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高素质农民结构持续改善(经济日报11月14日第6版)

时间:2023-11-17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前,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编写的《2023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在第五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发布。

  报告显示,高素质农民队伍结构持续改善。平均年龄为45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0.6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1.95%。2022年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分别比2021年提高了6.64个百分点、3.46个百分点。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新生力量加入高素质农民队伍,占比达49.25%。

  2022年,国家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共培养高素质农民75.39万人。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启动实施首届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资助项目。全国涉农职业院校通过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标准、创新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全国农广校2022年农民中职教育招生4.1万人,在校生6.5万人。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吴宏耀说,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政策推动下,各地把乡村人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全社会关心关注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各级农广校在农民培训上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高素质农民培育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农民代表的奋斗故事非常精彩,这让大家更坚定了建设农业强国的信心,坚定了农业后继有人、乡村大有可为的信心。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书记刘明国介绍,大部分高素质农民从事传统的种养业,20.86%的高素质农民从事休闲业、社会化服务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59.79%的高素质农民为规模农业经营户,平均土地经营面积为167亩。50.37%的高素质农民实现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52.35%的高素质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或与农业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关系提升组织化程度。

  高素质农民培训平台不断完善。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箍桶兜村,乡村振兴讲堂吸引了周边农民。双林镇副镇长张开荣说,镇里围绕水稻、龙虾、柑橘等特色产业,采用“现场教学点+体验教学点”的方式开展教学,根据农民需求选编了通俗易懂的实用教材,吸纳当地乡土专家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训教师,建立健全了以农广校、农民学院、农民学校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平台,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库、教材库、基地库建设。

  高素质农民产业水平保持稳定。在江西省上栗县杨岐乡安子全社区,“90后”贺家乐正在直播平台演示羊肉打包流程。从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到远近闻名的“羊倌”,他无比感慨。“赣西黑山羊是区域公用品牌,县里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引进冷链物流企业,与农业院校共建博士工作站,定期开展养殖实用技能培训。在专家指导下,我把传统饲料升级为生态颗粒,提高了效益。如今,每年可出栏黑山羊5000多头,产值1000万元以上。”

  高素质农民带动作用持续发挥。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镇黄庄村村民梁永波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后,成立了农民合作社,除了种粮,还种起了蔬菜,尤其是盆栽活体菜为全市首创,散养土鸡千余只,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蔬菜和土鸡产业。老赵庄镇镇长刘殿锋说,镇里建立高素质农民人才库,推动土地流转、产业扶持、人才奖励激励、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向其倾斜,将高素质农民纳入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共同致富。

  不过,高素质农民发展环境仍需优化。农民教育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发展中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如基层普遍存在培训对象重合、内容交叉等问题;农民职业教育仍难以享受国家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政策;不同区域高素质农民发展存在一定差异;高素质农民在获得贷款、购买农业保险、享受城镇社保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刘明国建议,强化农业农村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强化部门间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建立多部门一体化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机制;谋划实施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工程,建立农民多层次培训途径和金字塔型人才梯次结构;从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信贷担保、金融保险等方面,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支持扶持力度;建立高素质农民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有机衔接的保障机制,不断优化高素质农民发展环境。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jjrbbd/202311/t20231114_644048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