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招工求职

共绘山水池州宜居宜业和美画卷

时间:2023-08-23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图为改造后的青阳县陵阳镇沙埂村。记者李建军摄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安徽考察,提出了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目标要求,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树立起新航标、锚定了新坐标、擘画出新目标。

  三年来,全市上下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从今天起,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池州答卷”专栏,通过广泛深入采访报道,全方位展现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奋斗实践和丰硕成果。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

  夏秋之交,行走在池州的青山绿水间,一座座农家小院洁净宜人,一排排大棚果香醉人,一股股新风温馨感人,一张张笑脸质朴动人……共同展开一幅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新时代和美乡村诗意画卷。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目标,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大力开展和美乡村建设,走出一条具有池州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村一景:山水池州“美起来”

  “罗城是个好地方,松林竹海古村庄。小桥流水石板路,莺歌燕舞梨花香。”8月5日,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罗城民歌非遗传承人姜梦玉正带着村民学唱经典名曲,悠扬的歌声回荡山间。

  “我们家乡现在和歌里唱的一模一样咧。”在姜梦玉的眼里,民歌中描绘的图景已然照进现实。

  走在干净的步道上,两旁的树荫将暑气隔绝大半。欣赏花海、品尝瓜果,“向往的生活”皆融于此。当地依托自然条件,突出乡村特色,引入文旅田园综合体,乡村面貌悄然升级。

  “走!去九华山下听民谣、看美景。”8月12日傍晚,市民施香园和家人驱车来到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每周六晚上,这里的“花花乡村音乐会”准时“上线”,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在时尚潮流与山水美景的碰撞中,千年古村绽放新彩。

  当前,九华山风景区加速推进二圣村、老田村、柯村村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及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由点及面向全域发力,着力打造流光溢彩美丽风景带、勾勒美丽风景线。

  在青阳县,古镇陵阳美名传千年,但离集镇不远的沙埂村却一度“黯淡无光”。“那些年,村庄建设无序,环境杂乱不堪,能出去的人都出去了。”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占国胜说。

  2019年,陵阳镇实施古镇古村落改建工程,沙埂村被纳入其中,对村庄整体统一设计、精心打造,徽风皖韵呼之欲出,短短几年便成为了“村里人安居、城里人羡慕”的新农村。

  “以前老房子居住条件很差,现在的小楼宽敞明亮,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村民陈小琴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喜笑颜开,她还利用家里空余的房间办起了民宿,一年收入达到7万元。

  池州村落的“华丽蝶变”,已从“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穿行其间,处处有绿、步步皆景。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达到619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02%。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均获得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今年上半年,我市39个村被认定为2023年度第一批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导向,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文明表示,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改水改厕、村道黑化、村庄综合治理,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留乡村风貌,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提升行动,切实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强起来”

  时值八月,东至县香隅镇漕东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乡村振兴产业园内,村民们忙着加工新鲜的莲子;直播间里,电商主播线上“吆喝”,将村里的特产推向城里人的“餐桌”。

  2018年,漕东村引入安徽亿香园农业开发公司,以村企共建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莲子、经果等特色主导产业近800亩,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实践证明,村企之间可以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现在的漕东基本实现‘村级集体有效益、村民个体有收益、帮扶企业有受益’目标。”该村党总支书记陈永新说。2022年,漕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企业年产值近400万元,每年带动200余人稳定就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培养的致富能手和产业带头人也已经突破20人。”

  池州,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天然宝地。九华黄精、池州鳜鱼、富硒农产品、茶叶等一批知名特产品味俱佳。

  青阳县杨田镇五梅村立足当地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九华黄精产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杨田镇顺势打造乡村振兴创业园,带动当地企业增收2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户“三增收”。

  贵池区涓桥镇联合村依托秋浦特种水产开发公司产业优势,发展起了鳜鱼养殖,100多户农户尝到甜头,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

  石台县有着“中国生态硒都”之美誉,仙寓镇大山村是该县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当地因势利导开发富硒产品和发展富硒康养业等主导产业,推动“产品”变“商品”,让群众致富“金饭碗”端得更稳。“305户村民中开办民宿、农家乐的接近一半,日接待量达3000人次,户均年收入达30万元。”该村党总支书记王自建说。

  立足绿色、有机、富硒优势,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定不移抓龙头、抓基地、抓深加工,着力打响中国鳜鱼之乡、中国特色农产品(九华黄精)优势区等“农字号”品牌,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地。

  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市九华黄精、池州鳜鱼、富硒农产品、茶叶四条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将分别达到25亿元、10亿元、50亿元、60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0家。

  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9.6%,居全省第一。集体经济强村94个,占比15.59%,今年新增集体经济强村27个。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一村一韵:和美乡村“活起来”

  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以茶闻名,近年来又以红色文化“出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红+绿”发展模式。

  2021年,霄坑村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正式揭牌,迅速引起了人们关注。曾经,黄西工委机关在此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为解放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今天,这里作为池州保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将激励后人接续奋斗。

  “我们挖掘保护红色文化,大力发展茶叶经济,努力在乡村全面振兴中作出表率。”霄坑村党委书记王建伟说。

  夏日里的霄坑村,远山如黛、清涧似玉、茶田错落、风景旖旎。在生态美景的基础上,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又为霄坑村注入了“红色基因”。现在,霄坑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了2万人。

  石台县大演乡新联村,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白石岭”,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美术及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在峰峦叠翠的环抱中,古树、古桥、传统民居散落其中,跨越千百年。

  石台县在对白石岭古村修整修复过程中,融入艺术元素,“入眼即景、下笔成画”,聚力打造“写生村”,走出了一条发展艺术写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池州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近年来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和长江文化、诗词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统筹好保护利用传承,打造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启动池州傩戏文化省级生态保护区创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打响“山水池州·灵秀九华”旅游品牌。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特色旅游名镇7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7个、省级特色美食村4个、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19个。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973.86万人次,同比增长44.06%。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仅是和美乡村的内在要求,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动力。

  以东至县为例,该县建立“百姓说事”平台,创新打造“红星工作法”等品牌,传承弘扬周氏家风文化,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创建了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触手可及”。

  从一域观全局。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相融合,不断厚植乡村内涵,凝聚起和美乡村建设强大正能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放眼未来,我市将聚焦“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以绿为笔齐心绘就“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乡村新画卷,努力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更多路径,加快建设山水池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记者韩磊)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sxxx/568784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