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征求《黄山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告

时间:2021-07-15 来源:黄山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黄山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建议。相关意见建议请于8月14日前以电子邮件或信件邮寄方式反馈至市农业农村局综合规划科。(地址:屯溪区徽山路16号,联系人:张丽静,联系电话:2355247,邮箱:1006189084@qq.com)

  

  附件:黄山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征求意见稿)

  

  2021年7月14日

  

  附件

  黄山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目标。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三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为描绘好战略蓝图,强化规划引领,根据《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黄山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要求,旨在总结“十三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经验,分析客观环境,提出未来五年农业和农村领域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要举措和重大项目,为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特编制本规划。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年限为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为主引擎,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始终把茶叶作为山区生态富民的支柱产业,以全产业链有机化为抓手持续推进茶产业发展,茶叶产量、产值稳定占比全省三分之一,茶叶出口占全省的80%,全国的七分之一。全市茶园面积80万亩,2020年茶叶产量4万吨,产值38.8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8.6%和25.2%。茶叶综合产值达150亿元。被誉为“中国名茶之都”。山泉流水养鱼产业已成为我市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新兴产业,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草鱼价格达到每斤80元,“草鱼”变“金鱼”。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到243万亩。

  二是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新安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实现了建档立卡、证注销、船回收、网销毁4个100%。在全省率先构建“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体系,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达80%以上。农药化肥“两减量”、秸秆粪污“两利用”水平保持全省领先,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1.3%和98.3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目标顺利完成。休宁县获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81个,面积126万亩。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模式,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000余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三是农村产业融合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826”行动计划,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2家。屯溪区农产品加工集群和歙县薇薇茶业等6家企业分别入选省“五个一批”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强园和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6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34家。徽茶产业集群获批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国家级产业强镇项目2个,省“特色产业+金融+科技”发展试点3个,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省级4个。拥有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20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20.81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058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222亿元。

  四是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骨干力量,全市家庭农场达14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02个。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发放权证30.4万本,颁证率99.98%,摸清了承包地底数,让承包农户吃上了“定心丸”,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抵押融资,推动了农业人口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全市耕地流转面积57.8万亩,流转率达35.0%。歙县、休宁县列入全省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界定集体成员117.5万人,股份量化资产17.6亿元,发放集体组织证书705本,发放股权证35.8万本。681个村开展了农村“三变”改革,占总村数的98.8%,通过“三变”改革,村均集体增收3658.05万元,户均增收208.46元。组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培强、千村扶优、万村提升“百千万”工程,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村,2020年底集体经济强村达89个。

  五是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全面完成46.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10万亩。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市主要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3%,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已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613个,覆盖率达88.71%。与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合作,启动建设基于蚂蚁区块链的农产品溯源平台。加快茶叶机采、茶园深耕施肥等适宜山区特色的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6.3%。

  六是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1872元增加到2020年的18311元,连续保持全省前5位。深入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带动扶贫对象人均直接增收2103元。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PPP项目建成运营,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域化和无害化两个“100%”,乡镇政府驻地、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3年1137.9公里建设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累计解决3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7%。

  七是脱贫攻坚任务取得突破进展。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抗补促”专项行动,歙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获国家发改委表彰。大力开展消费扶贫,扶贫产品销售额12.72亿元,243户脱贫不稳定户全部消除返贫风险,725户边缘易致贫户全部消除致贫风险,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3万元,贫困村年均集体经济收入22.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面消除。

  八是乡村治理成效显著。黄山市徽州区入选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县名单;歙县深渡镇定潭村、黟县宏村镇雉山村、黄山区耿城镇沟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扫黑除恶” 取得阶段性战果,群众安全感测评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市信访总量大幅下降。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5,跻身中国“绿都”综合评价前四。

  (二)机遇挑战

  展望“十四五”,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面临重要机遇。

  一是“五期交汇”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孕育新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点领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三农”发展系列难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建设需顺期开局交汇过渡,精准脱贫任务需按期完成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猛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适期深化的关键历史节点,“五期交汇”为科学谋划、顺利推进“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孕育新机遇。

