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召开《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
4月11日下午,海门区召开《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区委农办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倪卫彬;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黄辉、仇锦梅、陈春英;区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庄一斐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海门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粮食生产喜获丰收。2023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79.59万亩、总产量25.84万吨,同比增幅0.4%、2%。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3万亩。蔬菜(西甜瓜)播种面积59.318万亩次、总产量139.18万吨,同比增加0.72%、6.2%,总产值25.997亿元。生猪出栏、存栏分别为34.22万头、10.7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11万头。渔业总产6.78万吨。保存地方农作物种子资源110种。
二是产业发展再续新篇。成功举办全省现代设施农业暨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苏韵乡情”南通专场活动。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8个,完成投资额30.13亿元。“1+3”区域农技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正余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四甲镇入选省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悦来镇获评市级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
三是乡村建设亮点纷呈。持续培育25个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先进)村,135个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3亿元。常乐镇、四甲镇、悦来镇、海门港新区等区镇开展片区组团打造。常乐镇“四村联建”区域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创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镇1个、示范村12个,建设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示范村7个。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位列南通前茅。
四是富民强村措施有力。扎实推进常乐镇、正余镇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全面铺开海门街道、四甲镇南通市级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其余区镇开展“村企合作壮大集体经济、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等改革,通过“强村十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政策措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等多途径壮大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收入。2023年,全区村均集体收入138.88万元,实现100万元全覆盖;村营收入总量较上年增长4.49%,其中稳定性收入占比50.2%,较上年提高11.4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7。
2024年,海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出台区委一号文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文件有6大部分共36条,附件为《2024年度“乡村振兴百村示范 农村人居环境千村整治”工程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包含6大版块,33个类别,91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具体任务、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
一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包括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现代种业建设提升、强化科技与装备支撑、持续建设生态绿色农业七个方面内容。提出开展粮油高产竞赛,新建高标准农田1.68万亩,改造提升1.09万亩。注重海门山羊等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5%以上。
二是确保富民强村取得更大成效。包括稳定完善帮促政策、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扎实推进农民稳岗就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四个方面内容。提出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增强联农带农机制,稳步提高村集体稳定性收入占比。
三是加快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包括“一业一策”提升全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招引农业农村项目、打造现代农业载体平台、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七个方面内容。提出围绕海门山羊等六大优势产业,打造海门大米等五大联盟,做好“土特产”文章。新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6个以上,推广使用“鲜活海门”“淘米记”等区域品牌,建设省级农业物联网创新应用基地1个。
四是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包括坚持乡村规划引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深入开展区域治水工作、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提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八个方面内容。提出新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个以上、南通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村70个以上,改善农房2000户、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65%以上。
五是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包括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四个方面内容。提出完善党建引领、“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平安乡村建设。
六是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包括严格执行乡村振兴责任制、优化多元投入机制、促进乡村人才振兴、补齐土地要素供给短板、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浓厚乡村振兴氛围六个方面内容。提出加快培育一批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新农干”,统筹建设用地,对乡村振兴用地需求应保尽保。深化各项改革,注重挖掘示范典型案例,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撰稿人:黄紫薇)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tong.gov.cn/ntsnwx/xsqdt/content/77b05f85-3a8c-4638-90c3-34485bbc3cc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