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资讯

盐碱地里种大豆 种地老把式直说“服气”

时间:2023-10-22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至深秋,农安县小城子工业园区的耐盐碱高产大豆示范田里,金黄的豆叶连接成片,粗壮的豆秆上长着一簇簇密实的豆荚。日前,记者在示范田边看到,伴随着隆隆的机车声,豆秆转眼间被收入机器中,收割、脱粒等作业一次完成。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组织专家,现场进行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按照标准含水率13%计算,折合亩产224.78公斤。

  亩产224.78公斤的测产成绩,不仅让耐盐碱新品种东生118大豆的培育者、中科院研究员冯献忠,坚定了对这一品种耐盐高产属性的信心,也让农安县小城子乡潘家屯村民王显要挺直了腰。

  “老辈人都说,盐碱地种啥都一样。”今年,王显要第一次种东生118大豆时,乡亲们直言干不成,但看到亩产超过200公斤的收成时,村里种地的老把式也直说“服气”。

  一年前,王显要脚下的土地还是一片低产的玉米地。盐碱地上种粮的不易,深深地印在王显要脑海里:一年到头,一亩地收不了多少粮食。

  除了盐分高,盐碱地土壤结构也是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盐碱地团粒结构差,下雨后粉状的土壤与水结合融成“一摊泥”,透气性差,干了以后板结成厚的硬壳,作物难以破壳。

  如何唤醒沉睡的盐碱地?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用大豆种植改良盐碱地,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今年,农安县打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通过多年试验、品种筛选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让盐碱地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有了新的突破,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理想的土壤,是由土壤单粒黏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由不同大小的球体组成的综合体,既有致密度也有透气性,适宜作物生长。”示范田技术员赵庆鼎告诉记者,示范田总面积35公顷,前一年种植的是玉米,今年年初播种时同时增施有机肥,抑制盐碱,并使用中科院研发的新养分高效菌肥,促进大豆根系发育。从测产到大面积收获,示范田种植的大豆外观匀称、颗粒饱满,蛋白质含量较高,为明年大面积种植奠定了基础。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10/t20231018_88146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