  二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新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 -2022 年)》。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作为 2021 年中央 1 号文件发布,同年2月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实施。标志我国乡村振兴迈入高速发展期,加之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征程。黄山市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依托优质生态本底资源、丰富的乡村景观,立足时代战略背景,提出更高的发展任务,从而激发乡村内生活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强,推动黄山高质量发展。

  三是“长三角一体化”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空间。我市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及融入杭州都市圈系列政策的出台,为黄山农业农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为我市在引进项目、争取资金、创新制度、协调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为实现与长三角区域在农产品供给、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方面合作提供了契机。

  四是“三大驱动”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新消费的崛起,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例,已由原来的单纯休闲旅游,逐步拓展到文化传承、生态涵养、农业科普等多个方面,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市场和消费驱动力不断增强。加之近年来黄山市交通格局重大变化,省第二个“米”字型高铁城市,省重要航空口岸等使其区域优势更加明显,极大开拓乡村旅游市场空间。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进步为主要支撑的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在推动流通模式变革创新、提升消费者参与度和体验感、促进供给侧和需求侧贩驱动力不断增强。

  我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资源要素瓶颈与农村公共服务欠帐并存。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发育尚不充分,尤其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滞后,直接影响到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导致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我市在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与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并存。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我市农业产业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农产品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滞后,附加值低,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功能互补和深度融合还有待挖掘,农业的科技教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附加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拓展和提升。

  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不断加大。依靠家庭经营收入增收面临巨大挑战,来自外出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增幅放缓,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变窄,财产性收入占比较低,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度加大。

  四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与外出劳动力不稳定并存。人口结构变迁趋势明显,劳动力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和劳动力更加向城市群、都市圈集中,农村劳动力短缺情况愈加严重。此外,青年农民务农积极性明显下降。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老龄农民对现代化科技和业态掌握能力有限,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之农业劳动力进入城镇非农产业,多数从事简单的、机械的、低水平的劳作,就业稳定性较差,农业劳动力老来返乡趋势明显。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制度保障,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农村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在供需匹配、要素配置、投入产出、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加快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农业农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全市农村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规章制度,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重提升农民素质,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全市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黄山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增强我市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和资源在市场化下的科学配置。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建示范基地,通过规划指导引领村组集体经济和农户同步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宏观调控、支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主体有活力、管理有规范、制度有保障的现代管理机制。

  (三)发展目标

  ——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创新驱动和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兴旺的“富裕乡村”。到“十四五”末,农业总产值突破130亿元,年均增速稳定在3%以上,其中一产增加值达到78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8:1。

  ——农村生态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科技型、高效型、绿色型、生态型现代化农业,到“十四五”末,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民生活现代化。着力于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民生保障水平,到“十四五”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6万元,年均增速稳定在8%,实现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低保农户基本消除,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美丽乡村现代化。坚持全方位提升、全域化推进、全要素整合、景区化打造,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创建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到“十四五”末,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达标率达到100%,100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建设,打造10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建设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

  ——城乡融合现代化。深入推进道路、交通、教育、旅游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到“十四五”末,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和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

  

  (一)实施粮油及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行动。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高标准农田、蔬菜基地建设为核心,严守耕地红线,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抓好粮油和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

  1.全力抓好粮油生产。在全市46.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产粮乡镇,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立形成“明确事权、改革产权、多元投入、建管结合”高标准农田建管机制,实施好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十四五”末,全市建立优质特色粮油生产基地4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9万吨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基地28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规模达到61.82万亩。

  2.全力推进“菜篮子”稳产保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蔬菜基地建设,稳定扩大蔬菜播种面积,保障市场供应。积极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到“十四五”末,全市蔬菜基地发展到5万亩,其中,大棚等设施栽培发展到2.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2万亩,年产蔬菜45万吨,生产发展具有黄山特色的黄山香菇、黄山木(石)耳为代表的袋料食用菌580万棒,年产鲜菇0.435万吨。

