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市农技中心: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

时间:2021-07-16 来源: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小麦条锈病也叫“黄疸”,是远距离随气流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广、发展快、危害重的特点,对小麦可造成毁灭性灾害,一般减产20-30%,流行年份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一、发病症状

  条锈病在小麦叶片、茎秆及穗部的颖壳、麦芒等部位都可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形成很多鲜黄色小长条形病斑,与叶脉平行排列成虚线状,像缝纫机轧线,病斑上的黄粉易脱落,易粘附在身体和衣服上,发病后期叶片表皮破裂,干枯死亡。

  二、流行条件

  条锈病在小麦秋苗期、返青至穗期发病,以菌丝或黄色夏孢子在小麦叶片内越冬,春季旬均温上升2-3℃,越冬菌丝开始产生黄色夏孢子,进行下一代侵染,侵入最适温度7-13℃,发展最适温度13-16℃,4-6天繁殖一代。每繁殖一代,病情可扩大几百倍。春季降雨多,万分之一的病叶就可能引起大流行,一次大流行可引起数几百公里的小麦突然全面发病,造成严重产量损失。

  三、防治方法

  条锈病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防治,要治早治小,控前保后。要 “发现一点,防治一片”,一旦发现发病,要及时打药控制,而且要连同周边小麦田进行统一防治,重发田块可间隔5-7天再喷一次。防治可每亩选用20%三唑酮乳油60~8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20克、或25%丙环唑乳油25~30毫升、或5%己唑醇悬浮剂30~40毫升、或30%醚菌酯悬浮剂50~70克喷施。注意配药要二次稀释,喷雾要均匀细致,植保无人机亩喷药液量要大于1升。

  小麦抽穗期,可结合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其它病虫一并防治,采用上述杀菌剂与吡虫啉、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以及芸苔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混合喷雾的“一喷三防”技术,达到一次喷药同时治虫、防病、防早衰、防干热风的效果。

  


原文链接:http://nyncj.weinan.gov.cn/view/26935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