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郴州市| 小黄姜大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湖南汝城生姜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08 来源: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立冬时节,暖阳和煦。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迎来了小黄姜丰产丰收,片片姜地姜香四溢,广大姜农忙碌采收,各地商贾接踵而至,运输车辆川流不息。

  

  作为小黄姜的传统种植优势区,汝城县充分发挥地理气候优势,聚焦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依托“企业+合作社+大户+种植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生姜产业,在延链补链强链、提升科技应用、对接市场需求等方面久久为功,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汝城县生姜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全面开花。

  种植面广,是南方小黄姜种植面积最大产区县

  拔姜、清理、剪枝、打包……连日来,马桥镇磻溪村的种姜大户王飞组织30多位工人抢时采收新姜,阵阵姜香飘荡丰收味道。

  “种了30多亩小黄姜,亩产4000余公斤,按目前每公斤7元的收购价,扣除人工费、管护费和种植成本后,每公斤还能挣得4元多。”掰着指头算账,王飞越说越高兴,“种好生姜,年收入好几十万。”

  

  51岁的王飞过去一直在外务工,后来见到不少乡亲靠种姜发家致富,也开始返乡种姜。7年间,他除在本村种姜外,还到附近的宜章县种了3年,生活越过越红火。

  在汝城,像王飞这样的种姜户比比皆是。汝城县地处罗霄山脉南麓,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境内冬暖夏凉,土质疏松肥沃,适合种植小黄姜,产品具有个头小、质地鲜嫩、辛辣味浓等特点。当地农户种姜历史上百年,逐渐发展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

  作为主产区的马桥镇,全镇共有近1万户涉足种姜,光是县内种植的面积就稳定在3万亩以上。基于生姜需要隔年轮种、本地土地不够用的现实,姜农们还纷纷走到广东省、江西省等地发展“飞地经济”。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汝城县已形成了以马桥镇为中心、覆盖全县村组的小黄姜产业格局。

  握紧“金钥匙”,共奔致富路。“汝城小黄姜在各地种植面积至少达10万亩,是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产区县,在省内外都有很好的口碑和知名度。”汝城县生姜协会会长朱万兵表示。

  冷链保鲜,小黄姜年产值20亿元

  “真是抱歉,冷库暂无空位,请不要贸然而来”“腾出空间后,再接收新姜入库”……连日来,位于霞留村部的汝城县小黄姜冷链集配中心,送货推车来来往往,人员进进出出,现场热闹繁忙,该中心负责人朱万兵的手机响个不停。

  

  “各地姜农都想送新姜过来贮存,但冷库早早预订一空。”迎来送往间,朱万兵陷入了“幸福的烦恼”,“看来我这条路子算是走对了。”

  每逢汝城小黄姜采收季,也正值全国生姜蜂拥上市期,销售难、价格波动大等问题在所难免。过去,为实现错峰销售、延时增益,当地农户一直靠挖地窖来贮姜,存在安全隐患,损耗也高。家乡姜农的“急难愁盼”,让一直在广东东莞从事小黄姜贸易销售的朱万兵牵挂不已。

  2021年6月,朱万兵返乡注册成立鑫隆农业开发公司,在县镇两级各方面的悉心帮扶下,投入7000万元在马桥镇霞留村新建小黄姜冷链集配中心,成为市内首家生姜冷藏、加工、销售的专业基地。如今,冷库不仅为本地姜农提供保鲜存贮服务,还以每公斤7至8元的价格收购了不少云南、贵州的生姜。

  近年来,汝城县通过积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在马桥镇发展种姜专业合作社46家,引进培育鑫隆、思德胜、辰逸、福源、姜来5家农业企业,共投资1.5亿余元,建成标准化小黄姜冷库8万立方米,为小黄姜产业延链补链,构建支撑。

  暖阳照耀下,位于马桥镇S346省道边的汝城小黄姜产业链开发项目新厂熠熠生辉,室内工人们正忙碌着收纳贮存新姜。“今年4月开始动工新建,没想到6、7月份就已经预订满了。”项目负责人何威介绍,一期项目2.8万立方米冷库10月建成,可储存小黄姜2万吨,眼下正满负荷运行。

  “马桥镇逐渐成为云南、贵州、山东、安徽各地品种的生姜集散地,大家都喜欢到这边进行集中交易,价格更高、贮存品质更好。”广东客商谢孝生今年收购了40万斤云南二黄姜贮存在何威的冷库里。

  “依托冷链保鲜,将生姜过去高达20%的损耗率减低至眼下的5%左右,把物理保存期延长至一年以上,助力产销两旺。”汝城县人大代表朱良兵投资新建了保鲜冷库后,除在马桥镇、泉水镇发展种植近100亩的小黄姜外,还到云南、贵州等地收购储存了10万多吨生姜待价出售。

  集链成群、集群成势。如今,汝城县小黄姜冷链集散产业园采取集约收购、统一储藏、集中销售,不仅解决攻克了新姜难藏、客商难买、农户难卖问题,还促推了小黄姜走俏长沙、广州、南昌、杭州、重庆等地,年产值达到20亿元,带动了1万多人务工增收。

  科技创新,生姜产业链全面开花

  “看看,我的脱毒姜种种出的小黄姜品相不赖、质地好,产量也高,抗病性强,可在相同地块连年种植。”站在自家生姜种植基地中,汝城县小黄姜品种脱毒与绿色高效栽培中心负责人袁军辉高举着鲜嫩的新姜高兴地说。

  过去,汝城小黄姜受姜种无性繁殖培植影响,体内病毒侵染积累、抗逆性下降,姜瘟和枯萎病随时入侵,相同地块只能隔年轮种,导致了姜农辗转奔波四处找地块、背井离乡异地搞种植,制约影响了产业发展。

  霞留村村民袁军辉,2021年9月成立郴州辰逸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汝城小黄姜产业园实施开展姜种脱毒与绿色高效栽培项目。去年,他投入使用脱毒组培实验室,在育苗大棚中完成第一批育种培育,今年又移栽到普通田地种植,获得成功。“相比传统姜种,脱毒姜种宛如生姜芯片,种植风险低,很划算。”袁军辉对脱毒姜种的推广应用信心满满。

  

  新品种、新技术,背后是科技支撑。近年来,汝城县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仅组织本土科技员积极参加上级培训班提升素能,深入农业基地开展悉心服务,还主动出击争取农业科技院校关心重视,组建科技专家服务队,开展姜种培育、产品研发等课题攻坚,不断促推小黄姜产业全链条发展。

  依托科技创新,汝城县福寿生姜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宋海剑,2022年引进设备,把次品姜加工成姜粉足浴包、泡足干姜片等产品,还开发生产了干姜片、姜茶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去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过去,农户手中的次品姜随意丢弃,影响卫生环境,如今通过加工利用变废为宝,提升附加值。”宋海剑颇为自豪地说。

  小黄姜,大产业。从过去单一种植直销,到如今产业链全面开花,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汝城县生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411/t20241108_334962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