  3.坚决守住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严格执行“六个严禁”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耕地撂荒情况跟踪监测和督促检查,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制定出台利用撂荒地种粮的支持政策,重点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撂荒地种粮的给予补助。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监测监管机制,从严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强化耕地保护执法监督和目标考核。

  (二)实施茶产业提升行动。坚持把茶产业作为“两山”有效转化的最好路径、作为“三产”融合的最佳载体、作为全市乡村产业兴旺的主导产业。以打造徽茶产业集群为核心,围绕产业基础再造、全域茶园绿色防控、茶叶加工升级、市场主体培育、营销渠道拓展、公共品牌提升、集群平台构筑、数字茶业与科技创新、茶文旅融合、茶产业联合体共建等十大工程,加快实现产业升级、产业主体、产业融合和品牌提升等四个方面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到“十四五”末,茶叶产量达到5万吨,茶业一产产值每年增加2亿元以上,力争达到50亿元。

  1.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建设。全面推广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集成农残检测、政策性保险、行政执法、优质优价等保障措施,全域实施茶园绿色防控工程。到“十四五”末,全市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100%,农残欧盟标准达标率85%以上。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进茶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生态茶园建设,着力名茶品种资源保护繁育与推广,加强柿大茶种、黄山大叶种、祁门槠叶种等本土当家品种的选育和繁殖。推广林、茶、草并存的生态立体种植模式,鼓励茶园间(套)作乔木林和绿肥植物,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集中连片推进“百里画廊”坡改梯。以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加快“机器换人”进程。坚持“小产区”生产理念,重点打造黄山毛峰茶产区、太平猴魁茶产区、祁门红茶产区、屯绿(出口眉茶)产区、歙县大方茶产区、歙县滴水香茶产区、黄山松萝新安源有机茶产区、黄山白茶产区、黄山珠兰花茶产区、黄山黑茶(安茶)与石墨茶产区等十大核心基地。强化质量管控,实施数字茶业与科技创新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嵌入茶产业发展,建设智慧茶园示范基地5个。加快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从种植采摘到生产加工、从仓储物流到流通销售的全程追溯链条。建设黄山名茶“茶云”大数据中心,融合“云上茶园、云上茶品、云上商城、云上组织、茶业信息、徽茶文化”等板块,面向政府、茶企、社会公众、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的信息服务。

  2.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主体建设。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小微茶企,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加快培育家庭茶场。围绕龙头企业发展的短板,推动技术升级,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茶叶知名企业落户,扩大示范引领效应。到“十四五”末,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230亿元,超亿元茶企达到20-25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2家,加快推进全国优势特色现代徽茶产业集群建设,实施集群平台构筑工程。围绕建设徽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与产业园、产业强镇一体化推进,构建多元发展格局。到“十四五”末,全市茶产业加工业集群产值10亿元以上的达到6个,其中产值3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2个。强化利益联结。大力发展茶产业联合体共建工程,建立农民分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果的利益保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茶园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力争茶园流转型、服务带动型茶园占全市60%以上。

  3.以提升三产联动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建设。围绕茶叶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深入推进茶叶加工升级工程。利用充足的夏秋茶原料,加快推进茶叶精深加工,大力开发速溶茶、茶酒、茶化妆品等,积极开发茉莉花茶等花色品类,创新研发珠兰花茶等形形色色的花草茶,不断创新袋泡茶的花色品种,做好茶花、茶籽、茶渣等茶资源的利用。按照“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全面推进全市茶叶初精制厂清洁化、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深入推进茶文旅融合工程,高起点规划建设黄山茶业城市综合体,着力在城市茶文化氛围营造、茶旅游上实现突破,不断放大“名茶之都”的核心影响力。开展包装设计和内容创意,大力实施茶叶伴手礼、“后备箱”行动。借助全域旅游平台,全面整合茶文化+旅游资源,培育15条茶文旅精品线路,串线成面,打造中国徽茶旅游基地。坚持“姓茶”“姓农”,积极打造一批茶乡主题小镇,到“十四五”末,规划建设20个格局特色的黄山茗茶主题小镇,20个休闲茶庄或主体庄园。

