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查治小麦基茎腐病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也可以通过病残体及种子传播。病菌会以菌丝体的形态分布在土壤及病残体小麦上,温度适宜后病原菌一般从根部和根茎结合部侵入,侵染小麦主茎和分蘖茎,然后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扩展至小麦茎基部,该病具有多次侵染特点。前期危害后的明显特征就是根部发生褐变,根部1-2节呈褐色,严重的时候变成深褐色,开始死亡。湿度大或中后期的小麦根部可能会出现红色或白色霉层。如果没有及时防治,后期会直接表现在灌浆期,小麦穗出现枯白穗,穗小籽少,根部容易折断现象,产量减少。该病除造成产量下降外,病原菌还可以侵染穗病造成穗腐病(赤霉病),并产生呕吐毒素等真菌毒素,影响小麦品质。
小麦茎基腐病近年来在我市扩展蔓延加快,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态势。2022年全市发生面积61.48万亩,比2021年增加21.27万亩。去年该病虽为零星发生,但发生面广,各县均有发生,部分土质黏重区域个别田块发生较重,发生面积及发生程度大于和重于常年。5月上、中旬为见症盛期,盛期调查全市平均病田率11.75%,平均病茎率0.1%,最高病茎率18%,全市平均白穗田率11.19%,平均白穗率0.09%,个别田块最高白穗率达43%。
近期各县市区植保技术人员调查,小麦茎基腐病在我市宛城、镇平、官庄工区等部分麦田已见发生,病田率最高达30%,最高病株率达12%。该病一般暖冬情况下2-3月中旬会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第二个高峰发生在彻底回暖后的4月中旬至5月中旬,最高病株率可达到60%以上,造成严重减产。小麦茎基腐病是继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后小麦生产上的又一大病害,一旦发病后如果没有及时防治,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越晚越难以防治。因此,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常的小麦田间管理期间,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选对药,减少危害,确保产量。
各县市区要结合小麦条锈病普查工作,加强早春麦田病虫调查,准确掌握小麦茎基腐病发生情况,及时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在前期采取农业措施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预防的基础上,对于发病严重的田块,实施早春药剂防治。防治时机选择在返青至拔节期初期,对病株率达到5%的田块,用含有戊唑醇、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嘧菌酯、多菌灵、烯唑醇等成分的药剂对准小麦茎基部喷雾,用水量应不低于30 kg/亩。每亩可选用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2g,或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65ml,或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30~60ml,或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60ml,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g(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 ml) 加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0g(或25%戊唑醇乳油20 ml)。推荐采用背负式人工喷雾或自走式施药器械喷雾,适当加大水量,重点喷小麦茎基部。有条件的地方提倡使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苗期或返青拔节期用生防菌剂对茎基部喷雾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nysc/55585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