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变粮仓 闯出一条适应鄂尔多斯的新路子
8月1—2日,鄂尔多斯市科技重大专项“盐碱地生物改良与高效利用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在达拉特旗召开,达拉特旗、杭锦旗种植养殖户以及项目团队成员共计百余人参加,市科技局三级调研员杨继忠、市农牧局副局长张振国现场听取项目组汇报并实地观摩。活动以实地观摩、现场解说、专家授课等方式展示耐盐碱作物品种在撂荒近十年的盐碱地上的强大生命力。
“盐碱地生物改良与高效利用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2022年启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指示精神,由鄂尔多斯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力开展技术攻关。项目通过2022年对10种44个品种的作物进行耐盐碱试验筛选评价,2023年对其中的8种14个品种表现优良的作物进行示范推广。
观摩组一行先后现场考察了集中展示区、耐盐碱向日葵、甜菜和苜蓿示范田,查看了筛选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对比品种间的差异,就盐碱地上不同作物的高效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了讲解和现场解答。
项目启动以来,在鄂尔多斯土壤盐分类型、耐盐碱经济作物、饲草作物品种筛选及盐碱地配套耕作栽培技术研发、耐盐碱作物示范区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项目组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耐盐品种有:中苜5号苜蓿、蒙燕2号饲用燕麦,华油杂62号油菜,蒙芋4号菊芋以及向日葵和糜子等14个品种,建立了中苜5号苜蓿示范区、向日葵TX217示范区、内糜5号示范区等共计1800多亩示范区,并在达拉特旗对适应性较好的耐盐碱先锋作物进行集中展示。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对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以此项目研究,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机制模式,改变过去“春天盐碱白茫茫,夏季下雨水成洼”的景象,使“昔日盐碱地,今变绿飘带”成为现实,把“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从而实现盐碱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提升”,闯出一条适应鄂尔多斯195万亩盐碱地利用的新路子。
信息来源:鄂尔多斯市农牧局综合保障中心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eeds/202308/t20230808_23584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