  4.以提升市场占有率为核心,加快推进品牌提升建设。推进品牌塑造、品牌整合、品牌营销,实施公共品牌提升工程。培育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利用传统名茶联盟平台,不断扩大影响力,推进以区县为单位创建和提升茶叶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建立健全管控制度,加大品牌维度力度,强化公共品牌保护和利用。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筹办黄山茶叶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以传统主流媒体或新型媒体为宣传推广平台,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扩张,提高黄山茶在国内外市场的美誉度。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打好开发市场的组合拳,实施营销渠道拓展工程。巩固提升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正确引导和运用好网络营销平台,发展高效电子商务。“十四五”期间,茶叶网络销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

  (三)实施精致农业提升行动。以效益优先为导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优农、品牌强农,大力发展精致农业,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强化品种、品质、品牌的“三品”联动,不断增强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1.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独特的生态优势,推行农业全域有机化生产,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突出茶叶等主导优势产业,统筹安排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粮食作物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协调发展,加快形成茶菊林为主、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的新格局。强化规划布局,完善投入机制,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做优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针对我市农产品品种多、基地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的现状,依据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按照“一县一业(特)”“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发展有机茶、泉水鱼、干鲜果、皖南花猪、皖南中蜂、黟县“五黑”、竦塘小黄牛、徽菊、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做大规模、做优品牌,力争“十四五”末,实现特色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中药材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产量2.9万吨;菊花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竹园发展到120万亩,干果园发展到15万亩,全市木本油料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水果面积13万亩,产量超过6.5万吨,优质果率提高到80%以上;皖南花猪年出栏8万头,年产有机猪肉4000吨;皖南中蜂蜂群数量6万群;泉水鱼产量3000吨,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大力支持发展鳜鱼加工,形成年产10万吨臭鳜鱼加工产能,打造全国最大的臭鳜鱼加工基地和流通集散地。“十四五”末,建设300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培育一批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村,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40个,全市建成各类特色产业基地250万亩,绿色食品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

  3.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开展黄山及重点名茶产区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依托安徽茶科所和安农大,建立黄山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圃、中国名茶良种园及茶树种质资源圃。利用先进的组培和扦插繁育技术,建设黄山贡菊良种繁育基地,逐步淘汰传统分株繁殖方式。强化皖南花猪、皖南中蜂、皖南黄牛、黄山黑鸡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强省级保种场、保护区建设,持续深化生猪、肉鸡等畜种遗传改良计划。加快推进祁门“白鹇鸡”品种认定及开发利用。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安江等水域土著鱼类保护力度,实施光唇鱼、倒刺鲃、宽鳍鱲等优质品种人繁技术攻关。

  4.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积极推进与长三角地区质量安全互认、产品销售互通,构建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格局。全面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合格证生产主体名录数据库,将需要纳入的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力争纳入合格证的生产经营主体尽量做到100%使用合格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继续发挥乡镇快检系统作用,鼓励和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国家和省追溯平台注册登记并开展产品追溯,大力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诚信档案,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名单”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每年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年确保不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5.大力培育农业品牌。强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黄山贡菊等公共品牌保护,建立“一个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的公共品牌管控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强“田园徽州”绿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积极推进山泉流水养鱼申报世界遗产。支持龙头企业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进出口贸易,鼓励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充分利用各类展会和宣传媒体,深度挖掘农业品牌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加大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动“三品一标”生产经营主体建设,进一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特色农产品品质评价,建立品牌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品牌含金量。到“十四五”末,全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系列认定登记农产品达到50个,中国驰名商标达12个以上。

