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和农业农村“同频共振” ——专访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纲要》)发布,我国农业科技如何对标《纲要》,加快实现“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快速发展,记者专访了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
记者:在新发展阶段,农业科技面临怎样的新形势?
答:“十三五”期间,农业科技取得一大批标志性、突破性成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5%,支撑保障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整体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小。水稻、黄瓜、番茄、白菜、扇贝等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培育出一系列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和耐除草剂大豆新品种,寒地早粳稻、节水冬小麦、籽粒机收玉米、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并大规模应用等等。
实现“十四五”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驱动的农业科技变革对农业发展呈现系统性颠覆趋势。稳住“三农”这个全局的“定海神针”,守好农村“战略后院”,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国际竞争新格局对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提出新挑战,我们必须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同时要提高科技供给的适配性。
记者:对标《纲要》,如何实现“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快速发展?
答:《纲要》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的发展目标。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部署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点任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部署了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任务。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编制《“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对标建设农业强国和科技强国的要求,农业科技发展始终要坚持“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总定位,坚持保供增效与绿色发展相协调、坚持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相统筹、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坚持履行使命与激发活力相统一,围绕“突破、融合、重构、提升”四个要义,强化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
“突破”就是要突破种源等农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农业科学重大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突破农业产业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技术、产品、装备。“融合”就是要加强科企深度融合,加强科技与县域产业和村镇经济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要素与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重构”就是要重构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重构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重构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发展格局。“提升”就是要实现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实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效能大幅度提升。
记者:“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答:《纲要》明确“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农业机械化、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乡村基础设施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十四五”重点提升的八个方向,这也正是“十四五”农业科技发力的重点领域。
一是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在生物育种、农业5G应用、动物疫苗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力争跃居世界领先水平。二是更加注重产业应用。要在生物种业、智慧农业、农业机械装备、绿色投入品等领域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进一步提高。三是更加注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强化科企深度融合,完善支持政策,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记者:“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支撑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为抓手,落实“两藏”战略,抓住两个要害。一是开展生物育种创新,培育突破性、源头性新品种。二是加快东北黑土地保护、土壤质量提升、耕地地力培育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确保耕地稳数量、提质量。三是聚焦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在理论规律、机理机制等方面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四是在绿色高效种养、资源高效利用、重大风险防控、机械装备与智能化、宜居乡村建设等领域加快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五是持续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六是组织专家团队下沉中心,打造1000个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镇),提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产业技术水平。七是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精准对接需求,打造100个科技支撑“一县一业”集聚发展的示范县,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技术水平。八是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巩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九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强化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十是抓好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秸秆农膜利用,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记者:“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您认为如何重构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
答:“十四五”时期,要着力构建主体明确、层次清晰、分工协作、运行顺畅的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设施、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行业重点实验室、地方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形成国家地方互动联建、政府企业共享共建的平台体系,建设一批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在生物育种、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贮运等领域,遴选支持一批45岁以下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培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力量。
二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健全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市场化服务力量为重要补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充满活力的“一主多元、一性三化”农技推广体系。全面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示范推广一批引领性技术、主推技术。提升农技推广机构能力水平。引导农业科研院校开展科技服务。壮大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完善提升产业顾问制度。
三是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推进高素质农民制度建设,加快建设高素质农民队伍。建立现代农业农村科普体系。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科普制度体系与人才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形成社会、公众与科学相互交织、互相促进的制度文化,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
四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创新“揭榜挂帅”“赛马争先”等新型科研公关组织方式。加快科创中心、科技联盟的建设,推进科企、科技与县域产业、村镇经济、科技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原文链接:http://ddsnyncj.dandong.gov.cn/html/35/20213/2c3279b0b059b2665593834a264d7de6.html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