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闽清模式”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做法名片】
打造乡村振兴“闽清样板”
近年来,闽清县聚焦“五大振兴”,坚持党委主导、农民主体、乡村主抓,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带动、全面推进,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闽清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闽清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省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闽清样板”。
【“一把手”点评】
闽清县委书记孙利:老百姓的幸福和快乐是闽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闽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着力推进心上莲、橄榄湖小镇、云溪漫谷等“六种模式”,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闽清样板”,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好处,促进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怎么做?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面对这个宏大的课题,闽清各乡镇基于自身实际,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找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优解。
乡村振兴的“闽清模式”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闽清上莲乡。记者池远摄
“土”——上莲模式:全乡统筹村村“开花”
上莲乡是真的火了!“遇见·心上莲”自春节试营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200多万元,吸引一拨又一拨周边及省外的团队前来考察学习,交流互鉴。这一切的变化都让新村村党支部书记彭时全为之骄傲、自豪,“介绍我们村的时候,都不用多说,就一句话,‘遇见·心上莲’在我们村!”
话虽这样说,彭时全内心十分清楚,新村村在上莲乡村振兴“一盘棋”中,不是鹤立鸡群,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引领的龙头。“我们是集镇的所在地,扮演着全乡游客集散中心的角色,要起到示范引带动的作用,让乡村振兴辐射其他17个村。”
如何示范带动?经过几年的摸索,上莲乡形成了“党建引领、四位一体、五化同步”的乡村振兴上莲模式。
为何“党建引领”?上莲乡党委书记黄伟坦言,第一年做乡村振兴是以村为业主,可一年下来,大家都在修道路、装路灯,这与乡村振兴要聚焦产业发展的理念相悖,因此乡党委决定,统筹全乡资金、资源、人才,抱团发展,“各村支部书记要带头发展产业,而不是去做工程”。
如何“四位一体”?就是实行党委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共享机制。乡党委政府决策,全乡乡村振兴项目都由一个县属乡管国企统一建设和运营,各村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发动村民直接参与项目建设、资源流转、投资入股、合伙经营等。
何为“五化同步”?企业化运作、园区化示范、品牌化赋能、专业化服务、数字化管理。“比如园区化示范,我们正在建设五彩米、茶叶、花果、畜禽四大农业产业示范园,改变以前纯一产的粗放种养模式,实行无公害绿色种养,结合农文旅,以三产链接二产带动一产。”黄伟说。
了解乡村振兴上莲模式后,回头再看“遇见·心上莲”那株由五彩米“绘”成的巨大莲花。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它是上莲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是扎根这片土地的模式开出的振兴之花。
“特”——雄江模式:梅台融合乡建乡创
说到突出地域特色,雄江模式脱颖而出。
30多年前,因兴建福建水口电站的需要,小镇部分区域没入水底。幸运的是,村民们的集体记忆和乡愁并没有随之沉底。在福建橙翔文旅有限公司负责人曾芝颖领衔的台湾团队努力下,它们被珍存在江畔的库区移民文化馆内,可时时追忆、时时怀想。“库区生活变迁是雄江发展的缩影,我希望和当地村民一起保存这段记忆,把这里打造成对外展示雄江特色的窗口。”曾芝颖说。
绿树环抱,黄墙红瓦房依山而立;绿水荡漾,江对岸不时有火车鸣笛驶过。如今,雄江凭借着库区移民新村的独特风情吸引游客。每逢假日,橄榄湖大院、橄榄湖小院等民宿预订火爆。梅雄村村民翁振美以前都在外打工,去年回到家乡工作生活。如今她在一间民宿上班,负责前台咨询、客房登记、咖啡销售等,也售卖一些当地特产。“周末或节假日,游客一拨又一拨,我经常忙不过来。”翁振美说。
得益于梅台融合,如今的雄江不只是闽清的雄江,正成为福建的对台窗口和海峡两岸交流的平台。去年底,闽清县入选2023~2024年福建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当地选取雄江镇梅台村、梅雄村、梅洋村、汤下村这4个村作为主线,打造全省首批闽台乡建乡创样板片区。从举办海峡青年节活动,到开展两岸建筑师联合驻村计划,推动闽清海峡乡创街区落地,雄江镇正发挥闽台融合的特色优势,成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模范乡镇。
“产”——梅溪模式:招大引强延伸链条
学习借鉴浙江莫干山先进经验,梅溪镇引进了“云溪漫谷”农文旅融合项目。该项目是闽清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学经验、寻商机、求合作、谋跨越,借势、借智、借力发展的典范,总投资75亿元,占地5815亩,分三期建设。
“大块头”入驻,没有傲慢地舍弃当地资源禀赋另立炉灶,反而积极融入乡村发展,助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项目所在的梅埔村以橄榄种植见长。全村现有橄榄种植户638户,种植面积6500亩,年产量3000吨以上,是全国橄榄主产区核心区。梅埔村的白河江自然村更是享有“中国橄榄第一村”的美誉,通过种植橄榄,户均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依托这一优势,“云溪漫谷”流转部分村民的橄榄树,打造了千亩橄榄研学亲子公园。当地种植户摇身一变成为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述小小青果的奥秘,传承闽清橄榄种植的千年历史。
“来闽清之后,我慢慢喜欢上了橄榄青果。我们还将闽清的橄榄制品推广到集团在全国其他城市的乡村振兴项目中,希望能进一步提升闽清橄榄的整体知名度。”“云溪漫谷”农文旅融合项目负责人祁明杰说。
不断完善橄榄种植、加工、营销产业链,梅溪镇不断激发橄榄的最大价值。梅埔村党委书记黄荣介绍,该村计划依托白河江橄榄园打造全国性橄榄交易市场。同时,围绕“云溪漫谷”景区建立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带动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记者蒋雅琛)
原文链接:http://nyj.fuzhou.gov.cn/zz/xxgk/gzdt/nydt/202307/t20230724_464209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