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加快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农业产业链上的起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攥紧了这条产业链,就等于端稳了中国饭碗。今年是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第三年,各地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等方面着手,把越来越多的良种从实验室撒向沃土良田。
身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长春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近年来,长春市在基础研究、品种选育、良种推广等种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持续发力,加快一批重大种业科技项目落地,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2022年全市农作物良种实现了全覆盖。
但也要看到,当前种业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品种竞争力还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差距,种业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作为农业大市,长春应如何做强农业“芯片”?在地里找答案,向科技要答案!这迫切需要我们逐步构建种源科技链、种业创新链、育种产业链……以“链”强“芯”,集中力量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只有把种业链条攥在自己手里,我们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攥紧种源科技链,是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应然之举。强化种源基础性研究,一方面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另一方面,要及时出台种业科技支持政策,整合区域性科研院所、涉农高校以及种业企业资源,建立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化、数据化、自动化、商业化育种体系,率先突破种业发展技术瓶颈,提升现代种业的科技水平和质量效益。
此外,还应聚焦现代种业关键技术的迭代更新。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突出先进育种技术研究应用,在高效配置种子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优势力量协同攻关的基础上,建立市场导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生物育种平台,选育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高效、优质绿色突破性新品种,持续为种业振兴注入科技“内核”。
攥紧育种全产业链,难以一蹴而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围绕这些要求,长春市应发挥种业全产业链联动作用,依托吉林省公主岭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推进国家作物品种中试基地、国家玉米种业结算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集育种科研、加工仓储、销售物流、技术示范于一体的现代种业创新高地。
一粒种子,涉及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等多个主体,需要打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这也启示我们,种业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应立足全链条整体推进、凝聚合力。从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到“育繁推”一体化联合攻关,从加快种业科研成果转化,到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只有高效推动要素聚合、技术集成、机制创新,促进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技术交流共享,才能真正构建起科学研究与现实生产相融合的现代化育种全产业链新格局。
攥紧种业创新链,选准突破口是关键。以更具普惠性、引导性、公平性的精准政策来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决策、科研组织、转化应用等创新环节中发挥主动性,将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让企业实现由种源技术创新“答题者”向“出题者”的定位转换。
2022年11月公布的《长春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目的就在于通过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头部企业”汇集,优化市场结构和品种布局,这为进一步突出种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扶优做强种业企业,必须要“两条腿走路”。一体化配置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鼓励优势种业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在种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重点环节上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或服务的平台型企业。同时,还要构建起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种业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种业关键技术攻关,优化种子市场秩序,科学指导广大农民选种、用种,营造种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10/t20231017_88135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