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农民工

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8-03 来源:滁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近年来,滁州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省、市关于实施民生工程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细化举措,深入实施六项民生工程,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持续助推乡村振兴。

  围绕农民口袋“富”起来,深入实施“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今年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5年过渡期的第一年,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精准谋划,精准施策,持续加大要素投入、加强指导服务,突出园区增收水平、主体带动能力、项目实施效益、产业发展质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大力发展产业园,141个村级扶贫产业园,带动123个贫困村、4303户脱贫户,每个园区年平均为贫困村创收2.4万元。二是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模式,1581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14061户。三是引导和支持脱贫户自种自养,精准识别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困户31290户,目前已覆盖18497户。

  围绕农村风貌“美”起来,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以建设基本版、创建升级版的建设思路,突出“乡村美、景点靓、生态好、产业兴、农民富”要求,走“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健康运动休闲”路线,结合皖东特色地理历史文化风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点串线、以线扩面、以面连片”格局,高品位建成四条美丽乡村示范带,打造皖东乡村旅游观光亮丽名片。目前已建成省级中心村296个,今年批复建设的31个省级中心村正在有序推进。

  围绕农村生活“畅”起来,深入实施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打造绿色洁净美丽家园,市农业农村局继续加大改厕实施力度,推广“集中采购+群众自建+建后奖补”运作模式,精准施策,严格监管,着力提升改厕质量,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环境品质和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塑造了美丽乡村新面貌。今年计划完成改厕23700万户,目前已完成17492户。

  围绕农村环境“绿”来,深入实施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工程。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秸秆利用与生态发展相结合、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科学布局全覆盖的秸秆收集转运体系,完善市场化的收储运销网络,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利用模式,加快发展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推动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整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今年计划新建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17个,目前已建成9个,秸秆产业化利用量已完成33.12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6%。

  围绕粮食产量“升”起来,深入实施农田建设工程。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以“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优质高产高效”为总体目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市已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544.2万亩、占耕地面积54.9%,亩均粮食增产113公斤,年度人均纯收入增加约500元。今年省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6.6万亩,任务量居全省第一。

  围绕农民素质“强”起来,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聚焦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按照以农民为中心、服务产业、注重质量、适度竞争、创新发展的原则,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今年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3200人,其中培训经营管理型1500人、专业生产型人员650人、技能服务型人员1050人,目前已完成培训2550人,培训合格率达99.8%。


原文链接:http://nyncj.chuzhou.gov.cn/xwdt/zthd/msgc/1104191167.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