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河蟹养殖池塘科学规范清塘技术

时间:2024-02-03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科学规范做好清塘工作是确保河蟹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性必要环节,也是河蟹绿色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经过多年养殖的老塘,底部淤泥“积压成疾”,不仅破坏原有池底形状,还易引发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滋生,导致池塘底层缺氧、水草枯萎死亡、底质及水质恶化等问题,进而破坏池塘水体生态环境引发河蟹等水生生物间断性折损。同时,科学规范清塘可显著降低河蟹养殖病害发生率和渔药施用剂量,有助于降低养殖生产成本,间接提高养殖收益。鉴于此,河蟹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组、江苏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建议各河蟹养殖基地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做好清塘工作,为2024年度河蟹健康养殖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一、适时有效清淤,整修加固塘埂

      针对养殖多年且淤泥较多且厚的池塘,建议采用机械开挖修整的方式进行清淤作业。挖除的淤泥可用于修补四周塘埂出现的漏洞,如淤泥较多可回填入事先挖好的深层坑洞中,坑洞挖出的新土用于填补塘埂出现的漏洞和裂缝。对于“平底塘”,清淤的重点是要确保将池底整修平整,避免高低起伏。对于“环沟+坂田塘”,要着重对环沟部分进行有效清淤,确保环沟深度、宽度指标符合对应养殖模式和标准。此外,清淤的同时要全面检查池塘四周的防逃设施,对倒塌和破损处要进行及时修复,防止河蟹逃逸。

      二、池塘排干水分,利用阳光充分暴晒

      利用阳光暴晒是水产养殖行业清塘环节中最为经济实用和简单有效的绿色健康改底方法。随着淤泥中水分的大量流失,淤泥逐渐凝固干裂,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有效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对有效清除淤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显著作用。淤泥经过充分暴晒后还可有效分解氧化残留的有机物,联同疾风劲吹兼具矿化作用,对于改良池塘底质和增加矿物质元素效果显著。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河蟹养殖池塘清塘时间通常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之间进行。时值冬季,气温低、光照弱且时间短,相比夏季高温期间而言,河蟹养殖池塘被充分暴晒的难度较大且效果一般。一般情况下,在池塘排干水分后,要确保充分晒塘30日以上。如遇阴天、雨雪天气,晒塘时间可适度延长,最终确保土壤含水量较低、表层干裂10cm以上。

      三、施用有机肥,采用旋耕机进行充分旋耕

      因河蟹养殖池塘须栽种水草且春季水体须有一定肥度,为促进水草根系萌发和水体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推荐在清塘过程中施用底肥。经过较长时间的充分暴晒后,全池均匀施用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施用量150-200kg/亩。后采用小型旋耕机进行全塘旋耕作业,旋耕深度20cm以上,确保表层施用的有机肥充分混入土壤中,且确保碎土均匀、无大型土壤结块。充分旋耕后,再晒塘10日以上。

      土壤经深度旋耕后可充分疏松土质、增加土壤含氧量,对促进水草根系萌发具有显著效果。土壤旋耕还有助于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物的分解,对于增加肥力和实现土壤轮转修复具有积极作用。旋耕的土壤须经阳光暴晒,紫外线对可能残存的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此外,旋耕机高速旋转的刀片还可有效杀灭土层中存留的敌害生物,有助于降低放养苗种折损率和后期病害发生率。

      四、规范选用清塘药物,充分杀菌消毒

      河蟹养殖池塘杀菌消毒建议采用带水消毒的方式。池塘进水管口采用双层筛绢网过滤,以防止小型野杂鱼及鱼卵混入。“平底塘”进水15-20cm,“环沟+坂田塘”坂田水位保持在10-15cm,在晴天白天全池泼洒匀浆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充分杀菌消毒,生石灰用量100-125kg/亩,漂白粉用量50-75 kg/亩,5-7日后排干池水后再重新加注新水。不论施用生石灰还是漂白粉,除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外,还可以增加土壤中钙的含量,有利于河蟹后期生长蜕壳。

      生石灰与漂白粉不可同时或轮转施用,两者会发生拮抗作用致使杀菌消毒效果显著降低。生石灰遇水后生成氢氧化钙,释放的氢氧根离子可大量络合土壤中残存的重金属离子,可显著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生石灰还具有矿化淤泥的作用,促进土壤释放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池塘初春肥水极为有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推荐使用生石灰作为首选清塘消毒药物。此外,大量施用生石灰杀菌消毒后,再次换水栽种水草前须检测池水pH值,如过高会对水草产生烧灼损伤,不利于低温期水草根系的萌发生长。漂白粉作为含氯化工产品,用量较生石灰少,杀菌消毒效果较生石灰好,但对于初春肥水极为不利,不利于河蟹第一次蜕壳。不论施用生石灰还是漂白粉,均无需进行解毒处理,以上物质均可自行分解,无毒性残留。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scy/202401/t20240129_9024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