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天地

丰收在“吉” | 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大文章

时间:2023-10-10 来源:长春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时序更替,岁物丰成。金秋九月,吉林大地 “农”墨重彩。

  随着丰收季节的到来,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也迎来生产旺季。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农产品与精深加工相互交融,变成了高价值的商品,实现成功逆袭,迸发出巨大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走进位于吉林中新食品区的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现代化玉米加工车间,一穗穗刚刚采摘的鲜食玉米通过机械传送带进入加工流水线,经过剥皮、选等、盐浸、漂烫、真空、灭菌、风淋等多道工艺,一批批包装精美的鲜食玉米即将上市。

  

  作为一家集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条的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嘉美食品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从种植到收获全部采用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不断拉长鲜食玉米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金色产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从7月16日开始,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天生产真空玉米棒30余万穗,玉米段5万个左右,直接带动了周边上千名农户就业,实现村民年收入增长30%左右。”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文忠对记者说,今年公司种植鲜食玉米700公顷,年产量预计加工鲜食玉米3000万穗,玉米粒1500万袋,产值实现1.36亿元。

  全力推进万亿级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产业工程是吉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特色品味,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吉林省全力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文章,积极推进“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肉羊、禽蛋、乳品、人参(中药材)、梅花鹿、果蔬、林下及林特”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实施全产业链开发,持续把粮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皓月集团沃金黑牛养殖示范基地,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听着音乐,悠闲地咀嚼草料;现代化屠宰生产线上,一头头肉牛被精准分割成眼肉、肋条等数十种牛肉产品;新型生物瓣膜项目车间,牛心包被加工成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生化制品展室内,蛋白质粉、铭月胶囊等各种精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

  

  用工业化大数据的思维谋划现代肉牛产业大发展,皓月集团通过精深加工将一头牛的牛肉、牛血、牛骨、牛皮、牛脏器等“吃干榨净”全部应用,实现了“一头牛一台车、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的产业发展目标。

  得益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让农产品身价倍增,更让农产品加工业一路高歌猛进。2022年底,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3户,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657户,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623亿元,户均3.99亿元。吉林中粮、皓月集团等4户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超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71户。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98万户,从业人数达21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超9万人。

  一个个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落地,一项项政策举措落实,全面激发了吉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细胞”,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深入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已然形成,硕果累累。

  培育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今年,吉林省新认定8个园区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总量达19个,为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搭建平台。

  搭建科企对接平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举办全省“十大产业集群”科企对接活动,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研发合作,帮助企业搭建技术合作平台。

  举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今年9月,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龙头企业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长春开班,通过培训龙头企业负责人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产业“链”得牢,日子过得美。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批批“吉字号”产品在延链拓链强链的助力下,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在这个金秋更加耀眼夺目。



原文链接:http://nw.changchun.gov.cn/xdny/ncpjg/202309/t20230926_32311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