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情:我省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
从省植保总站了解到,我省植保专家根据近年我省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和种植品种等因素,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18-2019年度我省小麦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赤霉病有偏重以上流行的可能,土传病害(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明显上升,小麦蚜虫偏重以上发生。专家预计,全省小麦主要病虫发生总面积约为9000万亩次。
选用抗(耐)病品种
专家建议,我省小麦主产区应大力推广应用对赤霉病抗(耐)性较强的品种,其中沿淮淮北压缩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淮河以南压缩中感以上品种种植面积,全面提升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同时,兼顾选择对小麦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的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大力推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技术,农户可选用悬浮种衣剂苯醚·咯·噻虫、烯肟·苯·噻虫、噻虫·嘧菌·咪鲜胺,或苯醚甲环唑、或咯菌腈、申嗪霉素等,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少病菌侵染。地下害虫常发地区推行杀虫剂拌种防治技术。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或辛硫磷进行拌种。拌种时注意把握药剂用量,防止产生药害。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地区,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于耕地前撒施。
健身栽培适时防治
植保专家建议农户,应适期适墒适量适法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力争苗全苗匀苗壮;合理运筹肥水,科学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小麦抗逆性。重点抓好小麦播种期、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和抽穗扬花期3次病虫害总体防治。小麦播种期作好种子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等;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为主治对象,兼治麦蜘蛛、苗蚜等其它病虫;小麦齐穗见花期,以赤霉病为主实施总体防治,其中淮北麦区以赤霉病、穗蚜为主实施总体防治,因地制宜兼治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颖枯病、吸浆虫、灰飞虱、粘虫等。
主要病虫防治到位
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上,农户可在小麦齐穗见花期,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持效性较好且对锈病、白粉病有兼治作用的复配药剂,如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唑醚·戊唑醇、唑醚·氟环唑、苯甲·多抗、苯甲·丙环唑、戊唑·百菌清、戊唑·福美双、丙环·福美双、甲硫·戊唑醇、咪鲜·甲硫灵、井冈·蜡芽菌等,或选择氰烯菌酯单剂与戊唑醇等混用,兑水喷雾预防。优先选用适用于统防统治作业的悬浮剂或悬乳剂等液态环保型药剂剂型。若花期多雨或多雾露,应于第一次用药后5天左右,再喷施防治一次,根据气候变化等视情开展第三次防治。首次防治应足量用药。
对于小麦纹枯病,农户可在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施药防治,防治指标为病株率10%。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丙环唑、烯唑醇、井冈霉素A、丙环唑等药剂。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施药后10天左右再防一次。遇涝时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结合预防小麦赤霉病,开展对小麦锈病、白粉病的兼治。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立即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可选用烯唑醇、三唑酮、丙环唑、腈菌唑、醚菌酯、氟环唑等药剂喷雾防治。重病田块在前次喷药7-10天后再防一次。
在小麦蚜虫的防治上,农户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重点保护好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草蛉等优势种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00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 (苗期300头/百株,穗期500头/百穗)、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噻虫嗪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兼治麦田灰飞虱。后期穗蚜发生量大时,可选用高氯氟·噻虫、联苯·噻虫胺、联苯·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
在小麦红蜘蛛的防治上,可选用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鉴于防治小麦红蜘蛛登记药剂品种少,生产上也可适当选用其它作物登记的杀螨剂。对于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农户可在成虫盛期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吡虫啉、氯氟·吡虫啉、倍硫磷等对水喷雾防治。
原文链接:http://xxgk.bozhou.gov.cn/XxgkContent/show/1001488.html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