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资讯

大安市:“白坷垃”上的新收获

时间:2023-11-17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虽然已经立冬了,但吉林省大安市的很多农户还是经常忆起金秋时节稻香扑面的收获场景。那时候,走进大安市龙海灌片的稻田间,拨开稻秆,寻根看到的是油润的黑土。难以想象,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白花花的“碱坷垃”。

  大安市地处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发展一度因地受困。老一辈村民们之间流传着一句俗语:“盐碱卤水硝,谁种谁‘粘包’。”如今,大安市通过改土、引水、增技等措施,让昔日“不毛之地”换上黑土鎏金的新颜。盐碱地改良让当地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百姓们满满的获得感背后,又有哪些人在一线驻守、用科技“唤醒”盐碱地?带着问题,记者来到大安市进行采访。

  盐碱滩上“种出”丰收喜悦

  “看到外面那一片白,是一种凄凉的心情。庄稼不长、寸草不生,心情怎么能好?”回忆起龙海灌片几年前的场景,大安市龙沼镇种植户郭宗尚仍历历在目。

  今年41岁的郭宗尚从事水稻种植已有十余年。2017年,郭宗尚抱着尝试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想法,从家乡长春市辗转来到大安市,承包了300余亩盐碱地试种大豆。然而,连续几年的收成都“相当惨烈”。“第一次试种了300多亩大豆,基本是血本无归。第二年我又尝试种水稻,也还是不行,亩产量只有100多斤。”郭宗尚回忆道。据了解,由于土地碱化严重,龙沼镇的农户们基本选择外出打工,仅有几户种植水稻的,也只能挑选碱化程度低的小块地来种,产出的粮食仅供养家糊口。

  然而,今年10月,农户们脚下的这片“碱坷垃”却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

  昔日的不毛地,咋就成了丰产田?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起,中国中化集团旗下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团队,对东北地区盐碱地成因和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针对盐碱地核心问题构造的盐碱地修复技术,在当地打造了一套综合治理体系及一体化解决方案。

  挖掘机破开碱壳、改良剂投入土壤、水流滋润田块、秧苗努力生长……当地种植户亲眼见证了盐碱地改良的每一步,也算出了实实在在的丰收账。“今年我承包的6300多亩地,水稻亩产超过500公斤。”郭宗尚在稻田边上算起了账,“这么多年来,包括我在内的周边农民,谁也不敢想象这个数字。”

  从“地里”到“屋里”,盐碱地改良让农户们的生活产生不少新变化。“以前风一刮,家里满地都是碱面子,过去拿这个碱面子都直接可以放到锅里煮盐了。”龙沼镇八方片区种植户崔婷说道,盐碱地改良后,让村民们烦恼的“白毛风”不再刮了,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农民也回到村里,重新开始打理自家的土地。一粒粒金黄稻谷汇成盐碱滩上的丰收账,让当地农户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收获源自很多默默付出

  走在田坎边,看着田野间湖泡纵横、耐盐碱植物随处可见,王洪斌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王洪斌是吉林农业大学自然与环境学院土壤改良与肥力调控研究团队成员,他介绍道,团队从1998年就开始进行盐碱地改良实验。“以前是搞研究、写论文,后来和政府、企业合作开始盐碱地改良,真正把论文‘从抽屉里拿出来’用在土地上,为农户们造福。”王洪斌告诉记者。

  驱“盐”化“碱”,离不开一群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与当地农民们打交道、让大家“服气”,是负责盐碱地改良的科研人员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这么多年‘碱坷垃’里一棵苗都长不好,他们能行吗?”“这群年轻人整天在地里弄啥?庄稼都不会种,来这里折腾。”中化环境总经理助理、土壤修复业务协调中心总经理曲风臣回忆道,最初来到龙海灌片开展种植整改项目时,总是能听到周边农户们的议论声。起初,大家似乎对这群“戴眼镜的陌生人”不以为然。然而,当看到玉米开始出苗、土质也产生了肉眼可见的改善后,农户们开始逐渐转变想法。“现在负责盐碱地改良的老师们一进村,好多人都过去拽着他们,希望帮助指导,我平时和他们交流取经之后,自己回来还总结心得,现在我自己也能算半个‘专家’。”郭宗尚笑着说。

  如今,种植户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但科技人员们的一线驻守与科研攻关仍未结束。专家表示,盐碱地治理存在长效性差、易反复的难题,持续投入和管护是另一个关键问题。“以前觉得盐碱地治理就是投资金,现在发现还需要坚持。”中化龙海灌片项目部的“90后”员工王翰标感慨道。今年刚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的王翰标,是项目部的新生力量。“以前在学校做土壤分析,盐碱土放到盆里;现在在盐碱地大田,水盐运动都是动态的,复杂得多。”王翰标说道。

  一场场科技接力、一次次一线驻守,在盐碱地上绘就出幸福生活的新画卷。据了解,中化环境目前已在吉林省大安市开展了4.1万亩盐碱地(水田)治理工作,预计3至5年后完成改良修复,将为吉林省新增十等水田3.3万亩,年增产3330万斤水稻;开展的3.6万亩盐碱地(旱田)治理工作,预计3年后完成改良修复,届时将年增产4320万斤玉米。

  大安的百姓们也同样关注、期待着这片土地的未来。“按项目规划,在3年改良期结束后,这片地块就真正从荒地转变为耕地了,到时候再由政府流转承包到农民手里。”郭宗尚说道,“现在我们种地有干劲、有底气,未来,希望这片土地能更肥沃、更宜种,给我们带来好收成。”

  而曲风臣以及中化环境的团队则在考虑如何把大安当地的水面养殖推进一步。“我们准备增加一些养殖品种的试验,争取让这里的农民再多一个增收渠道,生活更幸福。”曲风臣说。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11/t20231117_88384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