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宜宾市筠连县坚持“三茶统筹”发展勇扛“川红振兴”大旗

时间:2023-08-28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四川红茶看宜宾,川红故里在筠连。筠连县地处川南滇东北结合部,古为南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今为出川入滇重要门户,是四川省产茶重点县、四川省首批省级农业(茶叶)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先后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红茶重点产区、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品牌建设十强县、科技兴茶富民典型县等荣誉称号,享有川红故里、中国苦丁茶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筠连县抓实抓细四川省委省政府、宜宾市委市政府关于振兴川红工夫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勇扛“川红振兴大旗,以打造中国红茶第一县为目标,保障产品质量,补齐产业短板,促进三产融合,提升品牌效应,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筠连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育产业,持续提升茶产业竞争力

  1.坚持品质至上,发展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优化茶园布局,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依托“川红特色小镇”高标准建设30万亩茶产业示范带,打造银星村、春风村等2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实现跨区域、规模化布局。2023年3月,筠连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认定为全国首批十个红茶重点产区之一。截至2023年7月30日,全县产茶19725吨(其中红茶5500吨,居四川省红茶产量第一),综合产值达60亿元。

  2.坚持做强主体,支撑从“强点”向“扩面”转变。建立“领导小组+产业专班”推进机制,由书记、县长“牵头挂帅”,定期调度茶产业发展情况,茶产业专班负责全链条推进。持续助企纾困,完善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搭建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协调引导各银行机构加大茶叶产业项目和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开发“好茶贷”“乡村振兴贷”“好农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平均年投放贷款达3亿元以上。高度重视茶企解决用电用气、减税降费等问题。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筑牢茶产业发展根基。目前共培育茶叶加工企业120个,规模以上茶企17家,限额以上茶企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市级龙头企业9个。

  3.坚持拓宽市场,渠道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搭建销售平台,建设川南国际茶城,加强同全国各地专业茶叶市场对接,积极开拓销售市场。整合茶叶交易资源。利用村级闲置公共场所,建设区域性鲜叶交易市场,并严格规范鲜叶交易,严把源头“质量关”。高质量举办各类茶事活动,提高筠连茶业市场影响力,2023年在第十六届中国•宜宾市早茶节上刘仲华院士亲笔题词“筠连红茶,川红故里,红动中国,香飘世界”。

  二、抓文化,持续提升茶文化影响力

  1.深化茶文化传播。重视茶文化挖掘,近年来出版《中国川红》《筠连苦丁茶志》《筠连茶人使命在路上》,正在编写《中国茶全书·四川筠连卷》《川红谣》等茶文化书籍。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茶为桥、以茶扬文,传播筠连红茶文化。成功承办2023年四川省第四届茶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筠连红茶杯”手工制茶技能竞赛。

  2.加强茶文化传承。完善传统种茶、制茶技术传承保护机制,制定出台《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筠连红茶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实施筠连红茶品牌准入制度,规范川红工夫·筠连红茶生产。加强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红茶制作加工工艺和苦丁茶制作技艺纳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筠连红茶”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认定代表性传承人3人,筠连山地茶文化系统列入农业农村部公示的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入围名单。

  3.促进茶旅文化融合。积极推进茶乡旅游,建成中国川红博物馆、南丝绸之路文化博物馆、筠连红茶历史文化博物馆、川红特色小镇陈列馆、筠巡快速通道茶文化景观、八一阁、同心亭,打造提升玉壶公园等茶文化载体。举办筠连红茶文化旅游活动、筠连红茶文化艺术活动,传承和发扬川红工夫·筠连红茶文化。

  三、强科技,持续提升茶科技支撑力

  1.建好人才队伍,发挥专家作用。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人才技术优势,开展品种选育、绿色防控、品质提升等红茶技术攻坚。依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全力开展茶产业全链条科技水平提升。

  2.强化项目支撑。近年来成功争取筠连红茶加工过程品控指标筛选、加工工艺优化市级科技、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资金项目,大力发展夏秋红茶加工,通过企业技术参与,统一标准,积极推广“茶叶立体系采摘法”,推行茶园机械化采摘11.525万亩;加快红茶饮品、红茶用具系列产品开发,集聚和整合技术创新要素,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

  3.抓好监督管理。加强茶园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施用生物活性肥和有机肥,采取生物、物理等方法防治病虫害,严格执行生产、加工、包装、贮藏、销售全程无污染控制,实现清洁筠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设筠连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全县建立12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和24个企业内检点,累计配备农残检测设备及上墙制度34套;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销售。

  下一步,筠连县将继续坚持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多元化发展思路,以强化集群全链发展、产业品牌创建、产业人才扶持为重点,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勇扛“川红振兴”大旗,加快实现中国红茶第一县目标。(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8/28/8935d0fec1b444f3b72383071842a17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