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文化 | 自古养“它”难道不是为了吃?
编者按 农谚是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它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远远比那些农书运用得更加广泛,因为它更容易被农民掌握和使用,指导着许多老百姓的具体饲养活动。关于中国的养猪谚语,种类比较多,涉及养猪的意义、饲养的方法、饲料来源、管理措施等等,尽管这些内容以俗语的形式流传,但其中许多内容都是充满了智慧的技术结晶。
为什么要养猪,这是很多中国农民最为关心的事情,在中国这个农耕为主要产业的社会里,答案并不像欧洲人那样是唯一的,即提供肉食。由于古代的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主要以素食为主,辅以蔬菜,加上油和盐,对于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吃肉是稀少的事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肉食者”即是当时贵族的代名词。特别是到了近代,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很少,人们的食物更多地依赖于种植业,第一要务是维持1年360多天粮食供应无忧,吃肉只是额外的恩赐,自然养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田间庄稼有一个好的收成,这一目的在农谚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诸如:“农家第一宝,六畜挤满槽”;“畜是地的宝,没它种不了”;“无牛不成农,无猪不成家”;“牛大得力,猪大肥家”;“有猪有牛,攒粪不愁”;“牲畜喂料两得利,壮了牲口肥了地”;“畜多、肥多、粮食多”;“养猪又养羊,肥源有保障”;“要想庄稼好,还得猪上找”;“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养猪不上算,请到地里看”;“养猪两头利,吃肉又肥田”;“种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穷在栏里,苦在田里”;“栏中无猪,田中无谷”;“种田不离猪,扫盲不离书”;“不养鸡猪鸭,肥料无办法”;“养猪养牛,有肉有粮”。其中的“穷在栏里,苦在田里”,“栏中无猪,田中无谷”两条农谚,更是把养猪与种地的关系上升到了极至,即如果不养好猪,积好肥料,就要饿肚子了。各地的农谚告诉我们:养猪是手段,而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才是目的。
在上述如此多的农谚中,只有二句农谚中提到养猪为了吃肉,其一是:“养猪两头利,吃肉又肥田”。不过在这句农谚中,除了提到养猪的目的是为了吃肉以外,还没有忘记顺带着指出,养猪吃肉的同时,还有肥田的目的。其二是:“养猪养牛,有肉有粮”,仍然是将肉和粮食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见中国古代直到近代,养猪在当时人们经济生活中,处于一个不寻常的地位。当时的人们并非不想吃肉,而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种植业成为人们的食物的主要来源。
“猪身全是宝,一样扔不了”
主要告诫人们养猪的重要性。猪的全身包括肉、四肢、内脏、血等都是人们的食用的对象。皮又可制革,猪鬃也可以制成许多日用品,中国近代曾经是猪鬃的出口大国;肠也可以作为制香肠的原料。在欧洲,由于人们认为动物的内脏不洁,所以一般不愿意吃猪内脏。而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食物的缺乏,所以没有禁忌不能吃什么,所以猪全身是宝,无物可弃。
“穷养羊,富养猪”
这是一则关于养猪与人争食的谚语,养羊可以不用额外给饲料,直接自然放养即可,当然是在有空闲的牧地的前提下;而养猪则不同,单纯放养还不行,需要额外补充碳水化合物饲料。一般比较贫穷之家,极小量养殖还可以应付。如果要多养,则需要考虑是否有能力解决放弃一般的植物食品,而主要食用动物性食品的问题。因为中国农家养猪,由于市场有限,靠养猪而卖钱一般难以有较大的利益可图。
“养猪不费难,零钱聚整钱”
这一句农谚比较准确地道出了多数农家养猪的状况,即将平时吃不完的剩余物,让猪吃后,逐渐变成了肉,等宰杀后,成为一次性的回报。由于养猪的市场并不是很大,没有消费方面的刺激,养猪便是积累自己的剩余物质的最佳手段。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cmy/202307/t20230728_85754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