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公布!

时间:2024-03-23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日前,《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第2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湖北省委一号文件,绘制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吹响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总号角。

  省委一号文件主题鲜明,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实施强县工程为抓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文共6个部分,脉络清晰,围绕“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进行总体工作布局,明确乡村振兴重点抓什么、怎么抓,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落地。

  “两个确保”即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全力稳面积、提单产,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三个提升”即聚力全产业链和品牌建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聚力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聚力深化共同缔造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两个强化”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同时,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

  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包括提档升级农村寄递物流村级站点1万个、实现行政村5G网络全通达、新增改善农村供水人口100万、培训高素质农民2万人等内容。

  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解读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日,《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出台的第2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省委一号文件,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过去一年,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砥砺奋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主题鲜明、脉络清晰,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实施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强县工程是省委、省政府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立足湖北实际作出的重要部署,重点是促进农民增收,核心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缩小城乡差距。强县工程与“千万工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高度契合,是“千万工程”经验在湖北的具体实施。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号文件部署要求,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聚力稳住农业基本盘

  确保粮食稳定安全供给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我省粮食生产稳中有增,总产达到555.4亿斤,连续11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油料生产再夺丰收,“菜篮子”产品供应量足价稳。湖北作为农业大省,要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湖北贡献。

  全力抓好农业生产。重点是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稳面积,就是稳定粮食面积,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进“吨粮田”“吨半粮田”创建,提高大豆油料产能。增单产,就是主攻单产提升,集中推广应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在部分主产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抓好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

  加强耕地保护建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既要保数量,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和撂荒耕地清理整治。又要提质量,落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精准实施水利工程抗旱补水调度。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提升农业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能力。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聚合创新资源,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种业创新,塑造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大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截至去年底,我省69.9%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通过帮扶稳定消除返贫风险,未发生规模性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必须持续用力,思想上不能松懈、工作上不能松劲。省委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开展集中排查整改,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隐患。完善低收入人口认定条件和救助政策,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按规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

  加强产业就业帮扶。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中之重。强化帮扶产业分类指导,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特色种养基地,落实进一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的要求。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落实产业奖补、就业创业补贴等惠民政策。

  强化内生发展动力。有效衔接政策继续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深入实施易迁后扶“五基”工程,持续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用好定点帮扶和区域协作帮扶工作机制,提高帮扶质效。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

  聚力全产业链和品牌建设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进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引进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整合品牌资源,打造“江汉大米”“潜江龙虾”“楚天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

  抓好平台载体建设。集成政策、集合要素、集中服务,持续建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高产业集聚发展能力和成效。鼓励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加工产业园。推进“湖北农展”等优质农产品展销平台建设。

  健全农村物流体系。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强物流节点冷链设施。持续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提档升级村级服务网点。以打造城乡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开展县域劳务品牌创建,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聚力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这些年各地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省委一号文件强调,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立足乡村地域特征,适应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分类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编制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确保真正有需要、能落地、真管用,不能为编而编。健全村庄规划编制机制,让农民群众全程参与。

  加快补齐短板。聚焦短板弱项,列出清单,一项一项解决好,及时回应农民群众关切。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促进城乡融合。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深化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试点,推动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

  聚力深化共同缔造引领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推行村级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加强荆楚农耕文化宣传推广。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乡风。

  加强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加强乡村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风险排查和治理,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确保农村稳定安宁。

  聚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省委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市县要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四下基层”制度,优化各类涉农督查检查考核。

  强化要素保障。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加大债券、信贷、保险等支持力度。保障乡村产业用地计划指标,服务项目建设落地。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

  强化改革创新。推动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巩固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持续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守好“三农”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地各部门要铆足干劲、真抓实干,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ztzl_16/xczx/202403/t20240318_91188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