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解析

时间:2024-01-09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新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高度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它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战略高度就如何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进行了系统谋划、科学布局,为维护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构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物质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其产生、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虽然先于经济基础而产生,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与巩固,仍依赖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只有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才能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西方的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优势,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赋予了其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话语权。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人均GDP还比较低,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仍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只有全面深化各领域的改革,解放和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觉认同,提升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自觉性。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发展经济是基础。“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核心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导,是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要求我们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社会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和斗争已然激烈。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平演变”成功的案例。
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国际事务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对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从经济科技等方面遏制我国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和平演变也在加速。同时,各种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充分认识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党员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增强斗争意识。对于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党员干部和思想宣传工作者要挺身而出,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立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负责,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和错误思想做斗争,在破解难题、克服困难中抓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提高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构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思想旗帜,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真正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坚持意识形态的人民性,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从人民立场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主流意识形态要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从解释和研究人民群众身边的事情入手,以正确的社会舆论引领社会凝聚力,而正确的社会舆论总是与人民的根本要求、意愿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人民群众满意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衡量标准。“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就流于形式而成为空话。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构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渗透并贯穿于“四个自信”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向,通过理论自信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想定力,制度自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文化自信是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的活力源泉。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先进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护意识形态的屏障。“没有文化安全,就会丧失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唱响时代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文化发展,在广大人民享受精神文化需求中、坚定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抵御和消解能力,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供重要屏障。
    实施人才工程,是构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人才支撑
    “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积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在理论创新、话语创新上的作用,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讲出来、讲清楚、传出去。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理论素养,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有高度的敏锐感,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旗帜鲜明的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出去。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我们更需要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既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理论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主体作用。再次,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在选用、考核、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不断激发知识分子在文化创造、理论创新方面的作用。最后,同时,高校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政治强、作风好、业务精的创新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构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技术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普及,意识形态斗争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延伸,互联网文化因其多元性、开放性和自由性,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争夺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互联网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权安全。”要打赢网络舆论战,抢占制高点,首要问题就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维护网络安全,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我国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效发声,就必须站在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提高意识形态传播的手段和能力。目前,西方国家正是凭借着对高新技术的控制,才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实际上是一种话语权的较量,是传播能力和传播手段的较量。传播能力和传播手段是否先进、是否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主流思想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的流传程度。”我们要打赢网络舆论战,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从国家制度建设、社会监管、行业规范等层面加强全媒体建设,特别是网络核心技术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强调要把握好时度效。“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自主创新是实现核心技术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科技体制创新机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行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大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理念、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通过我国在科学技术上自立自强,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实现创新,为主流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ztzl_16/wmcj/202401/t20240105_8977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