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制纵横

临沭县三种模式破解地膜科学利用与回收难题

时间:2023-09-17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临沭县是花生、甘薯种植大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45万亩,甘薯15万亩,为提高效益,覆膜栽培技术在这两种作物上被广泛应用。经过多年的积累,地膜在增产、增效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近年来,临沭县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地膜污染治理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沭县农业农村局结合该县的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地膜特性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在大量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三种成熟的科学利用与回收模式:

  “两年三改四”模式

  适用于春花生覆盖聚乙烯地膜的区域,特点是地膜减量应用,效益增加。

  即把“春花生(覆膜)-冬小麦-夏玉米”为代表的两年三熟制,改为“冬小麦-夏花生(不覆膜)”为代表的两年四熟制。同时配套平衡施肥等技术,平均每亩可增效益309元,减少地膜用量7.5kg,形成减量不减效的良性循环。

  “两化配套”模式

  适用于覆盖标准地膜的农作物种植区,特点是地膜高效回收。

  即用膜标准化,回收机械化。用膜标准化指使用厚度0.01mm及以上的聚乙烯地膜,抗拉强度大,便于机械回收。

  在马铃薯种植区或甘薯种植区,推广标准地膜+土膜机械化分离技术;在花生覆膜区,推广标准地膜+秧膜机械化分离技术。两化配套模式为地膜的机械化回收替代人工回收创造了条件。地膜回收效率是人工的20-30倍,当季地膜回收率90%以上。

  “双指标归零”模式

  适用于甘薯种植区,特点是地膜无需回收,绿色环保。

  即在甘薯种植区,淘汰聚乙烯地膜,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可降解地膜对土壤零污染,回收成本为零。在与膜下滴灌技术配套的情况下,和传统模式相比,每亩可增加净收益800-1200元。克服了地膜成本高,推广难度大的瓶颈问题,为可降解地膜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范例。(临沭县农业农村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dfdt/202309/t20230908_44072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