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制动态

共青城:“宅改”改出乡村新图景

时间:2023-09-03 来源:九江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青山绿水美如画卷、农家屋舍鳞次栉比、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健身步道环湖而行……走进九江共青城市泽泉乡朝阳社区大屋杨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让人体验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带给当地村民“实打实”的幸福感。

  

  几个月前的大屋杨村,可远没有现在这般好风景。“那时候环境很差,到处是裸露的黄土、杂乱的院墙,村旁还有一片沼泽地。”村民杨先生对此印象很深,破败的村落、脏乱差的环境,在几个月前是这个村子的真实写照。今年5月,大屋杨村被确定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规范管理试点,重点打造大屋杨村宅改规范管理示范点。

  

  宅改工作开展以来,朝阳社区充分发挥“社区主推、理事主导、群众主体”作用,将宅基地制度改革与规范管理工作与乡村治理、村庄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退得出”“管得好”“用得上”的宅改之路。

  朝阳社区通过成立宅改专班,召开村民大会,积极发挥网格员、党员、村民理事会宣传作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带头上门宣讲政策、带头执行宅改政策、带头做通亲属工作,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从“要我改”的思想变成了“我要改”,纷纷拆除闲置农房、附属房、猪栏、围墙、退出空闲宅基地等。宅改得到了群众的热情拥护,短短3个多月时间,就拆除了危旧房屋5栋、附属房9栋1340.5平方米,退出院墙2户共400平方米。

  宅改工作开展得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村民对于改变村容村貌的意愿十分强烈,但一涉及自身利益时,社区的工作就变得异常艰辛。做不通工作怎么办?社区干部就一次一次上门,找时间、寻熟人,讲政策、谈规划,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并做到及时回应,打消村民疑虑,推动宅改工作迅速“破局”。

  推进宅改的过程中,朝阳社区干部和村民理事会人员对全村群众上户工作全覆盖,争取全方面支持。“现在想起来,当时做工作真的是很辛苦,有些村民早上出门早,我们得比他更早到他家去做工作;有些村民回家晚,我们也要在他家门口守着他回来。”看着眼前变得焕然一新的村庄,泽泉乡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欧阳俊颇为感慨,“现在再看看大屋杨村的新面貌,我觉得这些天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朝阳社区坚持从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入手,通过做好“拆、改、建”文章,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将沼泽地打造为一个72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围绕村前山塘建设一条红蓝相间的彩色健身步道,在村民房前屋后种上果树和绿植,建起了“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微田园”,不仅满足了村民文化生活需要,村庄“颜值”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村民杨先生对本村的发展十分满意,水泥路、健身步道、太阳能路灯、文化活动广场、雪亮工程摄像头……这些基础设施的装配,让他在自己家就能够享受到和城里小区一样的生活品质,“我们村建设得越来越漂亮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大家生活在这里很舒适安逸。”

  水渠畅通了,污水不见了,环境更美了,生活更舒适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今的大屋杨村,处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群众的精气神、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原文链接:http://nyncj.jiujiang.gov.cn/zwzx/gzdt/xqdt/202309/t20230901_61983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