人居综合环境,绵阳从未放慢过脚步……
每一滴汗水,都为梦想之花注入生机;每一次拼搏,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光华。
既有“人一我十”精气神,发展何止一招一式?
快准稳直指发展“痛点”,舆论监督“风暴”强势起势。年初,绵阳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组织市级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让企业、市民反映问题有着落,让当“耳旁风”者洗“阳光浴”。
时间无声,改变在悄然发生。
行不通的企业服务“绿卡”,通了;发生近20起事故的路口,终于有了红绿灯;违规搭建的自建房也拆了……一件件企业、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剑指“顽疾”,助推问题整改、促进工作提升。
倾听市场主体声音,为企服务始终如一。5月初,一场“特殊”的企业工作座谈会召开。企业当面提问题,职能部门现场有回音。会后,大家干脆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定期举办涉法涉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专题座谈会,鼓励企业家有问题直接说出来。
悄然改变的环境,引人入胜。
今年,绵阳连续三个季度进入省重点项目推进和投资运行“双红榜”。1至11月,绵阳345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14.7%。全市招商引资总投资金额突破2000亿大关,项目个均投资额首上10亿级。值得一提的是,7个百亿级重大工业项目密集签约,较去年翻两番,其中5个项目均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创造了“绵阳速度”,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极不容易!
故事以千计以万计,但内核只有一个,就是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内与外
2022年,把城市战略深度契合进国家战略,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2022年4月中旬,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勇毅前行,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蓝图绘就,前进的方向无比清晰。
“呜……”6月20日,随着一声汽笛鸣响,满载50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从绵阳发车,开往欧洲地区。这是首趟从绵阳发出的中欧班列,“绵阳造”从此直抵欧洲“舞台”竞技。
“开闸、通水!”8月31日,被誉为“第二个都江堰”的武都引水工程迎来新进展——武引西梓干渠全线试通水。随着一声令下,闸门缓缓升起,从武引总干渠引来的“武引水”奔涌而出,一路奔腾向前,惠泽梓潼、剑阁、南部和盐亭等地。
首发欧洲,挺进更大市场;民生工程,推动发展惠及民生,为绵阳形成畅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蓄势筑基。
天梯、龙吟寺等历史遗迹引人入胜,绿水青山间流淌着独特民族风光……在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北川石椅村正式获得“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授牌。
旅游活起来,村民富起来。“我们大力兴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每个季度都有对应主题。”当地负责人说,过去村里以农耕为主,随着乡村旅游愈发成熟,这里已经是“远近驰名”的休闲度假村,年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
当下的绵阳,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效应持续释放,发展空间不断激活。
这一年,中央专门出台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的指导性文件。党的二十大,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置,科技城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省委、省政府赋予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光荣使命;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绵阳发展区域空间结构不断优化,为构建新格局注入新动力。
持续攻坚、久久为功,深化改革朝着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今年5月,绵阳在全省创新成立“稳经济政策落实办公室”,分别是从市发改委、经信局、财政局、商务局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专职专责推动稳经济政策落实工作,构建起从政策出台到政策享受的闭环。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
这一年,绵阳从企业线上稳经济申报、部门线上审核、结果线上展示到推行稳岗返还“免审即享”、社保缓缴“即审即享”等便捷程序……以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资源集成、政策集成、措施集成。全面深化改革布局落子,着力打通制约供需适配和要素流动堵点。
打开窗户,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
这一年,长虹集团、利尔化学等重点外贸企业扩大外贸进出口额,稳住外贸发展基本盘;建好用好综保区、综试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第十届科博会全球瞩目……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2022的绵阳,更有韧性、更具活力的绵阳!
时间站在又一个终点和起点的交接处。时至年末,我们留下了精彩纷呈的身影。而在所有硬核发展消息中,2万余份“爱心包”情暖绵阳一线医务人员,许多小区设立“团团爱心药箱”,邻里之间分享多余药品共渡难关,给重点群体上门赠送3万多份“爱心健康包”,又在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冲击波”中给人感动和温暖。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绵阳,明天更好!
原文链接:http://nyncj.my.gov.cn/zwdt/sjbm/392475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