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海林市:“秸”尽所能见成效 小秸秆为“中国雪乡”增添“绿色引擎”

时间:2024-11-05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海林市素有“林海雪原”“中国雪乡”“中国虎乡”“中国猴头菇之乡”美称。近年来,海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真抓实干,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多点突破,秸秆工作顺利推进

  (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挂帅督战。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带领相关部门研究政策,积极招引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工作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海林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对全市秸秆离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统一组织、协调、督查、指导;逐级签订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任务书,实行专班推进、挂图作战;把秸秆还离田纳入“田长制”管理,作业措施落实到农户和地块;各相关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秸秆相关工作,按时上报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二)加强督导,压实秸秆工作责任。加大秋季秸秆还离田作业进度和综合利用工作进展督导,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实行定期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完善工作措施,分解任务目标,明确责任要求,确保秸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多管齐下,畅通秸秆利用出口。一是通过争取社会化服务项目,整合小农户土地,发挥服务企业大型农机具等优势,实现秸秆还田处理。二是充分利用海林市食用菌栽培优势,在海林市悦来颐和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海林市光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试验秸秆基料化利用初见成效。三是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拓宽秸秆饲料化利用途径。(四)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导向与舆论监督作用,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经济、生态、环保效益宣传,提高相关企业和广大农户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秸秆综合利用的自觉性,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落地生花,秸秆工作初见成效

  (一)农民增收。秸秆离田打包后出售给秸秆利用企业,农民可直接增加收入;部分农民成立合作社,参与秸秆收储、运输等环节,建立秸秆收储点,实现不离乡、不离土致富。农企结合的方式直接带动秸秆原料丰富地区的农业发展与近万户农民增收,拉动农村就业和经济发展。

  (二)农业增产。海林市利用农作物秸秆精制肥料施用于农田,可使粮食作物增产10%左右,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增产15%以上,化肥减量20%以上。另外该肥料由于水溶性好、有机质含量高,还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增强土壤团粒结构,吸附土壤重金属离子,保证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符合国家提倡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农村环境改善。海林市充分利用秸秆,减少了秸秆废弃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利于农村环境改善,符合国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三、开足马力,秸秆工作再创佳绩

  (一)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新型收割机、秸秆综合利用设备的技术更新和设备升级;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沟通合作,探索合理、可行的秸秆处理方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还田率。

  (二)加强秸秆多元开发利用。加大招引力度,争取落户更多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增加更多秸秆综合利用终端。同时继续在秸秆基料化、燃料化、饲料化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推广并探索秸秆利用新模式,统筹秸秆还田、过腹转化、清洁能源等利用方式,拓宽利用路径。

  (三)加强宣传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选树培育典型、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作用等方式,转变农民思想,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秸秆也能“变废为宝”。

  海林市把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作为防治大气污染、推进绿色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来抓,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农民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赢局面。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80/202410/c00_317812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