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荆州市秋粮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3-07-30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夺取秋粮丰收事关全年粮食生产全局。目前正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高发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与去年相比,8月高温强度总体稍弱,降水比上年偏多;9月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少,大部气温正常偏高,需重点防范高温、干旱、旱涝急转、寒露风等不利天气影响。为深入贯彻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精神,科学有序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千方百计夺取秋粮丰收,现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1.防高温热害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正值中稻抽穗扬花和夏玉米抽雄吐丝,对高温胁迫极度敏感,易形成高温热害,造成散粉量和花粉活力降低,形成空瘪粒和花粒。需坚持以水调温降热害、适时追肥增抗性、辅助授粉促结实。

  一是以水调温。高温期间,未到抽穗开花期的水稻可灌3-5厘米水层,快速降温。对已抽穗扬花的中稻保持田间8-10厘米左右水层,降低田间温度,有条件的田块可日灌夜排。夏玉米采取可喷灌方式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谨防“晒花”,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厢沟浇水或串灌,随灌随排,避免田间积水,影响土壤透气和根系生长。

  二是适时追肥。中稻、玉米及时因苗追施穗粒肥,可开展“一喷多促”,傍晚时采用无人机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锌硼微量元素、芸苔素内酯、含腐殖酸类抗旱剂、杀虫剂、杀菌剂的多合一套餐,实现降温减害、补充养分、防病治虫、促粒增重。大豆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硼砂、植物生长调节剂,减少花荚脱落,防止早衰,增粒重。

  三是辅助授粉。夏玉米采取人工或无人机辅助授粉,提高授粉结实率。

  2.防病虫害

  及时做好监测防控,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适时开展病虫防治。

  水稻分蘖至孕穗期以防治“两迁”害虫、螟虫为重点,兼治纹枯病等其他病虫。在水稻破口初期,重点防治穗瘟、稻曲病和螟虫,同时兼防纹枯病、“两迁”害虫,配合“一喷多促”稳产增产技术促灾后恢复。

  玉米以“两虫两病”(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大小斑病)为重点,草地贪夜蛾要实施“分区施策、治早治小、联防联控”。

  大豆及时防治叶斑病、点蜂缘蝽、豆荚螟和食心虫。

  3.防高温干旱

  高温常造成局部干旱,对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粮均有不利影响。需坚持广蓄水源、引水抗旱、高效管水。

  一是储备抗旱水源。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调蓄能力和供水潜力,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储备抗旱水源;及时修缮建设集雨窖、山塘水坝等设施,蓄积雨水,拦截地表水;及早做好抗旱机井检修、农灌渠道清淤等工作;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千方百计满足农业生产用水。

  二是全力引水抗旱。加强气象、墒情监测,一旦发生高温干旱,可采取引江水、调库水、抽湖水等措施千方百计广辟水源,抗旱护苗保成活。

  三是推广节水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垄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水源不足的地方采取输水管扩大灌溉面积。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在灌溉后采取浅中耕,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抑制水分蒸发;无灌溉条件的地块,采取中耕、高培土的措施,减少水分蒸发。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增加植株抗旱性。

  4.防洪涝渍害

  秋粮成熟收获期间常因强对流天气、台风等造成局部洪涝灾害、作物倒伏,秋汛也时有发生。要坚持抢收减损、排涝降渍、强化田管。

  一是及时组织抢收。组织人力、机械及时抢收已成熟作物,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脱粒晾晒一块,避免堆垛造成发芽霉烂,确保颗粒归仓。对受淹作物做到能收尽收,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二是狠抓清沟抢排。对低洼易涝地块,及时挖沟疏通,抢排积水,滤水降渍,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出现因积水造成早衰、死苗等现象。

  三是加强分类田管。受淹时间较短水稻要及时洗苗,倒伏的玉米、大豆要及时扶正,去烂叶、病叶。受淹中稻退水后视苗情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及少量钾肥。玉米、大豆等作物根据苗情长势补施追肥,玉米追施穗肥,大豆及时用磷酸二氢钾+微肥喷施,促进迅速恢复生长,及时中耕锄划,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兼顾除草。

  5.防寒露风

  寒露风来临前,可结合水稻生长情况,对未抽穗的水稻,夜灌深水5-8厘米、次日排出,提高田间温度,确保安全生长;对已始穗的水稻,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适量“九二”,促进提早抽穗,防止“包茎”;对抽穗扬花的水稻,灌深水保温御寒,若气温白天高夜晚低,可日排夜灌干湿交替,提高土壤温度,减轻低温危害。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zzy/202307/t20230728_85759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