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资讯

通化市:山城沃野奏响振兴强音

时间:2023-09-12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乡村有“颜值”,产业有活力;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精神生活“富”起来……

  如今,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山城这片广袤田野上徐徐展开,这也是通化市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强特色,富民产业壮“筋骨”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

  在柳河县姜家店乡后河村,阡陌纵横的大片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人称“大米姐”的吉林省大米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家人”管延丽介绍说,合作社是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型经济,线下线上市场覆盖全国25个省份,年销售大米1万余吨。合作社2.17万亩的种植基地分布在周边7个乡镇的13个村,带动3500名农户。

  “由于统一种植的绿色有机稻米市场价格高,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大都增收50%以上。”管延丽坦言。

  在转变生产方式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通化市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融合发展的路子。

  素有“中国葡萄酒之乡”的通化,围绕山葡萄资源,培育特色品种精深加工,积极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我们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合作,经过3代人、半个世纪精心培育出的‘北冰红’,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压榨出红色汁液、适合酿造冰红葡萄酒的山葡萄品种。”集安市文旅局局长贾云飞自豪地说。

  据了解,集安鸭绿江河谷山葡萄被认定为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这是继集安人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之后,又一个特色产品获此殊荣。

  作为全国最大的山葡萄产区,集安依托鸭绿江沿线葡萄酒庄和美丽的湖光山色,积极推动葡萄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葡萄酒生产企业已发展到20户、葡萄酒庄11家,总加工能力超5万吨。

  山葡萄产业已经成为响当当的“三产融合”标杆产业。

  目前,通化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4户,其中国家级9户、省级4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119个、家庭农场2695家。同时,农村电商、“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也蓬勃兴起。

  三产融合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激活了通化广袤黑土地。

  善治理,和美乡村蕴“内涵”

  一条条柏油路平坦整洁,一幅幅宣传画生动鲜活,村屯街路两侧花草经风沐雨,开得正艳;文体广场上,舞者翩翩;农家小院里,笑靥如花……

  在通化市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风扑面而来。

  “村里现在是一年一个样,路修得平坦,路灯照亮了夜晚村路,也照亮咱老百姓的心。村里的景色日新月异,村民心情也跟着越来越好!”地处偏远山沟里的通化县英额布乡大倒木村路旁,忙着整理路边枯萎花草的村民宋连军摇身变成“环卫工人”,谈起村里的变化,备感幸福。

  美丽乡村,是留给人们的美好记忆。

  原来,通化县已在农村推广了环卫城乡一体市场化运营管护机制,形成垃圾处理公司化运营。目前,全县农村实现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和收集处理全覆盖。

  如今,像大倒木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通化市比比皆是。

  “第一看着舒服,第二卖粮方便,第三也是咱屯的一景啊!”辉南镇小通子沟村民孙少臣,指着屯外集中新建的玉米楼子,憨厚话语中透露出新时代农民的底气。

  原来,村里决定将各家各户的老旧玉米楼拆掉,统一在屯东建设得到村民拥护,半个多月的工夫齐整成片的新玉米楼就建好了。过去零乱的小院瞬间“华丽转身”为“清洁庭院”,倒出的空地夏日里已果树成荫、菜园生机勃勃。

  全面整治脏乱差,建立村屯保洁长效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水改厕任务,村屯环境由“净起来”向“绿起来”“美起来”转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通化市各地农村还突出党建引领,不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培育了文明乡风。

  促增收,鼓起农民“钱袋子”

  农业经营有效益,农业才能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8月31日临近中午,通化县四棚乡四棚村村民喻臣正在盘算着明年扩大贝母种植面积。

  “我家今年栽植6亩地贝母,平均亩产2000斤,由于贝母属两年生,按现在行情25元一斤算,扣除成本一年咋也能收入12万多元,比种大田强多了。”喻臣的“致富账”让他十分满足。

  有先行先试,更有产业引领。

  走进辉发城镇蛟河村香菇产业基地的种植大棚,浓浓的菇香扑面而来,一个个菌棒整齐排列在架子上,一朵朵香菇升柄展伞,长势喜人。

  "今年扩建了30栋香菇大棚,年产量可达1200吨,净利润300万元左右。"估算着今年的收获,基地负责人于瑞平信心满满。

  乡村振兴在通化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和谐统一。

  "以前俺们老两口守着4亩地,再打点零工,一年收入5000多元,日子过得挺紧巴。现在你猜我能挣多少?6万元!"集安市太王镇钱湾村村民姜贵成说起收入对比,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当年,钱湾村决定发展乡村旅游,姜贵成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自家三间房屋腾出来,里外收拾一新,"老姜农家院"开业了。

  "当时花了2万元收拾房子,没想到第一年就把本儿挣回来。’老姜农家院’火了,大伙一看挣钱,都活心了,纷纷效仿’取经’,现在村里已发展各类民宿85户。"姜贵成如数家珍地说着,脸上笑开了花。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9/t20230907_87933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