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工资

昔日盐碱地 今朝稻飘香

时间:2021-11-15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金秋十月,丰收时节。肇源县古恰镇太平村一块弃耕多年的盐碱地,今年却飘起了稻花香。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和肇源县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测产结果显示,亩产量达到920斤左右。

  “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破天荒。”当地农民说。

  王德义是太平村的村民,对这块地非常熟悉,“过去是荒地,后来开荒成旱田,收成不好又改成水田,基本是种一年赔一年。投入的钱都收不回来,所以弃耕了很多年。”

  2020年,东北农业大学与哈尔滨工大华实环保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稻壳纳米硅及其酸浸液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技术研发”课题研究,并于5月末在太平村实施了“稻壳纳米硅及其酸浸液改良盐碱地技术”项目。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系主任马献发介绍,这个技术的核心是土壤盐碱障碍消减、肥力提升和水稻抗逆增产。利用稻壳纳米硅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吸附能力,促进水稻硅吸收,增强抗性;酸浸液降碱排盐,提供养分;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通透能力。

  一年下来,示范田土壤盐碱障碍有了明显下降,土壤有机质比对照田提升了20%以上。

  “去年6月15日,我开始插秧。专家老师基本每个月到我们这儿两次,给我们技术指导。去年一年试验效果就非常好,让我对种好这块地充满了信心。”王德义说。

  “以前种的水稻就是咱当地普通品种,但以往秧苗由于盐碱障碍返青慢、易感病、容易烂根死苗。今年示范田亩产比老田增产200多斤,相当于增收300多块。我最开始是承包4亩地,现在到16亩了,还打算继续扩大规模。”王德义介绍,“原来一些邻居还奇怪,这地这么难种我为什么还要投入,现在看见这么好的技术、这么好的增产效果,好多人都开始向我‘取经’了,想要使用这个技术改造盐碱地。”

  “咱们省有盐碱地面积340多万亩,其中大部分都可利用这项技术改造成后备耕地。下一步我们还将再进行技术优化,在施肥、水分调控上节本增效。”马献发说。

  据悉,该项目不仅改良了盐碱地,使水稻增产,每年盐碱地改造生产的水稻还将由米业集团全部回收,形成弱碱米品牌特色。(陈莘卓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静)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dt/nydtsn/202111/t20211101_82424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