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业特色产业融合总产值“三连增”
近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3年,南京市农业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总产值398.6亿元、增幅达14.6%。自2021年南京确定优质稻米、多功能油菜、绿色蔬菜等8个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推动农业八大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以来,农业特色产业总产值实现“三连增”。据测算,3年来,南京市农业特色产业融合总产值年平均增幅超17%。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则是推动乡村产业攀升的有效途径。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南京乡村“六次产业”已然崛起。
调结构、补短板,农业生产从增产转向提质
走进位于六合龙池的南京荣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上海青等叶菜在种植槽内茁壮生长。
“我们已基本实现蔬菜种植、采收等全过程机械化,1.5万斤—2万斤的蔬菜日产量,原先至少需要100个工人,现在只需5个。”南京荣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顾问严少华告诉记者,这种生产方式不仅省工省力,产量还高,以上海青为例,一茬亩产4000公斤到5000公斤,一年生产5—6茬,就能实现1.75万公斤—2.5万公斤的产量。
蔬菜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用工难、用工贵、雇工老龄化问题。“和经济作物相比,蔬菜附加值高,但在南京这样的现代大都市,蔬菜生产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占生产总成本50%以上,制约着产业进一步壮大。”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对此,南京将机械化、信息化作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关键,印发《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三年(2022—2024)行动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补齐蔬菜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装备短板,建设30个以上农机作业水平高、农机农艺融合强、示范推广效果好的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和2个丘陵地区蔬菜生产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
蔬菜是南京市8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缩影。三年来,市农业农村部门通过走访调研,明确了八大链条以及每个链条的发展方向、三年目标等,通过调结构、补短板,促进优势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以蔬菜产业为例,2023年全市共建成10个新装备应用示范蔬菜保供基地,各个基地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亩均生产成本降幅约15%。
育“链主”、促融合,产业链向新业态延伸
昨天上午,在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的收购大院里,陆续有签约合作的农户前来送草莓。另一边,随着卷帘门打开,一筐筐草莓出库上车,运往全国各地。
从田间特产到旅游“网红”,甜蜜的草莓有力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我们专注草莓,已经形成了育苗、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金色庄园副总经理吴英强介绍,公司目前拥有7400亩自有基地、3万亩签约基地以及约7000户签约农户,产品深受国际市场青睐,远销新加坡、印尼等地。
过去,农民往往只知种地,个体农户分散种植、单独销售,因此,在庞大的农产品市场上缺乏议价权。好产品却卖不上好价格,“束缚”了不少农民的手脚。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南京树立“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大力培养“链主”、龙头企业,完善加工流通全产业链条,同时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相互渗透,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附加值,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目前,南京市已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6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547家、示范社34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4家。溧水区白马镇、和凤镇和六合区竹镇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链主”企业带领农户抱团闯市场,还频频推出“新点子”“金点子”。这两年,艾津稻园除了收割稻谷、加工销售大米,还忙着组织城里娃割稻子、打年糕、模拟操作植保无人机,“一粒米”就这样带动起了“一条链”的发展。“以前农业生产有固定的农忙时间,现在我们一年到头都在忙!”艾津稻园工作人员郭霞笑着说。
优服务、扩市场,“六次产业”大有可为
一产培优、二产变强、三产壮大,当下,南京农业八大产业链发展势头迅猛,“接二连三”好戏不断,有力催热“六次产业”。
“六次产业”是个形象的说法,因“1+2+3”等于6,“1×2×3”也等于6,故名“六次产业”。
业内专家认为,发展“六次产业”,南京优势较强、大有可为。一方面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73.9%,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有利于推行精准农业,也有利于与数字化农业衔接;另一方面作为人口近千万、人均社零消费超8万元的大都市,南京市市民对高品质农副产品、高质量休闲娱乐、良好生态环境、美好乡愁记忆的消费需求强烈且多元,这为发展“六次产业”提供了庞大市场。
不仅如此,南京市还打造了“科金兴农”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的针对性。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累计举办活动39场,其中2023年组织专题活动14场,约1300人次参加;协调对接解决问题近百个;推动220余个项目对接,其中达成合作意向175个、项目总投资17.6亿元;成立农创客联盟、都市农园联盟等行业新业态组织,以及蛋鸡产业联盟、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协作联盟等产业下沉领域组织,深耕农业产业细分领域和产业链后端行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农业主体抱团发展,有效拉近了农业主体、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金融平台距离。
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以‘链式思维’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让广大农民就业增收从狭窄的种养领域向宽广的二、三产业领域持续拓展,从农业单项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持续增收拓展,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402/t20240221_41706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