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光华镇同心村:“人参果”映笑脸
8月11日,在通化县光华镇同心村9队海南坡,50岁的李宪伟正在参棚里精心侍弄自己的“棒槌”宝贝。
李宪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早在2015年,眼瞅着周围的村民发展人参种植富了起来,不甘人后的他便在光华镇承包了70亩地参场,开始种植人参和西洋参。
“刚开始选地、选种啥也不懂,没技术没经验,损失不小。”李宪伟坦言,种植人参投入高、风险大、生产技术要求都挺严格,所以开始接触人参种植就吃了亏。
吃一堑长一智,李宪伟拿出了“钻牛角尖儿”的精神,四处向老参农学技术、求经验,他逐渐明白,人参苗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严苛,温度过高则只开花不结果,温度一低就容易冻伤枯萎。
原因找到了,技术成熟了,李宪伟开始像对待孩子一样悉心照料这些“宝贝疙瘩”。“看好这些‘人参娃’,可不是件容易事。”每当酷暑到来,他就布好遮阳帘,调温调光。浇水、除虫、喷洒营养液。冬季来临,及时除冰清雪……
经过悉心呵护,如今“人参果”已经红灿灿地挂满枝头,等待采摘。
在参地里,李宪伟算了一笔账:一帘人参10米长,出参40多斤,一亩地可栽植27帘,产量1000多斤,产值超过3万元。
“现在电商直播带货是非常好的拓展销售渠道的方法,我现在也在关注和学习中。虽然自家的人参已远销到广东、福建等地,但还想让咱通化的优质人参被更多人知晓。”看得出,头脑活泛的李宪伟有着更大的梦想。
此时,正午的阳光透过浓密的云层照在一帘帘参棚上,李宪伟的笑脸被“人参果”映得通红。
吃着香喷喷的“人参饭”,靠种“棒槌”土里生“金”的李宪伟,今年翻盖了小洋房不说,又新买了一辆轿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08/t20210831_8201447.html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