  6.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借助省级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作用,通过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积极推进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黄山健康职业学院等属地高校资源优势,着力在新品种引进选育、农业集成技术、绿色发展模式、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攻关,共建教学科研实习和农业示范推广基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并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继续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户建设,不断改进推广方式,推动先进技术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方式。健全农业科技领域分配政策,落实科研成果转化及农业科技创新激励相关政策。到“十四五”末,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比例达到60%。坚持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村茶菊加工燃煤替代项目、山区机械化推进项目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项目,积极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到“十四五”末,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8%。

  7.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围绕动物疾病、植物病虫害和农业气象、地质灾害,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养殖、屠宰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加快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完善害虫观测设施设备,构建覆盖全域的病虫害监测网络,强化重大病虫害防控,构建以专业化组织、家庭农场、种田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为主体的病虫害社会化防控体系,夯实农业防灾减灾的基础条件。

  (四)实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1.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重要指示精神,抓好歙县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推进黟县、徽州区西溪南镇、休宁县鹤城乡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合作,建设和实施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平台,加快实施六百里茶业区块链溯源项目建设,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全市培育农业物联网示范点25个。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导和运用好“网红经济”,积极开展直播带货,打造县级以上直播基地2-3个,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农业企业电商销售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30亿元。

  2.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发挥农村“山水、文化、生态”三位一体优势,把乡村旅游作为战略支柱产业来抓,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开展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作。坚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依托,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创建工程,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湿地观光、休闲运动、创意农业、夜间经济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研学度假、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生态教育、夜购产品等服务。推动实现从农业(中草药的种植采集)到文化旅游业(高端疗养服务、健康养生度假)的融合发展,构建包括中医药康养旅游、山地康养旅游、田园康养旅游等具有黄山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康养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我市“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支持有条件的村有序发展特色休闲旅游,创建一批A级景区村庄(乡镇),示范带动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实施徽风皖韵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持续推进歙县“蓝田桃源”、“四月乡村”以及祁门县“十里茶乡”田园综合体建设。继续抓好20个重点区域油菜优质高产示范片,积极利用歙县枇杷节、祁门红茶节、猴魁开园节、黟县桃花节等农业节庆活动,开发包装一批茶乡游、菊乡游、油菜花海游、竹林氧吧游等生态旅游业态,完善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支持农民发展休闲农庄和农(林、牧、渔)家乐,组建完善休闲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区。分批创建休闲农业园区、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重点县(镇),到“十四五”末,创建3个国家级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次突破5000万人次。

  3.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一手抓招大引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黄山,投资农业农村;一手抓本土企业培育,加快企业技改步伐,鼓励企业重组兼并,壮大企业规模,到“十四五”末,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0家,超10亿元龙头企业3家,超亿元龙头企业50家。深入推进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十四五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300家、家庭农场2200家(其中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60家、190家),加快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产业联合体,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到“十四五”末,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80家。

  4.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在现有物流体系的基础上,统筹整合物流资源,完善升级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实现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契机,加快茶叶、菊花、果品、蔬菜冷链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加强与沪苏浙农批市场、电商平台、生活商超等对接合作,做好销地与产地冷链衔接,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五)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牢固树立和坚定践行“两山”理论,深入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高标准打造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巩固农药集中配送成果,不断提高配送农药市场份额。全面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探索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控制病虫危害损失在5%以内。建立完善有机肥替代长效机制,创建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片,集成推广有机肥实用技术模式。建立化肥施用定额制,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

  2.推进秸秆粪污“两利用”。以粪污无害化处理、粪肥全量还田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理、以用促进、利用优先,促进畜禽粪肥低成本还田利用,积极稳妥推进养殖污染治理,建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新体系,到“十四五”末,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5%。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不断提升秸秆“五化”利用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3.深入推进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渔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禁捕退捕阶段性成果,重点聚焦“船网处置、渔民安置、执法监管”三大核心任务,围绕“证注销、船收回、网销毁、人安置、有保障、无盗捕”目标,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并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坚决打赢全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攻坚战。

  (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认真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美丽乡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做法,按照串点成线、连片扩面的理念,通过乡村规划提升、村庄品质建设、建管体制优化、乡村内力激活,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品质品牌、常态长效、美丽经济以及惠及范围等方面,努力构建风景美、功能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镇和村庄美、田园美、生活美的景区村庄。

