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沃野平畴织锦绣 美丽乡村入画来

时间:2021-07-15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近年来,江陵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

  产业规模有序扩大、农业品牌逐步打响、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首次考核、全市2020年度乡村振兴工作综合考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检查和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拉练评比中,江陵县均取得可圈可点的成绩,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

  聚焦基层党建 引领乡村振兴

  盛夏时节,熊河镇两湖垸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广场前的池塘波光粼粼。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广场右侧,矗立着一家红色农资超市。广场左侧的民主法治乡风馆,是全村党员群众的精神家园。一条向广场左前方延伸的党史文化步道连接起新近完工的“五老讲堂”,村民又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争取,资源下移,江陵县累计投入资金2.5亿多元,大力实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改善支部为民服务的硬件设施,实现全县99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覆盖,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达标率100%,红色阵地的“五个中心”作用进一步发挥。

  坚持把村干部培养成人居环境整治领头雁,创新“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思路,出台《新时代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政治建设的意见》,全面建立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5”管理体系,有力地激励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调整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13人、驻村队员20人,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培训2期,“红色头雁”领航能力持续增强。

  2018年,杨长波作为江陵县第一批公开选聘村支书,赴白马寺镇曲垸村走马上任。面对“一穷二白”的软弱涣散村,杨长波充分发挥村区位优势,清三资、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产业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2020年,曲垸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翻了4倍,群众齐声称赞“村子变美了,生活变好了!”

  聚焦特色产业 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江陵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经济新发展。以常规种植向特色种植进行调整、以散户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调整、粗放种植向品牌化种植调整。江陵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粮、油、水产”+“黄桃、稻虾、金菊、食用菌、吊瓜”等“3+N”的产业格局。全县土地流转率82%,有36个千亩以上示范产业基地、3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7万亩、黄桃2万亩、金菊1.8万亩,食用菌栽培达863万棒,蔬菜种植面积达6万亩,西甜瓜等其他经济作物面积达5万亩,“双低”油菜27.3万亩、年产量5.46万吨。同时,江陵县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同年被评为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江陵县培育了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度假、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8个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初具雏形。在六合垸管理区,“幸福宜居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打造集旅游工厂带货、低空滑翔体验、农家乐、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田园休闲观光带;构建以幸福小区、六合小区、文化广场、谢家渊(樱花谷)、瓦台垸湖为主的农垦新村风貌示范带;依托白鹭湖湿地生态保护区、白湖生态农业发展自然原生态体验景观带。

  黄桃产业是江陵的特色产业。江陵县扩大种植面积,规划建成黄桃产业园,延伸黄桃产业链。三湖管理区深耕黄桃产业,凭借“公司为龙头+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运营模式,着力围绕“桃花观光欣赏、桃园综合利用、桃果精深加工、桃枝变废为宝”发展思路,不断挖掘黄桃的经济价值。

  如今,优质的黄桃鲜果通过电商网络渠道进行全国销售,余下的鲜果加工成黄桃干、黄桃酒、黄桃罐头,还有黄桃茶、桃胶等黄桃产品也被摆在了消费者面前进行销售,这样既延长了以黄桃为主打品牌的产业链,又拓宽了黄桃产业增效渠道。

  未来,三湖黄桃的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新品种引进将使鲜果售卖期由1个月变为3个月,黄桃饮料等更多黄桃深加工产品的陆续上市将进一步带来更多的产业价值。

  三湖管理区以黄桃产业为依托,逐步完成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卫生城镇、森林城镇、擦亮小城镇建设及黄桃特色小镇创建。

  聚焦人居环境 绘就生态美画卷

  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江陵县在路、水和厕所改造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建设上下足功夫。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江陵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设资源路、打通旅游路、延伸产业路,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修好通村路,为产业发展筑牢交通基础;提档升级村内主要道路,美化村容村貌、方便村民出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完成149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村内主要道路硬化率达100%,村村通客车率达100%,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网络,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江陵县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2020年以来,江陵县累计清除桥涵阻水物及水面垃圾3837处,清除1055条渠道水葫芦、水花生,总长度达2212公里,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被评为省级河湖长制示范县。

