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大秋作物病虫防控 促进粮食增产丰收
当前,水稻处于分蘖期,春玉米已进入穗期,夏玉米正值拔节期,全市大秋作物即将进入病虫盛发期。市植保部门调查分析,当前我市农作物病虫的发生特点是多种病虫并发、局部病虫重发;随着近期的持续降雨,外地虫源大量迁入我市,田间两迁害虫虫量近期将迅速增加,局部有暴发的风险。七、八月份是我市水稻、玉米等大秋作物病虫的重发期、高发期。市植保部门专家会商、调查分析,今年我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重大病虫害呈3级中等发生趋势,但区域差异大,降雨频次多的区域有集中迁入、暴发成灾的大发生风险。为及时有效控制病虫的发生为害、实现“防病保粮、虫口夺粮”保粮食丰收的目标,各地植保部门要集中力量抓好大秋作物病虫防控工作。
各级植保部门要明确病虫监测工作专班,按病虫测报规范及时组织开展病虫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准确研判病虫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虫发生信息,科学制定防控技术方案,认真履职尽责,搞好服务。在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监测力度,动员组织乡镇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大面积普查,准确掌握各地的田间病虫发生动态。深入指导农民达标防治,杜绝乱用药、滥用量,合理配方,精准用药,精准防治,实现防病治保丰收与农药减量控害、提质增效的有机统一。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将病虫发生情况和防治关键技术快速传递给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通过高产创建示范区、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办好示范样板,全方位宣传病虫发生信息与防治技术,充分发动群众,全面开展群防群治、普防普治。
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抓早、抓小、抓主动,因地制宜、明确重点防治对象和关键防治时期,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方案。
一是明确重点病虫防治对象。全市水稻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曲病、穗颈瘟和纹枯病等“三虫三病“为重点,玉米以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等为重点。
二是明确防治关键时期。七月中旬重点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兼治二代玉米螟、二代粘虫等玉米病虫害、七月下旬重点防治三代稻飞虱、兼治三代稻纵卷叶螟、二代二化螟和纹枯病,及高感病品种的穗颈瘟和稻曲病等水稻病虫害。8月中下旬到9月初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确定防治对象。以迟熟田为重点,水稻注意防治四代稻飞虱和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玉米注意防治三代玉米螟、蚜虫和玉米锈病等病虫害。7月下旬到8月中下旬是全市大秋作物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但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品种,病虫的发生种类和发生程度及发生高峰期差异大,各地要因地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决策。稻飞虱要抓住低龄若虫高峰期,对达标田块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防止冒穿危害;对草地贪夜蛾要坚持“治早治小”的防治策略,抓好低龄幼虫的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保苗保叶。
三是要混合用药、病虫兼治。各地要根据当地的田间病虫发生实际情况,明确主攻对象,制定用药配方,充分利用优质农药的广谱性、持效性,大力推行“一药多治,一喷多防”,采取混合用药、多种病虫兼治,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努力做到达标防治、精准防治、科学防治;同时降低农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减少面源污染。
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是实现农药减量的关键。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先进适用的绿色防控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筛选力度,加强防治效果好、操作简便、成本适当的防控技术模式的集成应用。要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积极推进病虫绿色防控工作。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高产创建示范区要全面普及稻田养鸭除草灭虫、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性诱剂诱杀、生物农药防治等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加快推进新型机械、高效低风险药剂和精准施药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病虫防治服务质量和水平。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nygl/scxx/202107/t20210713_2524064.shtml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