  

  1.实施村庄规划管理和驻地承载力提升工程。统筹县城、乡镇、村庄规划建设,统筹城镇和乡村发展,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乡镇服务农民区域中心地位,提升乡镇政府驻地承载力,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的示范区;合理优化村庄布局,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逐步构建“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体系。保持敬畏之心推进徽州乡村建设,编制实用性城镇开发边界内和村庄内详细规划。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发展需要,按照特色保护、集聚提升、城郊融合、搬迁撤并的思路,构建具有徽州特色的差异化乡村发展格局。优先安排2021年、2022年美丽乡村村庄规划编制,加快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编制。

  2.实施美丽乡村品质提升工程。以行政村、乡镇为单元,以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为重点,整合美丽乡村、自然田园景观、百佳摄影点、中国传统村落、特色文化旅游、精致农业等资源优势,抓好品质村庄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美丽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体系、文化乡村品牌打造等,持续深化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到2022年,全面完成布点中心村达标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完成100个左右中心村达标建设和100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10条,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3个。

  3.实施乡村整治扩面提升工程。高质高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以“五清一改”为基础,以农村“三大革命”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等自然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空间、提升村容村貌,力争到“十四五”末,全面完成200人以上自然村系统整治,并向200人以下自然村覆盖延伸,着力创建一批美丽宜居村庄。

  4.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提升工程。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行、共建共管的原则,以农村厕所保洁、村容村貌美化、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等为重点,加快完善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得到农民支持、能够有效运行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细化责任分解,坚持省市统筹调度、县(市、区)责任主体、乡(镇)村实施主体,探索建立农户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经费保障制度。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社会化运作模式,鼓励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绿化养护等公共服务。全面推广“生态美超市”“生态红包”,整合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网络和农村生活垃圾兑换渠道,打造“垃圾兑换超市”升级版、拓展版。深化贯彻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改革指导意见,细化配套措施,制定管护制度、标准和规范,总结提炼一批美丽乡村基础设施管护典型案例,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农村特点的多样化运行管护方式。

  (七)实施深化农村改革行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制度。在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村级组织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加快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防、代收等生产托管服务,带动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到“十四五”末,土地规模经营达到50%以上。

  2.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等股份权能,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激活农村要素市场,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转,逐步构建起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建设,探索通过资产运营、乡村旅游、特色农业、股份合作、抱团发展等有效路径,推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全面消除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村、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超过140个,占比达20%。

  4.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全面落实宅基地乡镇政府审批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总结推广歙县、休宁盘活闲置农房试点经验,完善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机制。加强农村宅基地执法管理,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坚决遏制农村新增违规建房行为,力争形成布局合理、审批规范、风貌可控、村庄美丽的农村建房格局。

  5.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到“十四五”末,以党的基层组织为统领,村(居)民委员会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群团组织为纽带、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基层组织体系基本健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推动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挖掘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乡贤文化大力推进法治乡村、文明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开展基层小微权力治理,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建设。

  (八)实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行动。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兜住兜牢农村弱势群体生活底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参保缴费激励机制,鼓励各区县提高缴费补贴标准,引导广大农村居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促进人均缴费水平提升。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推进经办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扎实有序开展“四个不出村”建设,为参保居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础水平,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以增加个人账户积累。创新关爱服务模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三留守”人员提供关爱服务。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

  2.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将稳就业、稳定劳动关系放到突出位置,加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力度,严格落实“一金六制”制度,做到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健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资源。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农民工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制度,落实《工伤保障条例》,实现工伤保险对农民工全覆盖。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保障体系,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

  3.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落实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优化政策扶持,健全“互联网+农民工”服务体系,继续举办农民工就业专场招聘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举办好农民丰收节和各类农特产品展销会,抢过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健全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农村闲置农房、宅基地盘活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九)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行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保证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1.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城乡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实施乡村教育提升、健康乡村、农村养老、农村生活综合服务等计划,合理配置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教育信息化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就学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县级医院与镇中心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加快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县乡政策服务向行政村延伸,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能,尽量让群众办事不出村。

