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养殖业的未来:适度规模、优良品种和低蛋白饲料
我国是全球猪肉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猪肉是人们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约占年均肉类消费量的60%。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比大,养猪行业小农经济特点明显,行业规模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生猪品种、品系参差不齐,生产效率较差,粮食浪费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压力。因此,未来生猪养殖产业将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和 “菜篮子”工程做出新贡献。
适度规模,场内循环,与“世”隔绝,阻断疫病。
生猪养殖产业重资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上疫病挥之不去的阴影。规模与自身能力相匹配,则养猪成功把握性就大。只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把科学技术推广开来,只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搞专业化,才能在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上产生综合效益;也只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抵挡住价格的大起大落,才能在一定的规模内进行自繁自养。
近年来,在国家生猪养殖规模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国内外养猪上、下游企业开始意识到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市场机遇,纷纷投入巨资进入该行业。但由于我国农牧业资源的特点是农村人多地少、地域气候多样、地貌生态多样、民俗文化多样、科学文化不高、农户经营分散、生产力水平低,因此,实行超大规模的生猪养殖不符合我国国情。养猪规模过大,资金投入相对较大,饲料供应、环保处理的难度增大,而且市场风险也增大。目前我国对大养殖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还不够成熟,仍在探索之中,而且现有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投资大,养殖场一般都很难承受。
适度规模养猪逐渐成为行业主流,适度规模养猪既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现实选择,又是现代养猪业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适度规模养猪,是把养殖业从传统农耕文化中解放出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养猪生产者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进行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以取得最好经济效益的规模。
提升生猪养殖水平,实现适度规模化,最终还是要达到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建设标准化的适度规模的养殖模式,意义不仅在于养殖者本身,对整个养殖业、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改变。
种猪遗传育种是公司技术核心,扩繁场依托科研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应用高科技、基因技术,不断致力于对种猪的繁育性能、生长速度,商品猪的生长性能、瘦肉率和肉质进行改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疫病风险。
中国是粮食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粮食进口大国。饲料产业消费粮食占据半壁江山,通过科技创新替代节粮刻不容缓。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2023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广猪鸡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充分挖掘利用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替代资源。改进制油工艺,提高杂粕质量。
在生猪养殖生产过程中,对不同原料配制饲料的饲喂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构建与完善了不同阶段的生猪净能和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模型形成了适合自身养殖品种和猪群结构的营养标准体系。应用实践证明额外补充适量5~6种合成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可将生猪养殖全程饲料蛋白含量标准下调至12%,比目前国内平均水平低2~3个百分点,大幅度减少豆粕等蛋白原料使用量,且不降低动物生产性能。
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采用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工艺配合使用合成氨基酸、酶制剂等高效饲料添加剂,降低猪配合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需求,减少饲料蛋白消耗,有效提高饲料蛋白利用效率,降低大豆蛋白使用量,预计全国年可以减少豆粕使用量1700万吨,保障了饲料品质和国家粮食安全。
适度规模,优良品种和低蛋白饲料,从规模效益、生产效率和成本管控三个方面,抓住养猪行业问题的牛鼻子,全力解决问题,助推我国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造福全国人民。
(作者为上海交大生命科学院魏冬青教授)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jcyj/59214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