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明确乡村建设“施工图” 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方案》的出台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打磨,这是因为乡村建设涉及领域广、涵盖部门多,且《方案》对四川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是“十四五”期间四川乡村建设的行动指南,意义重大 ●《方案》有助于多部门形成合力,推动乡村建设政策集成和要素集聚,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做好保障,打通政策痛点堵点难点,确保乡村建设有力有序顺利推进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一批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镇(村)加快建成,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这份乡村建设的“施工图”究竟勾勒出未来乡村怎样的“图景”?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内专家。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为何出台? 立足四川现实需要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不久前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四川明确,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省内先发地区同欠发达地区协同共兴,以此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 对四川而言,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目前,四川农村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农村在资源要素配置、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与城镇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方案》既总结了以往经验,又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围绕中心进行布局。 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方案》的出台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打磨,这是因为乡村建设涉及领域广、涵盖部门多,且《方案》对四川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是“十四五”期间四川乡村建设的行动指南,意义重大。 “《方案》的出台,有利于全省各地各部门进一步理清乡村建设工作思路,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意义。”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方案》还有助于多部门形成合力,推动乡村建设政策集成和要素集聚,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做好保障,打通政策痛点堵点难点,确保乡村建设有力有序顺利推进。 怎么建设? 18项重点任务“硬”“软”结合 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四川乡村建设方案包含18项重点任务。 乡村振兴,规划是前提。《方案》重点任务的第一条就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 2022年初,我省全面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方案》明确,到2023年6月,全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可根据实际合理安排);到2024年12月,有条件、有建设需求的村应编尽编村规划。 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是农村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基础。加快编制乡镇、村级国土空间规划,可优化公共服务布局和有效供给,同时发挥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确保各项建设依规有序开展。 《方案》既聚焦“硬件”又突出“软件”,提出从农村道路、水利建设、清洁能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方面基本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在公共服务方面,《方案》将全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细分为乡村教育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提升、农村“一老一小”和残疾人服务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四大工程。 “这是由我省省情的现实需要决定的,细化后更有针对性。”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有50个国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虽然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公共服务是乡村建设亟需补齐的突出短板,细化突出公共服务,内容更丰富,有利于建成更加精准的公共服务体系。 小厕所,大民生。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实施农村厕所、污水、垃圾、家庭卫生治理工程和村庄清洁整治提升工程。“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群众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是乡村建设很重要的方面。”农业农村厅宜居乡村建设协调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将支持214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改厕整村推进工作,惠及农户51.2万户。 如何保障? 从“人、地、钱”三方面入手 如何确保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围绕“人、地、钱”要素保障,《方案》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支持措施。 人才方面,统筹实施一批人才招引、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援助、人才激励等方面的重点人才项目。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一批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先行村,大力开展“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 用地方面,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保障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工程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探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组织开展宅基地整理和工矿废弃地、闲置宅基地复垦等,腾退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可用于支持乡村建设。探索针对乡村建设的混合用地模式。 资金方面,各级政府要将乡村建设作为支出的重点领域,合理安排资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支持乡村建设。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妥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因地制宜推出符合乡村建设需求的区域性、专属性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 《方案》还明确,建立专项任务推进、项目库和清单管理、完善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四个方面的机制。 其中,在建立完善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方面,《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深化村级民主决策实践和议事协商实践,引导农民参与到乡村建设项目谋划、建设、管护的全过程,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慈善力量等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在推进乡村建设中,农民群众不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民参与机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教授伍骏骞说。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3/1/31/c3c67c52d8804e76be4f1a3a3efe358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