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资讯

长岭县聚焦“五强化”确保“五到位” 推进“千村示范”创建提质增效

时间:2023-07-30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长岭县把深入推进“千村示范”创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三个一批”总体思路,坚持整村打造创建原则,结合“九有六无”“五个全覆盖”创建标准,进一步集聚资源力量、补齐短板弱项。

  强化高位推动,组织保障到位。组织体系保障到位。成立由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千村示范”创建工作小组,全面统筹推进示范村创建工作。构建县级干部“督”、县直部门“包”、属地乡镇“管”、示范村屯“干”的四级包保督战网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合力推进的责任体系。跟踪督察指导到位。在全县范围内抽调15名精锐干部,组成业务督察指导专班,将全县22个乡镇的73个示范村分为五个片区,常态化督察指导创建成效。2021、2022两个年度创建的50个示范村,高质量通过了省级考评组的验收。党建平台引领到位。制定《长岭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确定69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村,通过党建引领搭建“双创”平台,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培育,把乡土人才培养成优秀党员、乡村振兴骨干,共培养“田秀才”60人、“土专家”50人,指导50余场8000多人次,持续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集中行动,环境整治到位。持续完善管理机制到位。畅通垃圾收转运,通过“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方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良性运转。规范畜禽粪污处理,在各屯设置临时堆放点86个,便于养殖户清运,做到畜禽粪污日产日清。持续建设绿美乡村到位。扎实开展农村绿、美、亮“三化”建设,补短板、助创建。50个示范村植树15.96万棵、安装路灯3328盏、整治卫生乱象985处、清理垃圾7.9万吨、拆除残垣断壁313处,村屯环境、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强化项目带动,产业支持到位。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到位。立足村庄发展实际,推进“乡村道路畅通”及“四好农村路”工程,示范村修缮破损道路24公里,合理补全屯内硬化道路301公里,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屯内主巷路通硬化路率达到85%以上。新修建屯内排水沟301万延长米。庭院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到位。对围墙欠缺、破损严重的村屯,采用种植枸杞、文冠果等,形成绿篱。庭院经济补贴范围扩大到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所有农户,示范村庭院经济发展到3100户3500亩,带动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

  强化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宣讲达2万多次,悬挂宣传条幅36面,在乡村微信群推送信息5000多条等宣传方式,宣传范围做到22个乡镇全覆盖。评比激励到位。建立健全“十户一组”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干净人家”评选活动,结合“道德银行”“爱心积分超市”激励,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2021年以来,共评选干净人家1038户,爱心超市兑换积分300多万分,物品价值300多万元。志愿服务到位。成立“妇联室内志愿者服务队”“民兵庭院治理服务队”“保洁员、乡村服务岗村屯环卫服务队”,紧盯“三里三外”重点部位,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卫生环境清洁。

  强化机制联动,长效保障到位。资金保障机制到位。县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开展村庄清洁,为每个示范村安排扶贫收益资金5万元,用于建设“道德银行”“爱心积分超市”65个,累计投入资金2.31亿元,保障农业、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示范带动机制到位。选树光明乡蒙古屯村和八十八乡二十号村参加松原市“千村比武、示范创建”擂台赛评比,取得优异成绩;长岭县《“一三四四”工作法破解农民参与大难题》被推荐为全省“千村示范”创建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督察整改机制到位。对标对表“九有六无”,细化量化考核细则,对示范村乡镇村干部进行专题业务培训5次,强化督导指导核查,累计出动督导指导核查组36组次,督导指导核查人员90人次,确保问题真整改、成效能稳固。(来源:长岭政务)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7/t20230728_87451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