  曾经,普济镇田家坊村脏乱差,特别是村里有处黑臭水体难以治理,令村民苦不堪言。2020年,该村将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合进行,清理清除水塘四周杂物、瘀泥,生态护坡,种植水生植物3000多平方米,水生浮岛88平方米,疏通连灌渠,净化水体体质;同时新建全村生活污水管道、进行厕所改造,上线1套一体式污水处理系统。

  如今,一塘死水变成了一处水清景美的村民休闲小花园,田家坊村成了“清水涵乡愁、风光无限美”的明星村。

  积极做好“厕所革命”工作,全县共完成公共厕所203座,其中农村公厕127座;农户无害化厕所建改36622座,其中一体化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建改模式30754户、进集镇污水处理管网5868户。进一步健全了农村无害化户厕与公厕管护制度,逐步完善了考评和维管体系。

  资市镇正以西干渠系统治理工程项目实施为契机,依托集镇污水管网和“厕所革命”项目建设,全方位、无死角地管控原本将直排入河的污水,“一河两岸,三桥十景”的美丽景观初见雏形。

  聚焦人才培育 助力高质量发展

  肯干事、能干事,人才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保障。江陵县拿出真金白银,加大对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资金投入。为解决乡镇青年人才住宿困难问题,投入近2000万元,以人才公寓户型为标准,配齐家具家电,在全县6个乡镇建设完成周转房133套,确保乡镇青年人才人均1套标准化周转房。

  江陵80后小伙王文成,2008年大学毕业,看到了家乡的发展潜力后,他怀着建设家乡的美好心愿返乡创业,建起了合作社和冷库。

  经过几年的发展与沉淀,2013年,王文成开始发展生猪屠宰。2014年,荆州市丰泽园生态农业园落地江陵县乡村振兴示范点——荆大颜片区的郝穴镇颜闸村。

  2016年,以丰泽园生态农业园为基础,王文成开始试水生鲜直营。2018年,他再次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家禽屠宰行业。2020年,王文成联合荆州市供销社探索荆州供销新零售模式,致力于建设城市与县乡村的农产品产销网络。

  2021年6月,升级后的丰泽园生态农业园正式开放新建成的彩虹踏青赏玩项目,彩虹栈道、浪漫花海、网红游乐场等游玩项目一应俱全,成为江陵声名鹊起的“网红”打卡地。

  从平凡无奇的返乡创业青年,到身家丰厚、头衔众多的“返乡创业能人”,王文成的发展与江陵县紧抓人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密不可分。

  未来,丰泽园生态农业园将坚持以产业融合发展、科普教育、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内容为重点,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建设,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让各地游客切身体验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据了解,近年来,江陵县开展教育系统人才培训50场600余人次;卫生系统人才培训48场2300余人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关于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职业技能创业等培训117场8700余人次,针对全县独立发展产业的8046户贫困户实现技术指导与培训全覆盖。

  聚焦文明创建 打造靓丽名片

  从“有女不嫁东李郎”的负债空壳村,到“村庄美、村子富、村民喜笑颜开”的美丽新农村,如今,江陵县东李村风景如画、文化氛围浓厚。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村小洋楼风格统一,刷白的墙面上精心绘制着各色墙画。全村7.5公里长的主干道被加宽刷黑,太阳能国旗灯箱夜幕降临后格外暖人心田。

  除了打造高标准的党群服务中心,东李村还因地制宜地改造了8处可供村民休闲的湾子林微景观。合欢树下绿草茵茵,村民笑逐颜开。

  该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以乡村文明建设助力扮靓村庄、培育乡贤民风,成为了江陵乡村振兴蓝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020年,江陵县荣获省级文明县城称号。全县8个乡镇、61个村参与文明村镇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64%。江陵县普济镇东李村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殊荣。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组织体系架构实现全覆盖,注册江陵志愿者31319人,志愿团体310支,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33.8万人的9.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项目471个,志愿服务总时长76044.5小时。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实践等主题,江陵县精心策划“红色历史铸丰碑”学习体验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百日行”“童心向党·党史教育进校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群众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并围绕主题主线充分运用媒体资源做好新闻宣传和社会氛围营造工作。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ztzl_16/xczx/202106/t20210625_613077.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