  2.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坚持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机制,统筹规划城乡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物流、垃圾污水等城乡基础设施,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城郊村、中心镇延伸。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明确乡村基础设施产以归属,完善管护措施,落实政府、自然村、社会化服务三级管护责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提高管护质量。探索财政补贴、村集体补偿和农户缴费合理分摊机制,完善农民以筹工筹劳筹资方式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管机制。

  (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分类做好统筹衔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政策完善优化的具体实施办法。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巩固情况等实施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从就业需要、产业发展和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完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持续稳定发挥作用。发挥保险在防致贫返贫中的作用。

  2.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产业支撑,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深入开展农副产品产销对接行动,推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强化稳定就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做好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援助服务。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改善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3.常态化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帮助其发展产业、参与就业。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无法通过产业就业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的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人口,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对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按规定给予相应的专项社会救助。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事故,或受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以及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按规定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在低收入人口较多的村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

  4.坚持分类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工程。以区位条件优越,县域经济发展质量高,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好,基本没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屯溪、徽州两区作为先行示范区。要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探索经验、率先突破、走在前列,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力争到“十四五”末,一批资源条件好、地理位置优、产业发展旺、集体经济强的乡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较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黄山区五区县作为正常推进区。要用好现有政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由易到难、持续发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十四五”末,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系初步建立,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区县要结合自身实际对101个乡镇和689个行政村进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梯次推进。开展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活动。

  5.坚持多方参与帮扶机制。推进实施千名干部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工程,选派专技人员到村帮扶指导,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联动帮扶机制。深化“一抓双促”工程,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强脱贫村党组织建设。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确定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集中支持,探索经济强镇与薄弱地区的结对帮扶、优势互补新路径。继续拓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百企帮百村”“百社进百村”成果,加大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以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加强金融惠民利民,促进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探索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径。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方位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相关决策部署,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围绕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谋划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重大工程任务。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完善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支撑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强化惠农政策监督落实,确保惠农政策全覆盖。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保障和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投入只增不减。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围绕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农村水平,逐步提高普惠金融受益面。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实现“劝耕贷”全覆盖。积极推进农业“基本险+大灾险(补充险)+商业险”三级保险试点,探索开展收入保险、价格保险、完全成本保险,积极开发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坚持集约用地原则,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公平合理的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积极保障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三)强化人才振兴。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工程,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开展“徽商回归”行动,积极吸收一批心系乡土、有公益心的社会贤达等“新乡贤”带资本、带技术返乡,投身乡村建设。鼓励支持本地民众尤其是青年创新创业,积极投身特色种养、旅游开发、农业精深加工、传统工艺生产、文化创意设计、新经济等领域,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物,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汇聚创新创业创造的强大动能。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实施优秀人才示范引领工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实际,按季节、作物种类等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培养本地技术人才。

  (四)强化项目支撑。围绕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积极推进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造血型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在茶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数字农业、冷链物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补短板等方面,扎实谋划储备一批牵动性强、质量高的农业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

  (五)强化法治保障。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紧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依法执行现行涉农法律法规,行使各项职能职责。对上级完善乡村振兴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措施,要及时研究制定能够在黄山市落地的贯彻落实意见,推动涉农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加强区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规范乡村市场秩序,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农资质量、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植物检疫、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退捕等重点领域执法。推进涉农“放管服”改革,持续简政放权,及时取消、下放、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落实优化审批服务等改革措施。

  (六)强化绩效考核。要积极推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实施考核监督和激励约束,将规划实施成效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制定分工落实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拿出可执行、可操作的实在举措,确保质量和效果。从实际出发建立规范实施督促检查机制,加大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组织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完善规划内容,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地、取得实效。


原文链接:http://nync.huangshan.gov.cn/tzgg/8905656.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