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健康管理8大要点及疫病净化7大条件
猪群健康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构建高健康猪群是养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猪场提高生产效益,实现增效降本的重要途径。现代养猪生产中,健康管理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防疫治病的要求,已与养猪生产全过程充分融合,成为养猪生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疫病的净化是解除疫病侵害,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终极方案;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防疫水平的不断提高,猪场疫病净化也逐步有序开展。
一、 猪群健康管理要点
1. “防非”稳产
“防非”依然是近期猪群健康管理的头等大事。经过数年的“防非”实践,严格的生物安全技术和以高敏核酸检测为基础的剔除与部分清群方案依然是“防非”最有效的方法。虽然各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不尽相同,但严格物资、人员、车辆、猪流的限制、隔离和消毒,猪舍的封闭与分区管理,环境样品和猪只样品的检测等要素基本相似。关键在于结合猪场位置、环境、圈舍结构和具体生产流程落实生物安全细节,既要准确到位、常抓不懈,同时又要抓重点抓关键环节,避疲劳战术和资源浪费。检测要应用荧光定量PCR等高敏检测方法尽早发现;剔除要果断、迅速,同时又要细致规范、严格执行、避免人为交叉污染。
2. 对传染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应用病基因检测、免疫学检测和病理学检测等手段,结合猪群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生产记录等要素,作好猪群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健康数据记录。在流调、病史、健康状况等基础上完善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策略。选取高效安全的疫苗做好口蹄疫、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常见传染性的免疫,开展程序性检测,结合猪群实际和生产需求,适时开展相关疫病的净化工作。对于猪群未做免疫方案的疾病如猪流感、支原体、链球菌、大肠杆菌、梭菌、球虫等做好及时诊断,做好群体防控和个体治疗,必要时考虑升格为相应的免疫方案。对于流行率较低的疾病如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坏死梭菌等引起的个体病例,及时诊所和治疗。
3. 做好猪舍环境控制与减少应激
随着猪场建设规模的扩大,猪舍建筑标准和生物安全标准的提高,大量猪场应用封闭舍、空气过滤、主动通风、机械清污等设备来控制猪舍的小环境。在猪舍环境控制实现高效精准的同时,也有敏感脆弱的特点。做好一线人员的培训,落实备用电源,增设远程自动控制等提高设备容错性,确保环控的正确运转,避免停电与机械故障的影响。除日常生产时段外,在猪舍批次进猪前,季节性间歇启用前,开产复产前等关键时间点做好设备维护、检修与参数的实测校对。北方冬季通风与保温,主动降低猪舍有害气体浓度,夏天防暑降温,产房仔猪与保育猪的保温等环境控制的细节管理都是猪群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良好的环控条件下做好猪群转群、季节、饲料更换等防应激工作。
4. 关注营养与保健
营养是猪只健康的基础,做好饲料的原料、配方、加工和储运,保证营养均衡、充足、不霉变,降低有毒有害和抗营养成分的含量。关注饲料原料的更换、替代给猪只消化系统带来的压力。合理应用湿料、水料、发酵饲料、益生菌等对肠道健康有益的饲养方案,做好辅助营养。猪群在应激、疾病流行、健康状况较差时及时补充电解质、多维、富含氨基酸的产品,提高猪只免疫力、抗病力,迅速恢复健康。
5. 配合生产节律与猪群流动做健康管理
繁殖群与生长群的分离饲养(多点饲养),不同生产阶段猪群的转移,形成了现代养猪的生产节律和猪群流动特征。良好的生产规划、转群与猪流控制不仅能提高养猪生产效率,也是猪群健康的保障。对怀孕前期、末期母猪,产房母猪与仔猪,保育前期仔猪等特殊生产阶段的猪群健康更多关注。配合全进全出、头胎母猪单独饲养、分批次生产等流程作好防疫免疫、圈舍洗消。流行病调查、免疫方案、治疗药物的添加与生产节律深度融合与协调进行,如有冲突及生产一线落实有操作困难时,应及时调整方案。
6. 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应急预案。
现代化养猪由于集约化程度高、猪群密度大,资产集中度高,突发事件对猪群健康影响巨大,如有不慎将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生物安全事故,烈性传染病的发生,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火灾、停水、断电)等对生物安全体系的影响和猪群健康的影响巨大,既要平时防微杜渐,又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能紧急响应,有效处置,减小损失。
