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川北地区种业创新科技成果发布会举行
川北沃土,农业科创的巨大能量正凝结于一粒“种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决策部署和四川省种业振兴行动有关要求,切实把种业振兴行动抓出成效,12月30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川北地区种业创新科技成果发布会在绵阳市举行。
大会以“共建·共享·共发展”为主题,展示川北种业最新科研成果、发展成就的同时,为川北地区农业科技联合创新搭建跨区域、全产业链开放式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凝聚区域共识,加强区域交流,促进区域合作,建立川北及周边地区种业联动发展朋友圈,为做强四川种业“芯片”贡献川北智慧。
作为川北地区的首届种业创新科技成果发布会,大会有何亮点?记者打探到,大会凝聚全国、省、川北地区政企学研各界力量,设置种业创新科技成果发布会+主题报告、两场分会场、现场参观考察、企业地展、现场品鉴等多场活动,探讨当下种业新趋势、洞见种业新风向,汇聚线上线下、场内场外同频共振、辐射川北乃至全川的种业振“芯”强大合力。
共建
汇聚种业科创合力,点亮川北地区种业版图
“种业,国之重器、农业芯片。作为种业大市,绵阳率先在全国出台' 1311'种业强市建设体系,深入实施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三品'工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种业,努力建设全国种业强市。”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致辞表示,绵阳作为省委确定的川北地区副中心城市,将努力展现更大担当、彰显更大作为,与川北地区兄弟市州共同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更大力量,助力川北地区种业振兴。
“振兴川种,使命光荣。”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杨秀彬讲道,以绵阳为代表的川北地区种业在生猪育种、粮油制种、蔬菜良繁、牛羊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希望绵阳市、广元市、巴中市、德阳市、遂宁市、阿坝州凝聚区域协同发展共识,共同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对接合作,建成一批高质量制种基地,打造一批高水平育种平台,培育一批高科技种业企业,形成全省种业振兴先行示范区和融合发展试验区。”
作为本次成果发布会的重磅环节,川北地区(毗邻城市)依次发布种业创新成果,闪烁着种业科技光芒的川北土地上,硕果累累。
德阳,油菜制种特色鲜明,拥有两个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广元,拥有全国最大的标准化黄茶生产基地,首个世界红心猕猴桃红阳猕猴桃畅销各地;遂宁,水稻制种近2万亩,高标准推进射洪市现代种业园区建设;阿坝州,金川牦牛、贾洛绵羊、藏鸡等高原特色品种产业稳步发展;绵阳,生猪、粮油、蔬菜三大种业齐头并进……随后,推介人共同点亮川北地区种业地图,为种业科技联合创新聚共识、汇合力,将成果发布会推向高潮。
作为主发布城市,绵阳是全国五个种业大市之一,是种业门类最齐全、整体实力最强劲的市州。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栋就绵阳种业发展及重要成果作推介。他介绍,生猪种业方面,绵阳是西南生猪种业高地,有全省唯一的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唯一的国家生猪种业培育园区和唯一的省级生猪种业培育园区,有3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粮油种业方面,绵阳是国家小麦、水稻、油菜原原种基地,杂交小麦的研究代表了全国最高水平,还是全国3个、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蔬菜种业方面,拥有全省唯一的省级蔬菜种业培育园区,建成标准化繁育基地1.8万亩,选育的莴苣、胡萝卜种子销售量分别占全国生产用种量的40%和60%以上。
随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为川北地区生猪、粮油、蔬菜三大种业创新联盟授牌,绵阳市农科院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宣读倡议。
“川北地区具有类似的生态气候特点,农业种质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 ”绵阳市农科院副院长任勇讲道,联盟将通过创新科技攻关机制模式,打通科研单位与企业,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通道,着力解决资源分散、各自为战、转化效率不高、产学研协同不足等难题,打造科技与种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全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共享
齐聚行业领袖专家,洞见种业新风向
大会构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翘楚的合作交流平台,汇集包括农业农村部及省市领导、院士专家、川北地区市(州)及有关县(市、区)嘉宾,种业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代表等各方嘉宾。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主任李德发作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谯仕彦作《生猪产业卡脖子问题要素分析》主题报道。“生猪产业'卡点'摆在首位的是品种,需要突破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谯仕彦就主要育种技术功能基因组学、基因组操作技术、干细胞育种技术、繁殖调控等进行介绍。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书记刘录祥围绕空间站时代的航天育种进行线上主题报告。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有益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他讲道,航天育种历经30年发展,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如鲁原502小麦,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累计推广面积近1亿亩。“从2022年开始,航天育种进入空间站时代,航天育种目标一是助力种业振兴,二是服务太空旅行。”
此外,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蔬菜研究中心主任房超解码四川蔬菜种业新优势;铁骑力士公司介绍从国外引种到自主繁育的黑猪产业链阵型建设;先正达集团就种业风向及市场扩张策略进行主题报告……来自全国、省内多位种业领域顶尖院士或专家智慧飞扬,为川北地区种业创新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思维的碰撞从主会场延续至分会场。在川北地区种业振兴圆桌会议上,四川种业集团、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农科院、阿坝州农科所以及川北地区各区县作主题分享;在川藏黑猪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以及畜牧领域领军企业等各方代表,就川藏黑猪产业创新发展展开交流探讨。
共发展
凝聚科企联动之力,筑牢农业现代化发展根基
实现种业振兴,关键在于发挥好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的骨干力量。
当天,嘉宾们深入三台县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铁骑力士绿溪优食谷、明兴农业国家核心育种场、绵阳市农科院、国豪种业有限公司等,一路参观考察绵阳市种业发展情况。
在地展现场,绵阳粮油、蔬菜种业企业、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市农科院等24家单位携约550个优新特色品种进行展示。这些各领域的“头号种子”包括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蔬菜、薯类等品种。其中更有荣获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一等奖的泰优粤禾丝苗、泰丰优736、智两优533,荣获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优质奖的深两优粤禾丝苗等品种。
“这是梓江鳜鱼,又名‘母猪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的肉质非常细嫩、味道鲜美……”活动现场,每经过一处展位,与会嘉宾都啧啧称赞。
要实现科技强农,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大会当天,江油市同步举行四川(江油)生猪种业园区研发服务中心开放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体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搭建了研发、交易、服务、展示、信息“五大平台”,并授予“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江油种业分中心”牌。
会议期间,还设有绵阳优质农特产品品鉴区。绵阳米粉、北川腊肉、茶叶、江油肥肠、太白酥、安州包蛋和梓潼爱媛水果等40个优质农特产品,供参会嘉宾品尝品鉴。
原文链接:http://nyncj.my.gov.cn/zwdt/sjbm/394241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