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小麦春季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小麦返青第一餐,吃饱喝足最关键。”浇好春灌水、追好返青拔节肥,是促根壮蘖、培育健壮群体的关键措施。去年冬小麦播种后,大部分麦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多,土壤墒情状况较好,小麦生长发育较快;受去年11月底强降温及越冬期极端寒潮天气影响,部分旺长、缺墒、整地和播种质量差的麦田受冻。目前整体上弱苗旺苗并存,苗情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越冬期以来大部麦区降水偏少,西北、华北部分麦区墒情不足,出现干旱。各地应加强墒情监测,因墒因苗加强小麦水肥管理,广辟水源,应灌尽灌,促进灌溉小麦创高产,旱地小麦提单产,为今年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华北冬麦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鲁西北。该区域去年十月初有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麦田底墒充足,播期适宜且集中,冬前一二类苗达九成;11月29—30日出现断崖式强降温(降温幅度在12℃以上),小麦叶片普遍受到冻害;进入越冬期后,多次出现极端寒潮天气,无明显降水和雪层覆盖,部分麦区墒情不足甚至干旱,寒旱叠加,导致旺长麦田叶片受冻较为严重,缺墒、整地和播种质量差的麦田苗情弱、群体不足,干旱和冻害对叶片、主茎、分蘖和根系均造成严重影响。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严重,应立足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及早施策,以促为主,分类管理,精准灌溉,科学施肥,促进小麦早生快发,抗逆增产。
对于干旱缺墒、苗弱、群体不足且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小水灌溉,畦灌每亩灌水不超过30m3,有喷滴灌条件的每亩灌水15—25m3,结合灌水施用少量磷酸二氢钾、尿素硝铵、硝基肥等速效肥料,缓解旱情,促进苗情转化,培育健壮群体。灌水应在日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进行,避免根层土温急剧降低。第二水在拔节后期进行,结合灌水追施尿素硝铵、硝基肥等速效氮肥6—8公斤/亩。开花期浇第三水,随水追施水溶肥、液体肥7—10公斤/亩。冬前旺长且叶片受冻的麦田,应及早镇压、缓给水肥,促控结合,培养合理群体。墒情适宜未受冻麦田:一类苗麦田,推迟至拔节期灌第一水,随水追施尿素10—13公斤/亩;二类苗要促控结合,在返青后起身前浇第一水,随水追施尿素、硝基肥等速效氮肥10—15公斤/亩;三类苗要促弱转壮,第一次追肥要及早开沟趁墒追肥,亩施尿素硝铵、硝基肥等速效氮肥6—8公斤,在返青后起身前浇第一水,拔节中后期浇第二水,随水追施尿素、水溶肥、液体肥等7—10公斤/亩。后期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小水细灌,避免大水漫灌引起后期倒伏。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可能出现“干热风”天气,要做好“一喷三防”,有喷灌或微喷条件的麦田也可提前喷水10m3/亩,降温补水。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主要为井灌区,可采取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软管输水(小白龙)小畦灌,一般麦田畦宽5—7m,长7—9m,每次灌水量约50m3/亩。二是微喷灌,选择喷幅为3—4m的微喷带,或采用大型喷灌机进行低压微喷,每次灌水量15—25m3/亩。三是喷灌,采用移动式、固定式、地埋式等喷灌设备,每次灌水量约30m3/亩。四是浅埋滴灌,每水灌水量约25m3/亩。微灌、喷灌可结合水溶肥、液体肥少量多次施用,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二、黄淮麦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河南、山东大部以及苏皖两省淮河以北。去年播种期出现大范围降雨,土壤墒情足,苗情状况好。但受11月底冻害和越冬期寒潮天气影响,整地不实、干旱及播量大、冬前长势过旺、群体大的麦田冻害较重。目前,黄淮海冬麦区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较好,利于冬小麦返青拔节。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黄淮地区将出现降温,需关注天气变化,结合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及时开展麦田管理。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相对充足,春灌宜立足墒情和苗情实际,分类施策,水肥结合,促进高产。
墒情不足至干旱或出现冻害的麦田,在返青后及时进行春灌,结合灌水每亩施用尿素等10—15公斤。墒情适宜的麦田:一、二类苗麦田推迟到拔节期—孕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开始灌溉,灌水时每亩追施尿素等8—10公斤,构建高效群体。三类苗麦田返青后要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灌水,随水追施速效氮肥6—8公斤。墒情过多的麦田,应及时清沟理渠、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通畅。黄淮灌浆期可能出现“干热风”,应做好“一喷三防”,有喷灌条件的麦田也可提前喷水10m3/亩,降温补水。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既有渠灌区,也有井灌区,可采取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渠灌区采取小畦或窄畦灌溉。小畦灌溉每次灌水50—60m3/亩。窄畦畦长小于70m的田块,可采用大流量浇“跑马水”;窄畦畦长大于70m的地块,可采用间歇波涌灌溉,每次灌水量约70m3/亩。二是井灌区软管浇灌,用输水软管将井水引至田间进行浇灌,每次灌水量40—50m3/亩。三是喷灌,包括大型喷灌机组和其他喷灌形式,每次灌水量30—40m3/亩;四是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微喷带灌等),每次灌水量25—30m3/亩。五是特殊灌溉,主要通过喷灌或微灌进行,可防气象灾害,每次灌水量5—10m3/亩。