7. 建设检测实验室,实现检测常态化、程序化
近年来,特别是由于“防非”需求,中等以上规模的猪场建设了检测实验室用于日常核酸检测(如非洲猪瘟)和抗体检测(猪瘟、伪狂犬等),成为猪群健康管理的重要部份,在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建检测实验室在疫病净化中也是必要条件和基础。需求较少的检测项目或规模较小的猪场可积极利用公共检测平台完成,及时送样检测。
8. 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智能设备
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猪群健康管理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兴起的智能养猪技术也在健康管理中逐步发挥作用。比如完善准确的流产等繁殖障碍信息对蓝耳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数据信息智能环控、多媒体(可见光、声音、红外)信息采集在猪群健康监控和疾病早期发现中有多种有益尝试。
二、 疫病净化
1. 疫病净化的条件
较大规模的猪场,特别是种猪场疫病净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并逐渐趋于成熟。
① 政策层面对疫病净化,特别是种猪场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疫病有明确要求和技术指导,并出台了疫病净化相关奖罚政策和准入政策,猪场疫病的净化成为必然趋势和政策要求。
② 养猪生产迅速恢复,种源稳定充足,许多猪场完善了自繁自养体系。
③ 猪场选址、生物安全建设及硬件设备的提升,如空气过滤等应用,为疫病净化提供了硬件保障。
④ 生产的集中度提高,中小规模和散养减少,猪场外部环境生物安全压力改善。
⑤ 抗原抗体检测方法完善,特别是荧光定量PCR等高敏检测技术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⑥ 从业人员、兽医技术团队的专业水平提高。
⑦ 疫苗效果改进,产生的抗体水平高,阻断传播的能力强;可做鉴别的疫苗得到应用,伪狂犬基因缺失苗、猪瘟E2蛋白疫苗等。
2. 疫病净化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猪场可以按上述条件评估可行性和成功率,做好净化工作的项目论证和准备工作,如有必要可以邀请专家和有成功经验的同行做论证评估。参照相关技术指导,并根据不同的疫病特点和目前的技术方法和相关产品使用,结合本场实际规划净化方案,并确定是单一疫病净化还是联合二个以上疫病同时净化。方案框架包括:确定决策树,技术路线,估算投入与产出,估算对产能和生产的影响,预估成功的概率。比如非瘟常采用严格的病原核酸和抗体检测和剔除方法,必要时配合栋舍部分清群或清群;猪瘟和伪狂犬常采用高强度疫苗免疫加检测剔除的方法;蓝耳病的净化常采用疫苗免疫或本场流行低毒力毒株阳性血清驯化配合闭群的方法;PED常采用本场病料反饲,配合疫苗应用的方法。
3. 方案细化与实施
确定方案的负责人、团队组成与人员分工。确定加强免疫、封群、检测淘汰等重要步骤的时间结节点,并与补充后备进群、生产胎次和生产批次等生产流程做好统筹和衔接。准备疫病净化所需免疫、采样、检测的物资、药械和试剂,安排淘汰所需人员、机械和车辆等。按确定方案执行,因为净化对全群的要求比平时防疫更高,比如血清采样如果要求每头必采,编号无误,一一对应,采样等关键过程中要有监督核查,必要时可现场拍照、录像备查。检测采用高敏检测试剂和方法,为保证灵敏性必要时可损失一点特异性。尽量压缩采样-检测-淘汰时间,减少传播风险。
4. 阴性群的维持
经预定程序的检测确认疫病净化成功,猪群成为该疫病的阴性群。阴性猪群及其后代的健康改善和生产性能的提高才是疫病净化的收益,维持猪群的长期阴性才有收益,一般维持的时间越长收益越大。另外,由于阴性群重新感染,不仅猪群转阳,前功尽弃,常还会伴有严重的发病过程,造成损失;所以阴性群的维持是疫病净化工作重中之重。常采用加强生物安全、灭活苗的持续应用、严格抗原抗体双阴后备进群、定期检测、风险期检测等一系列方法维持阴性,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常抓不懈。
5. 进一步关注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的净化
当前猪群疫病净化工作业界主要关注和讨论上述几种病毒性疾病,而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的净化可能因为防控、治疗难度小,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细菌病和寄生虫病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病毒病净化的类似,比如,加药(抗生菌或抗寄生虫药),配合早期断奶、检测剔除、小群隔离等操作方法获得阴性后代或群体。特别是如弓形体、链球菌等人畜共患病病原的净化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上的意义更加重要。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cmy/202306/t20230625_84298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