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金浪灿灿稻子香 谷穗累累好“丰”光
近日,城口县明通镇平安村石漉溪83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里,黄澄澄、沉甸甸的稻谷进入成熟期,稻农抢抓晴好,载着“收割小能手”,往来穿梭,“丰”景如画。
徐步走近,空气中弥漫的清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阡陌相连、整齐划一的稻田内金色稻穗迎风向阳,掀起阵阵稻浪,在阳光映照下,与连绵起伏的远山近水、错落有致的村庄绿树、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相映成趣。隐逸其间,一台蔚蓝色大型收割机若隐若现,收割、脱粒、碎秆一气呵成,一幅丰收在望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据悉,一年前,眼前之景还并非如此,明通镇平安村有水稻种植的传统,古法栽种,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村民克服镇域山高坡陡的大巴山自然条件,利用当地两溪汇聚,水源充沛优势,在山地丘陵间,经历代挖掘扩土,人工开挖出百亩梯田,绘制出一幅稻田农景躬耕图。
“我家每年种植几亩谷子,都是些零星稀拉不成整的碎田,好些还是烂泥坑,黄牛犁不了,机器用不上,很大部分全靠人工用锄头挖,一遇大雨天气,还经常冲垮田坎、压毁秧苗,导致稻谷减产。”村民黄明奉曾是村里的大米种植户,犁田耙地、播种收割、灌溉施肥全靠一己之力人工完成,忙起来劳神费力,收成也不高。
为守好这一方养育世代的农田,丰盈农户钱袋子,2022年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该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以500元/亩价格从农户手中承包田地,将零碎分散的“巴掌田”“撂荒地”“鸡窝地”整合成411亩“田成片、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其中水田126亩,旱地285亩,极大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让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从前期的犁田、育苗、插秧,到现在的收割、脱壳、烘干、包装,我们引进了小型耕地机、中型烘干机、大型收割机,将‘纯苦力活儿’变成了‘半机械化’,从‘山高坡陡犁锄响’走向了‘无边稻田机声忙’的质变。”今年是稻农曾能均承包这83亩农田以来的第一次种植、第一次收获,第一次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大型机械,第一次在实践中检验高标准农田产粮效果,其中的茫然与踌躇、汗水与辛酸在眼前这片水天相接、弯弯曲曲、层层叠叠的稻田里,尽数化作了一串串金灿灿的耀眼光芒。
据他初步估计,今年稻谷产量在8-9万斤左右,成品大米预计产出5万余斤,总体收益超过50万元,净收益约18万元,用工劳务费用等支出成本较改造前减少约1100元/亩。农历九月初还将种植一季油菜,“烂泥坑里种蔬菜”这在以前是不敢想,更不敢试的,待来年满地菜籽成熟时,又是一份新期盼、新希望。
“石漉溪这片稻田是我镇一村一品牌发展规划中‘稻香平安’的一个试点,由农户自主选择栽种,或承包给公司及合作社,秋收后镇政府通过消费扶贫等方式帮助稻农拓宽销售渠道,确保粮食如期、稳定出仓。”
“改造前,该地块共有大小不一的梯田150余个,有的面积甚至不足0.1亩,坡度在15°以上,由当地40余户农户分散种植,未能形成规模。改造后,共有标准化梯田90余个,平均耕地面积变为2—4亩/地块,整体坡度下降至5°以下,土壤肥力提升5%以上。引进农业企业两家进行规模化种植,预计亩产将提升10%左右,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40余万元,由‘被动输血’转变为‘主动造血’。”
该镇农业分管负责人张应威介绍,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2022年,该镇又相继在乐山村打造61.9亩、金六村110亩,现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种有玉米、大豆、包菜、花菜等。明年还将植入“稻鱼共生”“亲子活动”“教育实验基地”等多种文娱形式,纵深盘活明通田园乡村资源,围绕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朝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目标阔步迈进。(郭凡、王媛媛)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310/t20231018_124409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