三、西北麦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冬小麦种植区。去年播种期土壤墒情足,苗情状况好。受11月底冻害和越冬期寒潮天气影响,西北东部部分麦田受冻。目前大部分麦区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78%,墒情适宜,甘肃陇东、陕西渭北、山西南部、宁夏南部部分区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墒情不足。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将出现降温,需关注天气变化,因墒因苗开展田间管理。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灌区应采取高效节灌措施,旱地采取抗旱蓄水保墒技术,促进小麦丰产高产。
旱地冬小麦,小麦在起身至拔节期应趁雨追肥,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磷酸二铵6—8公斤。对晚播弱苗田和底肥不足麦田,可在返青后尽早趁雨追肥。水浇地晚播弱苗和受冻较重麦田,在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少量喷水湿润土壤,每亩喷灌10—15m3,促根下扎,切忌大水漫灌,结合灌水每亩追施磷酸二铵6—8公斤,灌后可下地时及时划锄保墒。拔节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及时灌溉,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三类苗麦田,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各灌溉1次。结合灌水,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磷酸二铵6—8公斤;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孕穗至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及时灌溉。二类苗麦田,返青期镇压划锄,起身期和拔节中后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各灌水1次。起身期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磷酸二铵9—10公斤。一类苗麦田和稠旺苗,返青期至起身期镇压控旺,或喷施化控调节剂,一水推迟至拔节期,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8—12公斤。
新疆冬小麦,返青至拔节期科学灌溉和追肥的基础上,在孕穗期和灌浆中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应及时灌溉。该区域麦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条件较好,应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创建小麦节水增粮示范区,实现大规模提产能、创高产。
(三)节溉措施。本区域主要为渠灌区和井灌区,可采取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短(窄)畦灌溉,每次灌水量50—60m3/亩。二是软管输水(小白龙)畦灌,每次灌水量30—40m3/亩。三是喷灌、微灌,采用移动式、固定式、地埋式等喷灌设备或微喷带、滴灌带等微灌设施,每次灌水量20—30m3/亩。
四、长江中下游和西南麦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贵州、四川、云南以及苏皖两省淮河以南、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等麦区。1月出现两次较强冷空气过程,江淮、江汉部分整地质量差、播期偏晚、长势偏弱的麦苗叶片遭受冻害。目前大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65%—82%,墒情适宜。江淮、江汉部分麦田地区墒情过多。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丰富,降水量相对较多。针对当前苗情、墒情和区域气候特点,应灌排结合、促弱控旺,促进稳产高产。
小麦返青—拔节期一般不需灌溉,局地墒情过多田块应及时中耕散墒,促根系发育;部分因迟播和前期冻害造成的三类苗要趁墒追施尿素等6—8公斤/亩,提倡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促弱转壮。后期扬花灌浆时土壤相对含水量持续低于65%时,灌水1次,灌水量不超过50m3/亩。如遇持续降雨、麦田出现渍涝,应及时清理沟渠,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通畅,尤其要做好稻茬麦田的三沟配套,开好边沟、背沟和厢沟,保证沟渠互通,并配合中耕划锄理墒,降低渍害影响。抽穗期至成熟期,有喷灌条件的麦田在“干热风”天气发生前可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喷水10m3/亩,以水调温,补充养分,增强小麦抗逆能力。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主要为地表水灌区,水源多为山塘、水库、湖泊、江河等,小麦田块多丘陵岗地,可采取软管输水(小白龙)+小畦灌溉,每次灌水量不超过50m3/亩。有条件的地区采用低压微喷带(管)、小型移动式喷灌、固定和半固定式喷灌等,每亩灌水量20—30m3。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nysc/56030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