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制纵横

沂源县培优育强乡村好青年 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涌流

时间:2023-01-08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人才是关乎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因素,乡村青年人更是鲜活力量、骨干支撑。近年来,沂源县以乡村好青年选培计划整县提升试点为契机,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做好“引、育、留”三篇文章,引导青年聚焦时代所期、把准时代脉搏,努力将青春华章写在乡村振兴一线。目前,共选培乡村好青年1151人,其中2人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一、“引”字为先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一是用好政策引才。出台人才新政25条、在外人才回调、沂源英才等配套办法,构建上下承接、全面覆盖人才政策体系,为乡村振兴积蓄澎湃动能。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针对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工作者、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发放“青年人才发展政策大礼包”,涵盖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增强返乡就业创业吸引力。二是建强平台引才。搭建青年人才选引平台,建成省级及以上人才科创平台45处,推动平台共享、要素集聚,引入大学生及“创客”40余人。建设高校战略合作平台,每年吸引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学生到乡村实践锻炼,组织17名大学生挂职“乡村振兴助力员”,提升青年人才集聚度、活跃度和贡献度,累计吸引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5100余人。三是柔性以才引才。全面摸排县域乡村青年底数,完善乡村好青年人才信息台账,整合在外优秀青年人才资源,打造“沂源青年发展智库”。依托在外能人成立“青年发展智囊团”,用好人脉资源,通过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分享会、人才直通车等方式,柔性引入产学研人才,为乡村好青年提供法律咨询、技术指导、资源对接等专业服务。

  二、“育”字为本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一是搭建成长载体。加大乡村好青年组织培养力度,组建12家青年人才协会,聘请4名乡村好青年担任会长,吸纳200余名乡村好青年入会。以“沂蒙精神”为引领,通过参观朱彦夫事迹展馆、召开座谈会、邀请党校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开展榜样分享等活动,引导乡村好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二是丰富培训形式。探索“专业培训+集中培训”等多元培训模式,开设网店美化、电商培训等特色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指导,提升青年人才专业技能。目前,累计培训农村创业青年580余人次,开展各类交流、观摩等活动40余场次,电商带货农产品3200万吨,折合1.5亿元。三是打开上升通道。畅通乡村好青年推优入党、参选村“两委”通道,把乡村好青年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管理,择优推荐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断增强培养质效。目前,累计推荐入选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乡村振兴专项人选)、齐鲁乡村之星13人,推荐入党37人、村后备力量34人,任村“两委”成员163人。

  三、“留”字为重厚植人才发展生态。一是完善保障体系。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好青年”“青年人才龙头企业+小微扶贫站”“青年创客+”等发展模式,成立12支乡村好青年金融服务队,量身定制“源青创业贷”等信贷产品,优化人才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目前,已服务乡村好青年640余人,发放贷款460余笔,共计1.15亿元。二是健全服务机制。推行“1+2+3+N”模式,依托1张问卷开展线上调研,县镇两级同步开展实地走访,推行年度研讨、季度遍访、月度问需3种机制,坚持“N员合一”,主动当好助力青年发展的宣传员、联络员等,开展暖才走访、青年联谊、电子竞技等活动,推动问候、问情、问策常态化,营造尊才、重才、爱才浓厚氛围。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在中国青年报发布《山东“菌种大王”周长春扎根乡土创出广阔天地》视频,联合大众网开设“乡村振兴时不我待·青春建功只争朝夕”专栏,在山东乡村广播、大众网海报、速豹新闻、今日头条等平台集中宣传乡村好青年先进事迹,浏览量累计达到20万余次,倾力打造“沂源乡村好青年”品牌,带动更多青年扎根基层、振兴乡村。(沂源县农业农村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dfdt/202212/t20221214_41921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